遵医嘱设置血浆置换参数、各种报警参数:()A、血浆置换目标量B、各个泵流速C、血浆分离流量与血流量比率D、弃浆量E、分离血浆比率

遵医嘱设置血浆置换参数、各种报警参数:()

  • A、血浆置换目标量
  • B、各个泵流速
  • C、血浆分离流量与血流量比率
  • D、弃浆量
  • E、分离血浆比率

相关考题:

2010年美国血浆置换学会制定的血浆置换适应证,其中I类疾病指( ) A、血浆置换是标准的首选治疗方案或有价值的一线辅助疗法B、血浆置换为普遍应用的辅助治疗且疗效肯定C、血浆置换治疗提示有效,但在有效性或风险/效益比上证据尚显不足D、根据病人个体情况谨慎选择血浆置换治疗

血浆置换时通常认为,置换1个血浆容量,血浆去除率为A、65%B、75%C、85%D、95%E、98%

原料血浆通常指A、全血分离制备而来的血浆B、使用血细胞单采机采集的血浆C、患者的血浆D、献浆者在血浆站的单采血浆E、献血者的血浆

血浆置换时通常认为,置换1个血浆容量,血浆去除率为(  )。A.75%B.65%C.95%D.98%E.85%

血浆置换时血浆分离器的血流速通常为()A、60~120ml/minB、100-150ml/minC、100~120ml/minD、25~30ml/min

有关单重血浆置换治疗不正确的是()A、开机自检,按照机器要求连接管路,预冲管路及血浆分离器B、遵医嘱设置血浆置换参数、报警参数,连接体外循环C、血浆置换治疗开始时,应尽早设置全血流速至正常值,以保证治疗效率D、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机器运转情况E、置换量达到目标量后回血,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记录病情变化及血浆置换治疗的参数

患者,男30岁,因“乙肝标志物阳性7年,乏力纳差腹胀尿黄10余天”入院,查体:ALT:456μ/L,AST:346μ/L,ALB:25.6g/L,总胆红素:461.3μmol/L,直接胆红素264μmol/L.诊断慢性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疗。遵医嘱行血浆置换治疗。治疗采用血路管道及血浆分离器用肝素盐水预冲,血流速度120ml/min,血浆分离速度25ml/min,置换液为新鲜血浆2000ml,采用低分子肝素4000U抗凝.治疗30min后患者出现口麻,腿麻及小腿肌肉抽搐。引起此类并发症的可能原因都有哪些及如何预防处理并发症的发生。

常用置换液为血浆的是()A、血液滤过B、血液透析C、血浆置换D、血液灌流E、腹膜透析

血浆置换单次置换剂量以()为宜A、患者血浆容量B、患者血浆容量的1~1.5倍C、患者血浆容量的1~2倍D、患者血浆容量的2倍以上

血浆置换疗法中血浆分离速度是()A、0.5-1L/hB、1.0-1.5L/hC、2-3L/hD、3-4L/hE、4-5L/h

对血浆置换以下说法正确的()A、一般置换间隔时间为1-2天,连续3-5次B、置换液的种类包括晶体液和胶体液C、血浆置换时应用的晶体液为生理盐水D、血浆置换时应用的胶体液为血浆代用品和血浆制品E、血浆置换时必须选用后稀释法

血浆置换的基本方法中不包含()A、间断式离心血浆分离法B、连续式离心血浆分离法C、免疫吸附D、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法E、膜式血浆分离法

患者,男66岁,因“乙肝标志物阳性10年,口苦,尿黄20余天”入院,查体:ALT:265.3μ/L,AST:271μ/L,ALB:41.38g/L,TBIL:25.65μmg/L,DBIL:18.93μmg/L。诊断“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重型”,遵医嘱行血浆置换治疗。治疗采用血路管道及血浆分离器用肝素盐水预冲,血流速度120ml/min,血浆分离速度25ml/min,置换液量3500ml,采用低分子肝素2500U抗凝.当血浆置换至2500ml时,TMP短时间升至300mmHg,血浆分离器膜外出现红色血丝。引起此类并发症的可能原因都有哪些及如何预防此类并发症的发生。

患者,男66岁,因“乙肝标志物阳性10年,口苦,尿黄20余天”入院,查体:ALT:265.3μ/L,AST:271μ/L,ALB:41.38g/L,TBIL:25.65μmg/L,DBIL:18.93μmg/L。诊断“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重型”,遵医嘱行血浆置换治疗。治疗采用血路管道及血浆分离器用肝素盐水预冲,血流速度120ml/min,血浆分离速度25ml/min,置换液量3500ml,采用低分子肝素2500U抗凝.当血浆置换至2500ml时,TMP短时间升至300mmHg,血浆分离器膜外出现红色血丝。患者可能发生了什么并发症?

血液净化血浆置换疗法下列陈述正确的是()A、血浆置换是将患者的异常血浆选择性地分离后弃去,然后将血浆的有形成分.白蛋白及补充的平衡液输回体内B、血浆置换治疗肾脏疾病主要通过去除血浆内的病原性蛋白物质如循环自身抗体.循环免疫复合物等,从而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C、血浆置换用于肾移植前去除细胞毒抗体:可去除针对HLA抗原的细胞毒抗体,并合用免疫抑制剂,抑制细胞毒抗体的生成D、血浆置换可用于治疗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而对慢性排斥反应无效E、血浆置换可清除尿毒症毒素

患者,男30岁,因“乙肝标志物阳性7年,乏力纳差腹胀尿黄10余天”入院,查体:ALT:456μ/L,AST:346μ/L,ALB:25.6g/L,总胆红素:461.3μmol/L,直接胆红素264μmol/L.诊断慢性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疗。遵医嘱行血浆置换治疗。治疗采用血路管道及血浆分离器用肝素盐水预冲,血流速度120ml/min,血浆分离速度25ml/min,置换液为新鲜血浆2000ml,采用低分子肝素4000U抗凝.治疗30min后患者出现口麻,腿麻及小腿肌肉抽搐。分析患者发生了什么并发症?

患者男性60岁,住院号:1250753因“间断尿黄一月余,加重两月”入院。饮酒35年,约500g/天。查肝功能:Ast101u/L,ALT30.7u/L,TBLL340.5umol/L,DBLL276.5umol/L。初步诊断为“酒精性肝硬化”。查体:HR80次/分,血压110/60mmHg,p92次/分,T36.3℃遵医嘱行单膜血浆置换治疗,患者在进行治疗过程中,护士发现血流量不足,分离出血浆颜色为淡粉色,用无菌纱布沾取分离出血浆,肉眼未见血样,此时机器TMP256mmHg,V195mmHg,停止分浆,快速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路和血浆分离器,5分钟后分离出血浆正常。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血浆置换时血浆分离器截流系数较高,孔经多在270—330m,最大截流分子量为()A、400—500道尔顿B、3000—0道尔顿C、200—300道尔顿D、100—200道尔顿E、500—600道尔顿

Ficoll分离法分离PBMC时,理想的PBMC层位于()A、血浆层顶部B、局限在血浆层C、血浆与分离液交界处D、分离液中部E、分离液底部

为患者行单重血浆置换术前,护士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下列核查内容不正确的是()A、患者姓名B、透析机C、血浆分离器的型号及有效期D、置换液E、置换方式

双重血浆置换术前,应设定治疗参数正确的是:()A、血浆置换目标量B、各个泵的流速C、超滤量D、血浆分离流量与血流量比率E、弃浆量和分离血浆比率

单选题为患者行单重血浆置换术前,护士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下列核查内容不正确的是()A患者姓名B透析机C血浆分离器的型号及有效期D置换液E置换方式

多选题双重血浆置换术前,应设定治疗参数正确的是:()A血浆置换目标量B各个泵的流速C超滤量D血浆分离流量与血流量比率E弃浆量和分离血浆比率

单选题血浆置换单次置换剂量以()为宜A患者血浆容量B患者血浆容量的1~1.5倍C患者血浆容量的1~2倍D患者血浆容量的2倍以上

单选题血浆置换时血浆分离器的血流速通常为()A60~120ml/minB100-150ml/minC100~120ml/minD25~30ml/min

单选题Ficoll分离法分离PBMC时,理想的PBMC层位于()A血浆层顶部B局限在血浆层C血浆与分离液交界处D分离液中部E分离液底部

多选题遵医嘱设置血浆置换参数、各种报警参数:()A血浆置换目标量B各个泵流速C血浆分离流量与血流量比率D弃浆量E分离血浆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