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骶裂孔硬膜外前间隙阻滞术的操作要点不包括()A、先以食指扪及尾骨,触到骶角B、穿透骶尾韧带时有"落空感",继续进针3~4cmC、连接注射器回抽无血、无脑脊液D、置入带钢丝内芯的硬膜外导管,深度为L5~S1间隙距皮肤16~18cmE、注气无阻力,皮下无气肿

经骶裂孔硬膜外前间隙阻滞术的操作要点不包括()

  • A、先以食指扪及尾骨,触到骶角
  • B、穿透骶尾韧带时有"落空感",继续进针3~4cm
  • C、连接注射器回抽无血、无脑脊液
  • D、置入带钢丝内芯的硬膜外导管,深度为L5~S1间隙距皮肤16~18cm
  • E、注气无阻力,皮下无气肿

相关考题:

治疗脊椎性腰背痛、下肢痛可采用下列哪种阻滞术?( )A、腰部蛛网膜下隙阻滞术B、颈部硬膜外间隙阻滞术C、骶管硬膜外间隙阻滞术D、胸部硬膜外间隙阻滞术E、腰部硬膜外间隙阻滞术

可能损伤直肠的硬膜外间隙阻滞术是( )。A、胸部硬膜外间隙阻滞术B、经骶裂孔硬膜外前间隙阻滞术C、颈部硬膜外间隙阻滞术D、腰部硬膜外间隙阻滞术E、骶管硬膜外间隙阻滞术

骶管麻醉经由何处进针A、骶前孔B、骶后孔C、椎间孔D、骶管裂孔E、腰2~3椎间隙

小儿硬膜外间隙神经阻滞术的操作要点不包括A、12岁以下的小儿多需要深度镇静或基础麻醉B、一般进行低位硬膜外阻滞C、小儿硬膜外阻滞只可以采用正中入路法D、小儿黄韧带薄弱,刺破黄韧带可没有落空感E、确定进入硬脊膜外腔后,注入试验量局麻药1%利多卡因0.1mg/kg

下列对硬膜外间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侧方经椎间孔与椎旁间隙相通B、硬膜外间隙是介于蛛网膜与椎管壁之间的潜在腔隙C、下至骶管裂孔D、上至枕骨大孔E、从椎弓板间或骶管裂孔可进入硬膜外

治疗脊椎性腰背痛、下肢痛可采用的阻滞术是( )。A、颈部硬膜外间隙阻滞术B、胸部硬膜外间隙阻滞术C、骶管硬膜外间隙阻滞术D、腰部蛛网膜下隙阻滞术E、腰部硬膜外间隙阻滞术

下列对硬膜外间隙的描述错误的是A、硬膜外间隙是介于蛛网膜与椎管壁之间的潜在腔隙B、上至枕骨大孔C、下至骶管裂孔D、侧方经椎间孔与椎旁间隙相通E、从椎弓板间或骶管裂孔可进入硬膜外

经骶裂孔硬膜外前间隙阻滞术的操作要点不包括 A、先以食指扪及尾骨,触到骶角B、穿透骶尾韧带时有“落空感”,继续进针3~4cmC、连接注射器回抽无血、无脑脊液D、植入带钢丝内芯的硬膜外导管,深度为L5~S1间隙距皮肤16~18cmE、注气无阻力,皮下无气肿

关于骶管阻滞麻醉的描述,错误的是A.穿刺深度大约2cmB.以45°角在骶管裂孔处刺入C.穿刺针碰到骶骨时,应改变针的角度,男性与皮肤成5°角进针,女性成15°角进针D.针向前刺入黄韧带,阻力消失则进入骶管E.回吸应无血,否则应调整穿刺针的位置,直到无血为止

经骶裂孔硬膜外前间隙阻滞术的操作要点除外()。A、置入带钢丝内芯的硬膜外导管,深度为L5~S1间隙距皮肤16~18cmB、先以食指扪及尾骨,触到骶角C、连接注射器回抽无血、无脑脊液D、穿透骶尾韧带时有"落空感",继续进针3~4cmE、注气无阻力,皮下无气肿

经第1骶椎横断层面的骶管内结构不包括()A、硬脊膜囊B、硬膜外隙C、马尾D、终丝E、骶尾前韧带

高位硬膜外阻滞是指()A、C5~T6椎间隙穿刺B、C6~T12椎间隙穿刺C、T12~L5椎间隙穿刺D、骶裂孔穿刺E、肌间沟穿刺

关于肋间神经阻滞的阻滞方法,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肋间神经仅在肋角和腋中线区间是位于肋沟内的,其他区间都是走行于肋间隙中,在肋角和腋中线之间行肋间神经阻滞的效果较确切B、两侧肩胛冈内端连线过T3棘突,两侧肩胛骨下角连线过T7棘突,第十二肋与骶棘肌外缘交点连线过L1棘突C、肋间神经阻滞一般于肋骨下缘稍上方垂直进针,抵肋骨后将针尖轻轻移向肋骨下缘,回抽无血、无气即可注药D、肋间血管神经束自上而下的排列为静脉、动脉和神经E、肋间神经阻滞一般于肋骨上缘稍下方垂直进针,抵肋骨后将针尖轻轻移向肋骨上缘,回抽无血、无气即可注药

骶管阻滞()。A、是硬膜外阻滞的一部分B、骶管容积为25~30mLC、骶管穿刺时进针太深易进入蛛网膜下腔D、骶裂孔和骶角是骶管穿刺定位的重要解剖标志E、以上都对

关于骶管阻滞麻醉的描述,错误的是()。A、以45°角在骶管裂孔处刺入B、针向前刺入黄韧带,阻力消失则进入骶管C、穿刺针碰到骶骨时,应改变针的角度,男性与皮肤成5°角进针,女性成15°角进针D、穿刺深度大约2cmE、回吸应无血,否则应调整穿刺针的位置,直到无血为止

单选题治疗脊椎性腰背痛、下肢痛可采用下列哪种阻滞术?()A腰部蛛网膜下隙阻滞术B颈部硬膜外间隙阻滞术C骶管硬膜外间隙阻滞术D胸部硬膜外间隙阻滞术E腰部硬膜外间隙阻滞术

单选题经骶裂孔硬膜外前间隙阻滞术的操作要点除外()。A置入带钢丝内芯的硬膜外导管,深度为L5~S1间隙距皮肤16~18cmB先以食指扪及尾骨,触到骶角C连接注射器回抽无血、无脑脊液D穿透骶尾韧带时有落空感,继续进针3~4cmE注气无阻力,皮下无气肿

单选题关于骶管阻滞麻醉的描述,错误的是()。A以45°角在骶管裂孔处刺入B针向前刺入黄韧带,阻力消失则进入骶管C穿刺针碰到骶骨时,应改变针的角度,男性与皮肤成5°角进针,女性成15°角进针D穿刺深度大约2cmE回吸应无血,否则应调整穿刺针的位置,直到无血为止

单选题可能损伤直肠的硬膜外间隙阻滞术是()A经骶裂孔硬膜外前间隙阻滞术B腰部硬膜外间隙阻滞术C颈部硬膜外间隙阻滞术D胸部硬膜外间隙阻滞术E骶管硬膜外间隙阻滞术

配伍题中位硬膜外阻滞是指()|低位硬膜外阻滞是指()|属臂丛阻滞()|骶管阻滞是在()|高位硬膜外阻滞是指()AC5~T6椎间隙穿刺BC6~T12椎间隙穿刺CT12~L5椎间隙穿刺D骶裂孔穿刺E肌间沟穿刺

单选题治疗脊椎性腰背痛、下肢痛可采用的阻滞术是()A颈部硬膜外间隙阻滞术B胸部硬膜外间隙阻滞术C骶管硬膜外间隙阻滞术D腰部蛛网膜下隙阻滞术E腰部硬膜外间隙阻滞术

单选题骶管阻滞()。A是硬膜外阻滞的一部分B骶管容积为25~30mLC骶管穿刺时进针太深易进入蛛网膜下腔D骶裂孔和骶角是骶管穿刺定位的重要解剖标志E以上都对

配伍题属臂丛阻滞()。|骶管阻滞是指()。|高位硬膜外阻滞是指()。AC5~T6椎间隙穿刺BT6~T12椎间隙穿刺CT12~L5椎间隙穿刺D骶裂孔穿刺E肌间沟穿刺

配伍题中位硬膜外阻滞是指()。|低位硬膜外阻滞是指()。AC5~T6椎间隙穿刺BT6~T12椎间隙穿刺CT12~L5椎间隙穿刺D骶裂孔穿刺E肌间沟穿刺

单选题经骶裂孔硬膜外前间隙阻滞术的操作要点不包括()A先以食指扪及尾骨,触到骶角B穿透骶尾韧带时有落空感,继续进针3~4cmC连接注射器回抽无血、无脑脊液D置入带钢丝内芯的硬膜外导管,深度为L5~S1间隙距皮肤16~18cmE注气无阻力,皮下无气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