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病人女性,28岁,每天午后低热3周(38℃左右),咳少量痰液,乏力和纳差,血沉加快,白细胞7.0×109/L,中性粒细胞60%,胸片示右上肺第2肋间有斑片阴影。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A肺炎球菌肺炎B肺炎杆菌肺炎C病毒性肺炎D继发性肺结核E过敏性肺炎

单选题
病人女性,28岁,每天午后低热3周(38℃左右),咳少量痰液,乏力和纳差,血沉加快,白细胞7.0×109/L,中性粒细胞60%,胸片示右上肺第2肋间有斑片阴影。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肺炎球菌肺炎

B

肺炎杆菌肺炎

C

病毒性肺炎

D

继发性肺结核

E

过敏性肺炎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某男,33岁。近半月渐感乏力,咽痛,阵发性刺激性咳嗽,无痰或偶有少量粘痰,发热4天,体温38℃,白细胞7.2×109/L,中性粒细胞0.78。x线:双下肺炎症浸润阴影。治疗首选( )。

患者女性,28岁,每天午后低热(38℃左右)3周,咳少量痰液,乏力和纳差,血沉增快,白细胞7.0?109/L、中性粒细胞60%,胸片示:右上肺第2前肋问有斑片阴影,最可能的诊断是A.肺炎球菌肺炎B.肺炎杆菌肺炎C.病毒性肺炎D.继发性肺结核E.过敏性肺炎

女性,38岁,近半个月来渐感乏力,咽痛,阵发性刺激性咳嗽,无痰或偶有少量黏痰, 3日来发热,体温38.5℃,血象:白细胞7.2×109/L,中性粒细胞0.78。X线示:双下肺炎症浸润阴影。治疗应首选的药物是

女性,25岁,午后低热5天,体温37.5℃。伴干咳、右胸不适、盗汗、乏力。化验血白细胞4.1×109/L,中性粒细胞60%。拍胸片提示右胸腔中等量积液。以下哪项检查最有价值A.胸部CTB.纤维支气管镜经支气管肺活检C.胸腔穿刺D.痰找结核菌E.血沉及PPD试验

女性,37岁,腹胀、腹泻与便秘交替半年,常有午后低热,夜问盗汗。体检:腹壁柔韧感,轻度压痛,肝脾未触及,腹水征(+)。腹水检验:比重1.018,蛋白259/L。白细胞0.7×109/L,中性粒细胞0.30,淋巴细胞0.70,红细胞0.3×109/L。本例最可能诊断是( )

女性,25岁,午后低热15天,体温 37.5℃,伴干咳、右胸不适、盗汗、乏力。化验血白细胞4.1×109/L,中性粒细胞60%。拍胸片见下图。以下哪项检查最有价值A.胸部CTB.纤维支气管镜经支气管肺活检C.胸腔穿刺D.痰找结核杆菌E.血沉及PPD试验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 142~143 题:女,25岁,午后发热3周,咳嗽,少量白色黏痰,体检:左肩胛区闻及少量湿音,血沉40mm/h,白细胞l0×109/L,中性0.75,胸片左第二前肋斑片状浸润阴影第 142 题 最可能的诊断 ( )

患者,女性,28岁。午后低热3周(38℃左右),咳少量痰液,乏力和纳差,血沉加快,白细胞7.0×10/L,中性粒细胞60%,胸片示右上肺第2肋间有斑片阴影。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A.肺炎球菌肺炎B.肺炎杆菌肺炎C.病毒性肺炎D.继发性肺结核E.过敏性肺炎

患者,女性,28岁。午后低热3周(38℃左右),咳少量痰液,乏力和纳差,血沉加快,白细胞7.0×10/L,中性粒细胞60%,胸片示右上肺第2肋间有斑片阴影。咯血致死的主要原因是A.严重贫血B.休克C.窒息D.继发感染E.肺不张

男,19岁。因1个月来每于下午低热,体温37.5℃~38℃,咳嗽,咳少量白痰,无咯血,乏力,纳差,消瘦,入院后查血白细胞4.1×10/L,胸部X线片:右上肺片状浸润阴影。此时,首先应做的辅助检查是A.红细胞沉降率B.痰培养+试敏C.痰标本做抗酸菌检查D.结核菌素试验E.结核菌培养

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化验可见()A、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降低,血沉加快B、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降低,血沉加快C、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降低,血沉减慢D、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血沉加快E、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降低,血沉减慢

病人女性,28岁,每天午后低热3周(38℃左右),咳少量痰液,乏力和纳差,血沉加快,白细胞7.0×109/L,中性粒细胞60%,胸片示右上肺第2肋间有斑片阴影。咯血致死的主要原因是()A、严重贫血B、休克C、窒息D、继发感染E、肺不张

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可致白细胞减少,其停药指征是()A、白细胞<4×109/L,中性粒细胞<1.5×109/LB、白细胞<3×109/L,中性粒细胞<1.5×109/LC、白细胞<4.5×109/L,中性粒细胞<2×109/LD、白细胞<3.5×109/L,中性粒细胞<2×109/LE、白细胞<2.5×109/L,中性粒细胞<1.5×109/L

病历摘要:男性,40岁,咳嗽咳痰,近1月咳嗽加重,少量痰血伴低热,纳差,盗汗,乏力。体检未发现异常体征。经医生诊断为:肺结核。该病人的全身毒性症状有:()A、咳嗽、咳痰B、乏力C、低热D、盗汗E、纳差

女性,26岁,乏力、低热1个月,5天来高热,体温39.5℃,伴右胸痛,咳嗽,咳少量白痰,X线胸片:右上肺大片密度增高阴影、密度不均,末梢血白细胞计数:8.9×109/L,血沉:56mm/h,痰找结核菌阳性。该病人进行联合用药的主要目的在于()A、增加病人依从性B、防止耐药菌的发生C、使病变组织药物浓度高D、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E、减少每种药物的用量

单选题某男,33岁。近半月渐感乏力,咽痛,阵发性刺激性咳嗽,无痰或偶有少量粘痰,发热4天,体温38℃,白细胞7.2×109/L,中性粒细胞0.78。X线:双下肺炎症浸润阴影。治疗首选(  )。ABCDE

单选题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可致白细胞减少,其停药指征是()。A白细胞<4×109/L,中性粒细胞<1.5×109/LB白细胞<3×109/L,中性粒细胞<1.5×109/LC白细胞<4.5×109/L,中性粒细胞<2×109/LD白细胞<3.5×109/L,中性粒细胞<2×109/LE白细胞<2.5×109/L,中性粒细胞<1.5×109/L

单选题病人女性,28岁,每天午后低热3周(38℃左右),咳少量痰液,乏力和纳差,血沉加快,白细胞7.0×109/L,中性粒细胞60%,胸片示右上肺第2肋间有斑片阴影。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A肺炎球菌肺炎B肺炎杆菌肺炎C病毒性肺炎D继发性肺结核E过敏性肺炎

多选题病历摘要: 男性,40岁,咳嗽咳痰,近1月咳嗽加重,少量痰血伴低热,纳差,盗汗,乏力。体检未发现异常体征。经医生诊断为:肺结核。该病人的全身毒性症状有()。A咳嗽、咳痰B乏力C低热D盗汗E纳差

单选题患者,男,35岁。近半月渐感乏力,咽痛,阵发性刺激性咳嗽,无痰或偶有少量粘痰,发热4天,体温38℃,白细胞7.2×109/L,中性粒细胞0.78。X线:双下肺炎症浸润阴影。上述哪一项为治疗首选?(  )ABCDE

单选题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化验可见()A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降低,血沉加快B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降低,血沉加快C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降低,血沉减慢D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血沉加快E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降低,血沉减慢

单选题患者,女,28岁,午后低热5天,体温37.5℃。伴干咳、右胸不适、盗汗、乏力。化验血白细胞4.1×109/L,中性粒细胞60%。拍X线胸片提示右胸腔中等量积液。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A胸部CTB纤维支气管镜经支气管肺活检C胸腔穿刺D血沉及PPD试验E痰找结核菌

单选题抗甲状腺药物引起外周血白细胞减少时的停药指征为()。A白细胞<6×109/L或中性粒细胞<1.0×109/LB白细胞<4×109/L或中性粒细胞<1.0×109/LC白细胞<3.5×109/L或中性粒细胞<2.5×109/LD白细胞<3×109/L或中性粒细胞<1.5×109/LE白细胞<5×109/L或中性粒细胞<0.5×109/L

单选题成人白细胞减少或粒细胞减少症是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或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A白细胞总数5×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2×109/LB白细胞总数4.5×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8×109/LC白细胞总数4×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D白细胞总数3.5×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7×109/LE白细胞总数3×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2.3×109/L

单选题患者,女性,28岁。每天午后低热持续3周(38℃左右),咳少量痰液,乏力和纳差,血沉加快,白细胞7.0×109/L,中性粒细胞60%,胸片示右上肺第2肋间有斑片阴影。该患者突然咯血约300ml,治疗的首选药物是()A止咳剂B镇静剂C凝血剂D垂体后叶素E呼吸兴奋剂

单选题病人女性,28岁,每天午后低热3周(38℃左右),咳少量痰液,乏力和纳差,血沉加快,白细胞7.0×109/L,中性粒细胞60%,胸片示右上肺第2肋间有斑片阴影。咯血致死的主要原因是()A严重贫血B休克C窒息D继发感染E肺不张

单选题患者,女性,28岁。每天午后低热持续3周(38℃左右),咳少量痰液,乏力和纳差,血沉加快,白细胞7.0×109/L,中性粒细胞60%,胸片示右上肺第2肋间有斑片阴影。咯血致死的主要原因是()A严重贫血B休克C窒息D继发感染E肺不张

单选题病人女性,28岁,每天午后低热3周(38℃左右),咳少量痰液,乏力和纳差,血沉加快,白细胞7.0×109/L,中性粒细胞60%,胸片示右上肺第2肋间有斑片阴影。该病人突然咯血约300ml,治疗的首选药物是()A止咳剂B镇静剂C凝血剂D垂体后叶素E呼吸兴奋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