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皮黄腔正式形成标志京剧从此出现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此时是(  )。A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前后B清嘉庆二年(1797年)前后C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前后D清同治六年(1867年)

单选题
皮黄腔正式形成标志京剧从此出现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此时是(  )。
A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前后

B

清嘉庆二年(1797年)前后

C

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前后

D

清同治六年(1867年)


参考解析

解析:
乾隆五十五年,四大徽班进京演出,风靡京城。嘉庆、道光年间,以唱西皮唱腔为主的汉调艺人进京,与徽班同台演出。道光十四年(1834年)前后,湖北艺人余三胜、谭志道等人终于将西皮腔与二黄腔结合在一起,皮黄腔正式形成,京剧从此出现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

相关考题:

关于中国传统戏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四大徽班”进京是京剧形成的标志B.“临川四梦”是关汉卿的四部剧作C.梆子腔是我国的四大声腔之一D.李渔是清代著名的戏曲理论家

京剧是吸收了徽剧、秦腔、评剧.汉调之长而形成的,代表着中国的戏曲艺术,是中国的国剧,故享有“国粹”之称()

京剧是吸收了徽戏、秦腔、昆剧、评剧、汉调之长而形成的,代表着中国的戏曲艺术,是中国的国剧,故享有“国粹”之称。()

“昆舞”是由京昆戏曲中的( )发展而来的。A.京剧B.南昆C.北昆D.京韵

古典舞中的“身韵”来源于京昆戏曲中的京剧和南昆。( )

戏曲舞台上,表演征战的武将们身背的四面小旗在京剧术语中叫()

在戏曲舞台上,有的角色手执马鞭行而不舞,是象征()。A、骑马飞奔B、牵马而行

“昆舞”是由京昆戏曲中的()发展而来的。A、京剧B、南昆C、北昆D、京韵

皮黄腔正式形成标志京剧从此出现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此时是()A、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前后B、清嘉庆二年(1797年)前后C、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前后D、清同治六年(1867年)

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堪称窥探传统社会发展轨迹和古人生活的窗口。下列哪一戏曲形式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A、南戏B、元散曲C、元杂剧D、京剧

南戏是公元()在南方()等地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一般认为南戏的产生是中国戏曲形成的标志。

()是中国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A、京剧B、高腔C、昆腔D、皮黄腔

清朝()年间,皮黄腔正式形成,标志京剧从此出现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A、乾隆B、嘉庆C、道光D、同治

中国戏曲的现代四大声腔是()、高腔、梆子腔和皮黄腔。

1905年秋,由北京丰泰照相馆与京剧名角谭鑫培合作拍摄的京剧片断()为戏曲纪录片,它标志着中国电影的正式诞生。A、《难夫难妻》B、《定军山》C、《阎瑞生》D、《野草鲜花》

在戏曲舞台上,有的角色手执马鞭行而不舞,是象征()。

在民族舞的范畴之外,到底什么是中国的舞蹈?向京剧找素材,就这样成为()的选择。京剧舞台上那些程式化的动作,完全可以转化为新的、有中国特色的舞蹈语言。A、迎刃而解B、顺其自然C、易如反掌D、顺理成章

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同治、光绪年间是京剧的成熟时期B、京剧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C、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成熟D、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戏剧

()是公元12世纪在南方温州等地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一般认为南戏产生是中国戏曲形成的标志。

享有“中国戏曲之母”的美称,堪称中国戏曲中的“阳春白雪”的剧种是()A、昆剧B、京剧C、评剧D、越剧

单选题清朝()年间,皮黄腔正式形成,标志京剧从此出现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A乾隆B嘉庆C道光D同治

单选题1905年秋,由北京丰泰照相馆与京剧名角谭鑫培合作拍摄的京剧片断()为戏曲纪录片,它标志着中国电影的正式诞生。A《难夫难妻》B《定军山》C《阎瑞生》D《野草鲜花》

单选题()是中国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A京剧B高腔C昆腔D皮黄腔

判断题古典舞中的“身韵”来源于京昆戏曲中的京剧和南昆。A对B错

填空题在戏曲舞台上,有的角色手执马鞭行而不舞,是象征()

单选题我国现代戏曲有四大声腔: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湖南最早形成的是().A昆腔B高腔C梆子腔D皮黄腔

单选题皮黄腔正式形成标志京剧从此出现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此时是()A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前后B清嘉庆二年(1797年)前后C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前后D清同治六年(1867年)

单选题“昆舞”是由京昆戏曲中的()发展而来的。A京剧B南昆C北昆D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