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①实行犯:又称正犯,指直接实施具体犯罪行为的人。②教唆犯:指故意用言词、动作或其他方式促使他人产生犯罪意图的人。③帮助犯:又称从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人。典型例证:(1)匡某准备去抢劫某单身女性,在跟踪该女性时,因看到巡逻警察便放弃了抢劫行为。(2)一日晚,黄某见本村商店锁着门,即到邻村将正在看电视的荣某、王某叫到门外说:“村里商店中无人,你们去看看,动作要快,我在这里等你们。”荣、王撬门入店,窃得现金及香烟等物品,黄某分得现金及实物价值350余元。(3)金某和陈某因琐事发生纠纷,后金某邀史某一同去报复陈某,史某向他人借来摩托车,在明知金某携带凶器的情况下搭载金某至案发现场。在距陈某不远处,史某驾驶摩托车在旁等候,金某持刀上前对陈某身体要害部位猛刺数刀后,搭乘史某的摩托车逃离现场。上述典型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A.0B.1C.2D.3

定义:

①实行犯:又称正犯,指直接实施具体犯罪行为的人。

②教唆犯:指故意用言词、动作或其他方式促使他人产生犯罪意图的人。

③帮助犯:又称从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人。

典型例证:

(1)匡某准备去抢劫某单身女性,在跟踪该女性时,因看到巡逻警察便放弃了抢劫行为。

(2)一日晚,黄某见本村商店锁着门,即到邻村将正在看电视的荣某、王某叫到门外说:“村里商店中无人,你们去看看,动作要快,我在这里等你们。”荣、王撬门入店,窃得现金及香烟等物品,黄某分得现金及实物价值350余元。

(3)金某和陈某因琐事发生纠纷,后金某邀史某一同去报复陈某,史某向他人借来摩托车,在明知金某携带凶器的情况下搭载金某至案发现场。在距陈某不远处,史某驾驶摩托车在旁等候,金某持刀上前对陈某身体要害部位猛刺数刀后,搭乘史某的摩托车逃离现场。

上述典型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

B.1

C.2

D.3


相关考题:

请教公务员考题:根据是否直接实施犯罪为标准,正犯被分为直接正犯和间接正犯。直接正犯是 根据是否直接实施犯罪为标准,正犯被分为直接正犯和间接正犯。直接正犯是指亲自违法地且有责地实施了实行行为,因而实现构成要件之犯罪人;间接正犯是指虽非因行为人自身的行为,而是通过其他人(甚至是被害人自己)而实现构成要件之人。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描述中甲的行为属于间接正犯的是()。A.丙是乙的妻子,乙上班后,甲前往丙家欺骗丙说:“我是乙的新任秘书,乙上班时忘了带提包,让我来取。”丙信以为真,甲从丙手中得到提包(价值3000元)后逃走B.在山崖边上,甲为杀死乙,故意推乙身后的丙,丙突然受到甲的推力之后站立不稳,但此时乙已经走开,丙坠落悬崖摔死C.甲将装有毒品的包裹交给不知情的旅客乙,乙将毒品带出境外D.乙用枪威逼仓库保管员甲打开仓库,抢走财物近3万元

因为教唆犯引起他人犯罪故意,进而实施犯罪行为,所以教唆犯都是主犯。

间接正犯又可以称为间接实行犯,是指把他人作为工具利用的情况。利用者与被利用者不成立共同犯罪。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不属于间接正犯的是( )。

教唆未遂的情形不包括A.被教唆的人拒绝教唆犯B.被教唆的人虽然接受教唆,但并没有实施教唆犯罪行为C.被教唆的人实施所教唆犯罪时因疾病突发而被迫停止D.被教唆的人虽然实施了犯罪,但所犯之罪的性质与教唆犯所教唆之罪的性质完全不同

从犯是指( )。A.从犯都是非实行犯B.教唆犯不能构成从犯C.从犯包括胁从犯D.实行犯也可以构成从犯

定义:①实行犯:又称正犯,指直接实施具体犯罪行为的人。②教唆犯:指故意用劝说、威胁或其他方式促使他人产生犯罪意图的人。③帮助犯:又称从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人。典型例证:(1)匡某准备去抢劫某单身女性,在跟踪该女性时,因看到巡逻瞀察便放弃了抢劫行为。(2)—日晚,黄某见本村商店锁着门,便到邻村将正在看电视的荣某、王某叫到门外说村里商店中无人,你们去看看,动作要快,我在这里等你们。”荣、王撬门入店,窃得现金及香烟等物品,黄某分得现金及实物价值350余元。(3)金某和陈某因琐事发生纠纷,后金某邀史某一同去报复陈某,史某向他人借来摩托车,在明知金某携带凶器的情况下搭载金某至案发现场。在距陈某不远处,史某驾驶摩托车在旁等候,金某持刀上前对陈某身体要害部位猛刺数刀后,搭乘史某的摩托车逃离现场。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连续犯是指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连续数次实施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情况。

教唆犯或者帮助犯的成立不仅要求正犯实施了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而且还要求正犯具有责任。()

关于教唆犯,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甲唆使不满16周岁的乙强奸妇女丙,但乙只是盗窃了丙的财物一万元后即离开现场,甲构成强奸罪的未遂犯(教唆犯)B.教唆犯都是主犯C.教唆未达法定年龄之人实施危害行为的,教唆者未必都构成间接正犯D.基于共犯从属性原理,教唆犯和正犯的罪名应具有同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