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三)患者女性,10岁,已分别行唇腭裂修复手术,现仍然存在口鼻瘘口。查体见左侧尖牙区牙槽嵴裂隙,伴口鼻腔贯通,且尖牙未萌出。该患者的诊断应为( )A、完全性牙槽突裂B、不完全性牙槽突裂C、牙槽突隐裂D、腭瘘E、硬腭裂下列关于牙槽突裂的发生描述正确的是( )A、球状突与外侧鼻突融合障碍B、上颌突与外侧鼻突融合障碍C、球状突与内侧鼻突融合障碍D、上颌突与内侧鼻突融合障碍E、上颌突与下颌突融合障碍牙槽突裂最常发生的部位是( )A、中切牙与侧切牙之间B、侧切牙与尖牙之间C、两侧中切牙之间D、尖牙与第一前磨牙之间E、第一前磨牙与第二前磨牙之间目前认为牙槽突裂植骨术的适宜年龄为9~11岁,此时尖牙牙根已形成( )A、尚未形成B、1/4~1/3C、1/3~1/2D、1/2~2/3E、2/3~3/4若植骨成功,术后拟行正畸治疗,则最佳时机是( )A、术后2周B、术后1个月C、术后1~3个月D、术后3~6个月E、术后6~9个月

(病例三)患者女性,10岁,已分别行唇腭裂修复手术,现仍然存在口鼻瘘口。查体见左侧尖牙区牙槽嵴裂隙,伴口鼻腔贯通,且尖牙未萌出。该患者的诊断应为( )A、完全性牙槽突裂

B、不完全性牙槽突裂

C、牙槽突隐裂

D、腭瘘

E、硬腭裂

下列关于牙槽突裂的发生描述正确的是( )A、球状突与外侧鼻突融合障碍

B、上颌突与外侧鼻突融合障碍

C、球状突与内侧鼻突融合障碍

D、上颌突与内侧鼻突融合障碍

E、上颌突与下颌突融合障碍

牙槽突裂最常发生的部位是( )A、中切牙与侧切牙之间

B、侧切牙与尖牙之间

C、两侧中切牙之间

D、尖牙与第一前磨牙之间

E、第一前磨牙与第二前磨牙之间

目前认为牙槽突裂植骨术的适宜年龄为9~11岁,此时尖牙牙根已形成( )A、尚未形成

B、1/4~1/3

C、1/3~1/2

D、1/2~2/3

E、2/3~3/4

若植骨成功,术后拟行正畸治疗,则最佳时机是( )A、术后2周

B、术后1个月

C、术后1~3个月

D、术后3~6个月

E、术后6~9个月


相关考题:

患儿男,9个月。先天性左侧完全性唇腭裂。因唇裂形成畸形的因素中不包括A、口轮匝肌的分离B、异常的吸吮和表情习惯C、口轮匝肌的异常走行与附着D、正常解剖标志的移位和消失E、健患侧上唇生长发育的差异根据唇腭裂序列治疗的原则,进行腭成形术的年龄应在A、3~6个月B、12~18个月C、2~3岁D、4~5岁E、6~7岁对于这类患者,除手术治疗以外最易忽视的治疗是A、心理治疗B、缺牙修复C、语音训练D、牙正畸治疗E、颌骨畸形矫正该患者进行牙槽嵴裂植骨的指征除外A、腭裂的严重程度B、唇裂的严重程度C、年龄D、牙槽嵴裂隙的宽度E、患侧尖牙牙根的发育情况

患儿,男性,4岁,先天性左侧唇腭裂修复术后遗留左上牙槽嵴裂。如要行牙槽嵴植骨术,最佳的手术年龄是A、4~6岁B、9~12岁C、7岁D、16岁E、出生后任何年龄

唇腭裂术后仍存在口鼻瘘口,查体见左侧上颌牙槽突裂,拟行手术修复。牙槽突裂手术治疗的目的和要求是( ) A、封闭口鼻瘘和牙槽突裂B、为未萌出的牙提供骨支持C、提供稳固的上颌牙弓D、为支撑唇和鼻底提供稳固的支架E、手术以不妨碍上颌骨发育为原则

患儿男性,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后遗留左上牙槽嵴裂隙,如要行牙槽嵴裂植骨,最佳手术年龄为( ) A、4~6岁B、7~9岁C、9~12岁D、16岁以后E、术后任何时间

患者,男性,1岁半,左侧唇腭裂修复术后遗留左上牙槽嵴裂。如要行牙槽嵴裂植骨术,最合适的手术时机是A.2岁B.4~6岁C.9~12岁D.16岁E.出生后的任何时间

患者,男性,2岁,左侧完全性腭裂,拟行腭裂修复术。腭裂术后如果出现瘘口,最常见的部位在A.悬雍垂根部B.硬腭前部C.牙槽嵴部D.硬、软腭交界处E.软腭中部

患者,男性,2岁,左侧完全性腭裂拟行腭裂修复术。腭裂术后如果出现瘘口,最常见的部位在A.腭垂根部B.硬腭前部C.牙槽嵴部D.软硬腭交界处E.软腭中部

患儿男,9个月。先天性左侧完全性唇腭裂。该患者进行牙槽嵴裂植骨的指征除外A.腭裂的严重程度B.唇裂的严重程度C.年龄D.牙槽嵴裂隙的宽度E.患侧尖牙牙根的发育情况

患者,男性,2岁,左侧完全性腭裂,拟行腭裂修复术。腭裂术后如果出现瘘口,最常见的部位在()A.牙槽嵴部B.腭垂根部C.软硬腭交界处D.软腭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