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摘要】患者,男,50岁。患者于7天前出现发热、头痛、鼻塞。自服板蓝根颗粒剂等治疗,效果不明显。现患者仍发热,微恶风,汗少,鼻塞,口渴,咽干,手足心热,干咳少痰。查体:T 36.2℃,P 76次/分,R 20次/分,BP 120/80mmHg。咽部充血,两肺呼吸音清。舌红少苔,脉细数。辅助检查:白细胞10.2×10/L,中性粒细胞0.79。胸部X线片示未见异常。【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请与过敏性鼻炎相鉴别。

【病例摘要】患者,男,50岁。患者于7天前出现发热、头痛、鼻塞。自服板蓝根颗粒剂等治疗,效果不明显。现患者仍发热,微恶风,汗少,鼻塞,口渴,咽干,手足心热,干咳少痰。查体:T 36.2℃,P 76次/分,R 20次/分,BP 120/80mmHg。咽部充血,两肺呼吸音清。舌红少苔,脉细数。辅助检查:白细胞10.2×10/L,中性粒细胞0.79。胸部X线片示未见异常。【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请与过敏性鼻炎相鉴别。


相关考题:

病例摘要:朱某,女,30岁,已婚,职员。2015年8月23日初诊。患者1天前于白天午后外出,当晚出现头胀如裂,发热,口渴喜饮。现症:头痛而胀,恶风,面红目赤,大便不畅,溲赤,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眩晕相鉴别。

病例摘要:项某,男,78岁,已婚,退休教师。2013年4月2日初诊。患者1天前受凉出现发热,鼻塞,微恶风寒。现症: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时行感冒相鉴别。

【病例摘要】患者女性,35岁。主诉:乳房红肿7天。病史:患者现处于产后哺乳期,于7天前出现右乳红肿,逐渐扩散至全乳,无发热,在外行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来院就诊。查体:T36.8℃,右乳皮肤红肿,边界不清,质硬,无波动感,无触痛,未触及明显肿物,右腋下触及直径1cm肿大淋巴结,活动度可,无触痛。

病例摘要:孙某,男,27岁,未婚,学生。患者昨日受风寒后出现发热,伴恶寒、流清涕、鼻塞,自行服用退热药后休息。今晨患者上述症状未见好转,遂前来就诊。刻下症见:身微热,恶寒,鼻塞声重,流清涕,肢体酸重,咳嗽,咯痰稀白。舌苔薄白,脉浮紧。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温病相鉴别。

病例摘要:陈某,女,24岁,未婚,教师。2016年5月10日初诊。患者1天前于炎热天气外出归来后出现鼻塞、流涕、多嚏、咽痒,周身酸楚不适。现症:痰黏,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干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风温相鉴别。

病例摘要:患者李某,女,58岁,2012年7月28日就诊。自诉腹痛腹泻2天。患者2天前吃麻辣火锅,当晚即作腹痛泄泻,自服黄连素片效果不佳,前来就诊。现症见:腹痛腹泻,泻下急迫,泻而不爽,粪便色黄而臭,肛门灼热,大便日行7~8次,小便短赤,烦热口干渴。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胃痛鉴别。

慢性胃炎案例:病例摘要:患者,男性,23岁,因中上腹不适4年就诊。患者因学习紧张,经常熬夜,饮食不规律,4年前开始出现间断中上腹部隐痛不适,时伴反酸、嗳气及腹胀;与季节、进餐及排便无关,休息后可缓解,饮酒可加重。未行检查,自认为“胃炎”,自服“达喜”等治疗,疼痛可减轻。发病以来患者体重下降不明显,大小便正常,没有排过黑色大便。否认既往有肝炎、结核病史,否认有外伤史。吸烟5~10支/日,5年。

患者,男,50岁。患者于7天前出现发热、头痛、鼻塞。自服板蓝根颗粒剂等治疗,效果不明显。现患者仍发热,微恶风,汗少,鼻塞,口渴,咽干,手足心热,干咳少痰。查体:T36.2℃,P76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咽部充血,两肺呼吸音清。舌红少苔,脉细数。辅助检查:白细胞10.2×10/L,中性粒细胞0.79。胸部X线片示未见异常。【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请与过敏性鼻炎相鉴别。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23岁,因中上腹不适4年就诊。患者因学习紧张,经常熬夜,饮食不规律,4年前开始出现间断中上腹部隐痛不适,时伴反酸、嗳气及腹胀;与季节、进餐及排便无关,休息后可缓解,饮酒可加重。未行检查,自认为"胃炎",自服"达喜"等治疗,疼痛可减轻。发病以来患者体重下降不明显,大小便正常,没有排过黑色大便。否认既往有肝炎、结核病史,否认有外伤史。吸烟5~10支/日,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