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论述循经感传的感传宽度正确的说法是() A. 线状B.带状C.片状D.点状

以下论述循经感传的感传宽度正确的说法是()

A. 线状

B.带状

C.片状

D.点状


相关考题:

最能体现经络现象的选项是() A.偱经皮肤病B.循经皮肤血管反应C.循经感传D. 循经感觉障碍

在循经感传线上施加一些干预措施可阻滞循经感传,下列哪些措施可阻滞感传() A.艾灸刺激B. 机械压迫C.循经按摩D.局部降温

循经感传宽度一般为() A.0.4-4.0cmB.5-6.0cmC.0.5-5.0cmD.0.5-10.0cm

关于下列选项哪个说法不正确() A.感传可激发B.感传可阻滞C.感传呈带状分布D.感传不受温度影响

以下哪种说法符合循经感传的感传路线的客观存在() A.与古典经脉主干循行路线基本一致B.与古典经脉主干循行路线完全不一致C.有其自身特别的偱行路线D.以上均不是

"得气"也称 A、经气传导B、气至病所C、循经感传D、针刺反应E、经气感应

循经感传是可以被阻滞的

关于感传速度,下面说法的错误是A.感传速度缓慢是循经感传的一大特征,一般约1~10m/s。B.在针刺穴位或感传经过的部位加热可使感传速度不受影响。C.不同经脉或同一经脉的不同部位其感传速度也各不相同,如上肢、下肢比躯干、头面部为快。D.一般来说,手法运针时的感传速度较电针者快,压迫穴位所引起的感传较电针者慢,艾灸引起的感传速度也较慢。E.在受试者可能耐受的范围内,加大刺激强度或增加艾灸壮数可加快感传速度。

有关循经感传外周动因激发观点的认识,下列正确的是。A.“传在体表,感在中枢”B.“传在中枢,感在体表”C.“传在体表,感在体表”D.“感在中枢,传在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