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5岁,因“头痛、眩晕、恶心、呕吐、乏力及右半肢体麻木2个月”来诊。查体:意识清楚,血压正常,眼底视盘水肿,右面部感觉减退,右侧肢体不全瘫,右侧巴宾斯基征(+)。胸部X线片:右肺第2、3肋间可见阴影。初步诊断为A、脑萎缩B、颅内压增高C、脑梗死D、脑干缺血性病灶E、脑脓肿F、蛛网膜下腔出血G、脑膜炎成人颅内压增高,较客观的指标是A、头痛B、意识障碍C、呕吐D、脑中线移位2 mmE、视盘水肿F、颈项强直G、头晕对于颅内压增高的患者采取以下措施,不恰当的是A、立即腰椎穿刺,测量脑脊液压力B、慎行腰椎穿刺C、腰椎穿刺,脑脊液外引流D、立即行脑室穿刺,脑脊液外引流E、立即行脑室分流术F、腰穿成功后,立即快速外引流脑脊液术中降低颅内压的方法有A、改变体位,如头高位B、过度通气C、脑室穿刺置管引流脑脊液D、利尿剂E、加深麻醉,避免呛咳F、低温

患者女,65岁,因“头痛、眩晕、恶心、呕吐、乏力及右半肢体麻木2个月”来诊。查体:意识清楚,血压正常,眼底视盘水肿,右面部感觉减退,右侧肢体不全瘫,右侧巴宾斯基征(+)。胸部X线片:右肺第2、3肋间可见阴影。初步诊断为A、脑萎缩

B、颅内压增高

C、脑梗死

D、脑干缺血性病灶

E、脑脓肿

F、蛛网膜下腔出血

G、脑膜炎

成人颅内压增高,较客观的指标是A、头痛

B、意识障碍

C、呕吐

D、脑中线移位2 mm

E、视盘水肿

F、颈项强直

G、头晕

对于颅内压增高的患者采取以下措施,不恰当的是A、立即腰椎穿刺,测量脑脊液压力

B、慎行腰椎穿刺

C、腰椎穿刺,脑脊液外引流

D、立即行脑室穿刺,脑脊液外引流

E、立即行脑室分流术

F、腰穿成功后,立即快速外引流脑脊液

术中降低颅内压的方法有A、改变体位,如头高位

B、过度通气

C、脑室穿刺置管引流脑脊液

D、利尿剂

E、加深麻醉,避免呛咳

F、低温


相关考题:

根据下列内容,回答题。患者男性,69岁,因头痛、头晕、右半身麻木无力2个月,呕吐2日入院。体检:神志清楚,血压正常,眼底视盘模糊不清,视盘水肿。右面部感觉减退,右侧肢体不全瘫,右侧病理反射(+)。头部CT检查发现有颅内占位性病变。应首先考虑的诊断为 查看材料A.慢性硬脑膜下血肿B.脑出血C.颅内肿瘤D.脑脓肿E.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患者女,65岁。有高血压病史8年。今日剧烈头痛,眩晕,呕吐。查体:无肢体活动障碍,血压200/120mmHg,意识模糊。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急进型高血压B、脑血栓形成C、高血压性心脏病D、脑出血E、高血压脑病

女性患者,48岁。聊天时突然头痛、呕吐1次来诊。查体:血压170/105mmHg,神志清楚,左侧鼻唇沟浅,左上肢肌力2级,痛觉消失,左下肢及右侧肢体正常,颈强。最可能的诊断是A.蛛网膜下腔出血B.脑出血C.脑梗死D.高血压脑病E.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女,7岁,反复发作头痛4年,头痛前先出现右侧肢体麻木无力,大约30分钟后好转,而后出现右侧颞部及眶后搏动性头痛,伴畏光、畏声,有时伴恶心、呕吐,一般一天左右好转,头痛消失后数十分钟偏身麻木无力消失。1~2个月发作一次,发作间期完全正常A.痛性眼肌麻痹B.典型偏头痛C.偏瘫性偏头痛D.基底动脉性偏头痛E.眼肌麻痹性偏头痛

患者,女,65岁。头晕、头痛、乏力20年,加重伴恶心、呕吐、烦躁不安1天。查体:血压180/130mmHg,意识模糊,左侧肢体活动受限,心界扩大。首先考虑为A.高血压病1级B.高血压病2级C.高血压病3级D.临界高血压E.高血压危象

女性,65岁,主因头痛,右半肢体麻木,乏力2个月,入院查体,神清,血压正常,眼底视神经乳头水肿,右面部感觉减退,右侧肢体不全瘫,右侧巴氏征阳性,胸片示右肺第二肋间可见阴影。初步诊断为A、脑萎缩B、颅内压增高C、脑梗死D、脑干缺血性病灶E、脑脓肿

女性,65岁,主因头痛,右半肢体麻木,乏力2个月,入院查体,神清,血压正常,眼底视神经乳头水肿,右面部感觉减退,右侧肢体不全瘫,右侧巴氏征阳性,胸片示右肺第二肋间可见阴影。首先应检查A、胸部CTB、腰穿C、脑超声D、头颅CT或MRIE、脑血管造影

女性,65岁,主因头痛,右半肢体麻木,乏力2个月,入院查体,神清,血压正常,眼底视神经乳头水肿,右面部感觉减退,右侧肢体不全瘫,右侧巴氏征阳性,胸片示右肺第二肋间可见阴影。降低患者颅内压的最佳措施为A、腰穿放液B、脱水剂C、过度换气D、去骨片减压E、开颅病灶切除

女,65岁,头晕、头痛、乏力20年,加重伴恶心、呕吐、烦躁不安1天。查体:血压180/130mmHg,意识模糊,左侧肢体活动受限,心界扩大。首先考虑为( )A高血压病1级B高血压病2级C高血压病3级D临界高血压E高血压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