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60岁,拟行全肩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拟采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进行肌间沟神经阻滞的过程中,发现膈肌运动。正确的做法是A、在此位置直接注入局麻药B、向前调整针尖的方向C、向后调整针尖的方向D、向头侧调整针尖的方向E、继续进针0.5cm,注入局麻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几乎都会出现的现象是A、声音嘶哑B、尺神经阻滞C、同侧的霍纳综合征D、同侧的膈神经麻痹E、心动过缓在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过程中,患者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和发绀。该患者最有可能出现了什么并发症A、麻醉药误入椎动脉B、麻醉药误入颈动脉C、膈神经阻滞D、脊髓麻醉E、星状神经节阻滞

患者男性,60岁,拟行全肩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拟采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进行肌间沟神经阻滞的过程中,发现膈肌运动。正确的做法是A、在此位置直接注入局麻药

B、向前调整针尖的方向

C、向后调整针尖的方向

D、向头侧调整针尖的方向

E、继续进针0.5cm,注入局麻药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几乎都会出现的现象是A、声音嘶哑

B、尺神经阻滞

C、同侧的霍纳综合征

D、同侧的膈神经麻痹

E、心动过缓

在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过程中,患者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和发绀。该患者最有可能出现了什么并发症A、麻醉药误入椎动脉

B、麻醉药误入颈动脉

C、膈神经阻滞

D、脊髓麻醉

E、星状神经节阻滞


相关考题:

小儿最常用的臂丛神经阻滞入路是A、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法B、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法C、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法D、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法E、经颈路臂丛神经阻滞法

男,28岁,左手拇指、示指、中指挤压伤,拟行清创缝合、指骨内固定手术,应该选择的麻醉方法是A、经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B、锁骨上法臂丛神经阻滞C、腋路法臂丛神经阻滞D、桡神经阻滞E、正中神经阻滞

行臂丛神经阻滞时,一般不会引起气胸的是A、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法B、喙突下臂丛神经阻滞法C、锁骨下血管旁臂丛神经阻滞法D、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法E、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法

一男性患者全麻下行肩关节镜手术后,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20mL0.5%罗哌卡因),虽然患者肩部、臂部及手已麻木,但患者主诉切口处锐痛,最恰当的下一步处理方式是 A、原部位重复阻滞B、进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C、行浅部颈丛神经阻滞D、行深部颈丛神经阻滞E、行全身麻醉

患者男性,57岁,行右侧全肩关节置换术。成功实施右侧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30mL的0.5%布比卡因,后留置导管镇痛。术后3小时,病房护士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并汇报医生。查体:患者右睑下垂,结膜发红,瞳孔缩小。该患者最可能出现了什么并发症A、脊髓麻醉B、局麻药注射入硬膜外腔C、霍纳综合征D、CVA(脑血管意外)E、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肌间沟置管两天后拔除。一周后,患者主诉整个右肢,包括腕,手掌和手指(从肩到指)持续性麻木,MRI结果显示臂丛弥漫性肿胀,最可能的诊断是A、直接因阻滞针引起的神经组织损伤B、在臂丛分支平面,导管持续刺激臂丛神经导致的损伤C、手术导致的臂丛束平面的神经损伤D、臂丛神经根/干平面的局麻醉药毒性所致E、以上都不是

患者女,9岁,体重26kg,诊断为左前尺骨前段骨折,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中需使用止血带。麻醉行神经阻滞时最宜采用A、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B、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正中神经阻滞C、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桡神经阻滞D、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E、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尺神经阻滞局部麻醉药物可使用A、5%普鲁卡因20mlB、2%利多卡因20mlC、0.4%丁卡因20mlD、0.75%布比卡因20mlE、0.5%罗哌卡因20ml不适于此患者的基础麻醉是A、面罩通气,吸入异氟醚B、面罩通气,吸入七氟醚C、静脉应用异丙酚D、静脉应用咪唑安定+异丙酚E、肌内注射氯胺酮采用神经刺激仪定位行神经阻滞,初始电流应定在A、5mAB、4mAC、3mAD、2mAE、1mA

男,28岁,左手拇指、示指、中指挤压伤,拟行清创缝合、指骨内固定手术,应该选择的麻醉方法是A.经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B.锁骨上法臂丛神经阻滞C.腋路法臂丛神经阻滞D.桡神经阻滞E.正中神经阻滞

患者男性,36岁,右侧锁骨及桡骨骨折。拟行桡骨切开复位术。哪种麻醉方法较为适宜( )A.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B.腋路法臂丛神经阻滞C.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D.全麻E.硬膜外麻醉

根据臂丛神经分布,行臂丛神经阻滞是可有多个入路,在小儿最常用的入路是A.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法B.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法C.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法D.喙突下臂丛神经阻滞法E.经锁骨臂丛神经阻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