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初轧道次压下量的因素主要是( ) A、 咬入能力B、 轧制力C、 轧制速度D、 电机功率

限制初轧道次压下量的因素主要是( )

A、 咬入能力

B、 轧制力

C、 轧制速度

D、 电机功率


相关考题:

在轧制中钢板出现翘头或叩头的原因是()。 A、钢板上下表面温差大B、道次压下量大C、道次压下量小

控制终轧温度轧制方法:为了控制终轧温度,精轧阶段采用降低道次压下量,延长轧制时间,以达到降低终轧温度,提高钢板性能。()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轧制时,轧件轧前高度与轧后高度之差称为()。 A、宽展B、压下量C、压下率D、延伸量

控制终轧温度精度的措施有( )。 A、 控制粗轧来料的温度B、 控制精轧速度C、 控制精轧冷却水D、 控制压下量

低温轧制的缺点是( )。 A、 增加了轧制力、轧制力矩和轧制功率。B、 降低了轧制材料的塑性。C、 影响轧材的咬入,降低了道次压下量D、 减少了氧化铁皮对轧辊的磨损。

连轧遵守的原则是( ) A、 轧速相等B、 最小阻力定律C、 秒流量相等D、 压下量相等

一个矩形断面轧件,轧制前的尺寸为 H×B×L=90×90×150mm, 轧后的横段面尺寸为 h×b=70×97mm,计算该道次的绝对压下量和延伸系数。

压下量除以轧前高度的百分比叫( )。

某钢种的来料厚度为2.20mm,压下规程为:第一道次轧后厚度为1.50mm第二道次轧后厚度为1.03mm,第三道次轧后厚度为0.70mm,第四道次轧后厚度为0.48mm,计算:第一、二道次的压下量;第三、四道次的压下率;总压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