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是指地形高度的差距。他们表示哪里有水,哪里有湖泊。()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等高线是指地形高度的差距。他们表示哪里有水,哪里有湖泊。()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相关考题:

位次规范所要解决的问题是()。A、哪里是上位,哪里是下位B、哪里是主位C、哪里是主位,哪里是次位D、哪里是次位

有的河流既没有注入海洋,又没有流入湖泊或其他大河中,那么它们消失在哪里?

阅读关于“等高线地形图”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标准要求:“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等高线地形图”的内容。等高线地形图地球表面有高山.有低地,地表的高低起伏常用等高线地形图来表示。等高线地形图是怎样绘制的?首先要了解海拔与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作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作相对高度。例如,图1.34中,甲地的海拔为1 500米,乙地海拔为500米,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1 000米。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图1.35)。在等高线上标有海拔数值,如100米、200米。这种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叫作等高线地形图。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判断坡度的陡缓,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通过等高线的特征,还可以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和陡崖等常见的地形部位。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作等深线。从等深线上所标注的深度,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浅;从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大小。——摘自某版本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要求:(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9分)(2)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要点。(15分)

“哪里”的连用形式“哪里哪里”,表示否定,也可以用来问处所。A.对B.错C.空D.空

等高线越密,表示该地形越平缓。

山区地势起伏大,用等高线表示地形时,等高距适当增大。而在平原地区,几十米的高度可能成为重要的地形特征,对农田水利建设将产生重要影响,必须详细表示。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市场。

“哪里”的连用形式“哪里哪里”,表示否定,也可以用来问处所。

一般用等高线表示,由等高线可以分析出 地形的高低起伏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