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井漏处理时,可以不测量钻井液的密度。()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进行井漏处理时,可以不测量钻井液的密度。()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相关考题:

造成井内负压差的主要原因是() A、钻井液密度偏低B、起钻速度过快C、未定时定量灌钻井液D、井漏、钻遇异常高压地层

若钻井液循环时发生井漏则井口处钻井液()降低。 A、黏度B、黏度和切力C、返速D、密度

收集井漏资料的流程正确的是()。 A、开始时间及井深→钻井液性能→停止时间及井深→液面变化→漏量及漏速→漏失规律→堵漏、处理情况B、开始时间及井深→钻井液性能→液面变化→停止时间及井深→漏量及漏速→漏失规律→堵漏、处理情况C、开始时间及井深→液面变化→钻井液性能→停止时间及井深→漏量及漏速→漏失规律→堵漏、处理情况D、开始时间及井深→液面变化→停止时间及井深→钻井液性能→漏量及漏速→堵漏、处理情况→漏失规律

某井井喷时进行钻井液加重,原钻井液的相对密度为1.12,加重后钻井液的相对密度为1.32,加重剂的相对密度为2.42,则该井10m3,钻井液中所用加重剂的质量为()。 A、0.44tB、4.4tC、2.4tD、3.4t

发生井漏时,应收集齐全各项资料,并分析其原因,通常井漏发生的原因有3种,下列描述属于地层原因的为()。 A、地层孔隙大、渗透性好B、钻井液的密度过大,C、下钻过快、过猛D、地层压力大于钻井液的压力

井喷处理应收集的资料有()。 A、处理方法、压井时间、压井时的泵压、压井时的钻井液排量、加重剂的用量B、处理方法、压井时间、压井时的钻压、钻井液的排量、加重剂的性质C、处理方法、压井时间、加重剂的性质和用量、井喷前及压井时钻井液的密度变化D、处理方法、加重剂的性质及用量、转速、泵排量、泵压、钻压

井漏是指()。 A、钻井液的密度过小,井内压力不平衡B、在压差的作用下,钻井液进入地层C、钻井液液柱的高度降低,与地层产生负压差D、开泵过缓造成压力激动

引起钻井液柱压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A、钻井液密度偏低B、起钻抽吸C、井漏D、灌入量不足或灌浆不及时

某井所在区块的地层盐水密度为:ρsw =1.10g/cm3,假设固井时钻井液密度为该井段最大钻井液密度,技术套管和油层套管均采用单一钢级、壁厚的套管。技术套管下入深度2500m,固井时钻井液密度为1.28 g/cm3。当继续钻进至油层套管的下入深度时发生井漏,所用的最大钻井液密度为1.50 g/cm3,若漏失层的孔隙压力为地层盐水柱压力,漏失面深度为1150m,则漏失面深度处的有效外挤压力为()MPa。(取g=9.81m/s2,结果保留两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