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投资占GDP的比重出现下降B.200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投资占GDP的比重为42.2%C.200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最低城市投资增幅为35%D.2006年一季度,长江三角洲地区注册外资实际到账额为63.8亿美元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投资占GDP的比重出现下降

B.200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投资占GDP的比重为42.2%

C.200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最低城市投资增幅为35%

D.2006年一季度,长江三角洲地区注册外资实际到账额为63.8亿美元


相关考题:

下列关于消费、投资、净出口和GDP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我国目前占GDP比重最大的部分就是投资,而投资占GDP的比重越大好B、发达国家经验显示,当一个国家投资占GDP比重达到最高点后,该国的经济增速会显著放缓C、消费、投资、净出口是GDP的三驾马车,它们占GDP的比重必须完全相等D、中国目前需要拉动消费占GDP的比重,因此不仅要鼓励消费,还要抑制出口和投资

根据下面的文字,回答 96~100 题。国家统计局2005年10月公布的报告说,南于投资增长的理性回归,长江三角洲地区全社会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下降趋势,由2004年同期的43.1%下降为42.2%。统计数据显示,该地区投资过热局面得到了有效的控制。2004年一季度,长江三角洲地区有2/3的城市投资增幅在50%以上,增长最快的达到1.2倍,增幅最低的也在35%以上;而2005年一季度,16城市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3026亿元,同比增长15.5%,增幅比2004年同期回落43.6个百分点;仅有7个城市投资增幅在20%以上,有3个城市还出现了负增长,剔除价格因素,大多数城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幅度已经明显低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报告说,由于宏观调控政策实施以来,土地、电力等资源供给条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005年一季度,长江三角洲地区出现了新签外资项目全面减少、外资引进规模有所缩小、利用外资增速普遍减缓的新情况。一季度,长江三角洲地区注册外资实际到账额为63.8亿美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6.4%,有7个城市实际到账外资比2004年同期有所下降,5个城市的同比增幅在10%以下,表明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外商在华投资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增长的带动力可能将有所减弱。第 96 题 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全社会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A.40.0%B.41.3%C.42.2%D.43.1%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投资占GDP的比重出现下降B.200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投资占GDP的比重为42.2%C.200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最低城市投资增幅为35%D.2006年一季度,长江三角洲地区注册外资实际到账额为63.8亿美元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2005年我国GDP与美国GDP的比重比2000年提高5.8个百分点B.2005年我国GDP与日本GDP的比重比2000年提高了近一倍C.2005年我国GDP与德国GDP的比重比2000年提高17.4个百分点D.2007年我国GDP与德国GDP的比重比2005年提高18个百分点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2004年,在消费品零售额中,其他类占50%B.2005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4738亿元C.2005年,全国利用外资4035亿元D.2004年,在所占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中,日用品所占比重高于服装类所占比重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投资占GDP的比重出现下降B.200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投资占GDP的比重为42.2%C.200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最低城市投资增幅为35%D.2006年一季度,长江三角洲地区注册外资实际到账额为63.8亿美元

根据资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2010年,环渤海地区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超过40%B.2011年,环渤海地区海洋生产总值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大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之和C.2011年海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与2010年相比有所下降D.2011年我国海洋产业发展形势良好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2005 年-2009 年,教育费用占服务性消费支出的比重逐年下降B. 2005 年-2009 年,在外饮食费占服务性消费支出的比重逐年上升C. 2005 年-2009 年,通讯服务费占服务性消费支出的比重逐年下降D. 2005 年-2009 年,文化娱乐服务费用占服务性消费支出的比重逐年上升

5、1996年到2014年,我国财政用于科技方面的支出情况是_______。A.支出额平稳,占GDP比重下降B.支出额下降,占GDP比重下降C.支出额上升,占GDP比重也上升D.支出额上升,占GDP比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