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8岁,因“发现右乳肿物3个月”来诊。查体:右乳上象限6 cm×7 cm肿物, 质硬,活动,乳房皮肤正常;右侧腋窝多枚淋巴结,质硬,融合固定。双乳钼靶X线片:右乳上象限4.0 cm×4.5 cm肿物,恶性倾向。右乳肿物粗针穿刺活检:浸润性导管癌;ER(-),PR(+),HER-2(+)。胸部X线片、腹部B型超声和骨扫描未见转移。首选治疗为A、手术B、化学治疗C、放射治疗D、同步放射化学治疗E、内分泌治疗F、曲妥珠单抗(赫赛汀)靶向治疗下一步治疗应包括(提示 行新辅助化学治疗(表阿毒素+紫杉醇)4个周期后查体:右乳肿物缩小至2.0 cm×1.5 cm,右侧腋淋巴结消失。然后行右侧乳腺癌区段切除+右侧腋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右乳浸润性导管癌,1.2 cm×1.0 cm×1.0 cm,切缘阴性;ER(-),PR(+),HER-2(-);腋淋巴结转移4/21。)A、放射治疗B、化学治疗C、大剂量化学治疗+骨髓移植或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D、同步放射化学治疗E、内分泌治疗F、曲妥珠单抗(赫赛汀)靶向治疗术后放射治疗的部位应包括(提示 术后行表阿毒素+紫杉醇化学治疗2个周期,拟行放射治疗。)A、同侧乳腺胸壁B、同侧锁骨上腋顶C、同侧腋窝D、同侧内乳E、上纵隔F、同侧上颈需要放射治疗补量的部位和方式为(提示 乳腺切线野和锁骨上腋顶单前野放射治疗DT 50 Gy/25次/5周。)A、无须补量B、腋后野补量C、锁骨上缩野补量D、腋顶单前野补量E、乳腺原发灶瘤床电子线补量F、乳腺原发灶瘤床组织间插植补量

患者女,48岁,因“发现右乳肿物3个月”来诊。查体:右乳上象限6 cm×7 cm肿物, 质硬,活动,乳房皮肤正常;右侧腋窝多枚淋巴结,质硬,融合固定。双乳钼靶X线片:右乳上象限4.0 cm×4.5 cm肿物,恶性倾向。右乳肿物粗针穿刺活检:浸润性导管癌;ER(-),PR(+),HER-2(+)。胸部X线片、腹部B型超声和骨扫描未见转移。首选治疗为A、手术

B、化学治疗

C、放射治疗

D、同步放射化学治疗

E、内分泌治疗

F、曲妥珠单抗(赫赛汀)靶向治疗

下一步治疗应包括(提示 行新辅助化学治疗(表阿毒素+紫杉醇)4个周期后查体:右乳肿物缩小至2.0 cm×1.5 cm,右侧腋淋巴结消失。然后行右侧乳腺癌区段切除+右侧腋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右乳浸润性导管癌,1.2 cm×1.0 cm×1.0 cm,切缘阴性;ER(-),PR(+),HER-2(-);腋淋巴结转移4/21。)A、放射治疗

B、化学治疗

C、大剂量化学治疗+骨髓移植或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

D、同步放射化学治疗

E、内分泌治疗

F、曲妥珠单抗(赫赛汀)靶向治疗

术后放射治疗的部位应包括(提示 术后行表阿毒素+紫杉醇化学治疗2个周期,拟行放射治疗。)A、同侧乳腺胸壁

B、同侧锁骨上腋顶

C、同侧腋窝

D、同侧内乳

E、上纵隔

F、同侧上颈

需要放射治疗补量的部位和方式为(提示 乳腺切线野和锁骨上腋顶单前野放射治疗DT 50 Gy/25次/5周。)A、无须补量

B、腋后野补量

C、锁骨上缩野补量

D、腋顶单前野补量

E、乳腺原发灶瘤床电子线补量

F、乳腺原发灶瘤床组织间插植补量


相关考题:

女性,55岁,发现右乳腺肿物1周,查右乳外上象限肿物1.5cm×1.0cm,质硬,活动度小,最可能的诊断是()。 A.乳腺癌B.乳腺囊性增生病C.乳腺纤维腺病D.乳腺结核E.乳腺炎

患者,女性,45岁。1周前沐浴时发现右乳房外上象限处有一无痛肿物。查体:肿块2cm×2cm×2cm,质硬、边界不清,乳房皮肤呈“橘皮样”改变,并于同侧腋窝可触及淋巴结肿大。最可能的诊断是A、乳腺炎B、乳腺腺瘤C、乳腺癌D、乳腺增生E、乳房脓肿

患者女,50岁,体检发现右侧乳腺肿物1个月,查体右乳外上象限肿物,1.5cm×1.5cm,质硬,活动差,腋淋巴结未触及。应行A、病灶切除术B、乳癌根治术C、局部放疗D、生物治疗E、化疗

患者女性,45岁,发现右乳房无痛性肿块6天,对侧乳房正常;体检发现右乳外上象限可扪及2.5cm×2.0cm肿块,质硬、活动度不大,可能的诊断为()。 A、乳房纤维腺瘤B、乳癌C、乳房囊性增生病D、乳腺结核

患者,女,50岁。发现右乳肿物1周来诊。PE: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鸽蛋大小肿物,质硬,移动差,无触痛。超声检查发现右乳外上象限一低回声区,形态不规则,大小约3cm×2cm,边界不消,内部回声欠均,后方回声衰减。CDFI:内可见不规则穿支血流信号。右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最可能的诊断是A、右乳乳腺癌B、右乳纤维瘤C、右乳囊肿D、右乳乳腺炎E、右乳脓肿

女,32岁,发现右乳房肿物3个月,偶有胀痛,检查右乳内上象限可及3cm×2cm肿物,呈伞状,有结节,周围边界不清,质中等,活动可,同侧腋下未及肿大淋巴结。最可能的诊断为 A、乳腺纤维腺瘤B、慢性囊性乳腺病C、乳腺癌D、乳管内乳头状瘤E、乳腺结核

患者,女性,45岁,挤车后发现右乳房有一肿物,以往有结核史。检查右乳房较对侧高外上象限皮肤稍凹陷,局部可扪及2.5cm单个肿物,质硬,表面不光滑,境界不很清楚,可活动。右腋下可扪及0.5×1×1cm淋巴结,质硬、活动。胸透正常。最可能的诊断A.乳房结核B.乳房的脂肪坏死C.乳腺癌D.乳房肉瘤E.乳房囊性增生病

133~134 题共用题干女性,55岁,发现右乳腺肿物1周入院,查体:右乳外上象限肿物1.5cm×1.0cm,质硬,活动度小。第 133 题 确定肿物性质最可靠的方法是( )。

女性,46岁,偶然发现右乳房肿物10天,肿物未见明显增大。查体:右乳房外上象限1.5×1.5×1.5cm肿物,质中,无压痛,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楚,活动度好,与局部皮肤有少许粘连。最可能的诊断是A.乳腺囊性增生症B.右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C.右乳癌D.右乳房脓肿

患者,女性,45岁,洗澡时发现右乳房有一肿物,以往有结核史。检查右乳房较对侧为高,外上象限皮肤稍凹陷,局部可扪及直径为2.5cm单个肿物,质硬,表面不光滑,境界不很清楚,可活动。右腋下可扪及0.5cm×lcm×lcm淋巴结,质硬、活动。胸透正常。最可能的诊断( )。A、乳房结核B、乳房的脂肪坏死C、乳癌D、乳房肉瘤E、乳房囊性增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