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在某菜市场卖菜时使用不符合标准的计量器具,被计量检查员张某在例行检查时发现。张某与李某为邻居,两人一直不合,于是张某借此机会在法定的处罚幅度内对李某进行了过重的罚款。此行政行为主要违反了行政法的哪一项原则?( )。A.责任行政原则B.行政合法性原则C.行政合理性原则D.行政客观性原则

李某在某菜市场卖菜时使用不符合标准的计量器具,被计量检查员张某在例行检查时发现。张某与李某为邻居,两人一直不合,于是张某借此机会在法定的处罚幅度内对李某进行了过重的罚款。此行政行为主要违反了行政法的哪一项原则?( )。

A.责任行政原则

B.行政合法性原则

C.行政合理性原则

D.行政客观性原则


相关考题:

张某殴打李某,致其腿骨骨折住院。即将出院时,医院检查发现李某患有晚期癌症,不久李某便在医院死亡。下列表述巾正确的有( )。 A.张某对李某的死亡不承担民事责任 B.张某对李某的死亡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C.张某对李某的伤害应承担民事责任 D.张某对李某的伤害不承担民事责任

李某在菜市场卖菜时使用不符合标准的计量器具,被计量检查员张某在例行检查时发现。张某与李某为邻居,两人一直不合,于是张某借此机会在法定的处罚幅度内对李某进行了过重的罚款。此行政行为主要违反了行政法的哪一项原则?( )A.责任行政原则B.行政合法性原则C.行政合理性原则D.行政客观性原则

张某殴打李某,致其腿骨骨折住院。即将出院时,医院检查发现李某患有晚期癌症,不久李某便在医院死亡。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A.张某对李某的死亡不承担民事责任B.张某对李某的死亡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C.张某对李某的伤害应承担民事责任D.张某对李某的伤害不承担民事责任

李某于2004年2月5日在马路上正常行走,被张某骑自行车撞倒,李某起来觉得无事没说什么就走了,2月7日李某觉得头痛,怀疑是张某撞的,2月9日到医院检查发现车撞部位有内伤,李某2月10日找张某要求支付治疗费,张某不同意,根据诉讼时效规定,此案的诉讼时效应从( )起算。

2003年4月1日张某被李某打了一顿,张某当时只觉得疼痛,后来由于疼痛难忍,张某于2003年5月1日到医院检查时发现肋骨骨折,2003年5月10日张某找到李某,要求李某赔偿,李某拒绝赔偿,2003年9月10日张某被人绑架,直至2004年1月8日张某才被解救出来,2004年9月5日张某向法院起诉,要求李某赔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根据材料回答1~2题:A公司2011年发生了下列事项: (1)1月,刚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李某,被公司从办公室调到财务科任出纳,原出纳张某调到销售科。李某与张某在办理会计工作交接时,因会计科长出差,由公司临时指定财务科一名会计负责监交工作。交接中李某发现存在“白条顶库”问题,即电话向财务科长汇报,财务科长指示他先办理完交接手续.再对“白条顶库”问题逐个查清处理。随后,李某、张某及监交人在移交清册上签字盖章。 (2)4月,李某在办理报销工作时,发现采购科送来报销的3张由供货方开具的发票有更改现象:其中2张发票分别被更改了数量和用途,另外1张发票被更改了金额;该3张发票的更改处均盖有供货方的业务印章。尽管李某开始有些犹豫,但考虑到3张发票已经本公司总经理、财务科长签字同意,最后均予以报销。 (3)12月,公司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发现原出纳张某在经办出纳工作期间的有关账目存在一些问题,而接替者李某在交接时并未发现。审计人员在了解情况时,原出纳张某认为既然已经办理了会计交接手续,自己不应再承担任何责任。 李某对3张更改的发票予以报销的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李某对3张更改的发票予以报销的做法不符合规定 B.李某对3张更改的发票予以报销的做法符合规定 C.李某应对发票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全面审核 D.李某有权对不符合规定的发票拒收.不予报销

某村村民张某在盖房时将邻居李某摆在门口的一根木材取走作为房屋的横梁,李某回家时以为该木材被偷,至张某将房盖好后方知木材是被其拿走。李某请求张某归还木材,张某一直未予理睬。一年后张某的房屋坍塌,李某乘张某不在,将落下的横梁拿回家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张某对该横梁享有所有权B:李某对该横梁享有所有权C:张某的行为构成对李某的侵权D:李某的行为构成对张某的侵权

李某在某菜市场卖菜时使用不符合标准的计量器具,被计量检查员张某在例行检查时发现。张某与李某为邻居,两人一直不合,于是张某借此机会在法定的处罚幅度内对李某进行了过重的罚款。此行政行为主要违反《行政法》的哪一项原则?(  )A.责任行政原则B.行政合法性原则C.行政合理性原则D.行政客观性原则

李某,1985年1月8日出生;孙某,1973年8月出生,后因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2年,1995刑满释放。李某从朋友处借了一把猎枪,1999年1月8号晚10时许,两人共同持枪出去打狗,但没有打到,于是两人窜到村民张某家偷鸡,孙某进屋盗窃,李某持猎枪在门外望风,孙某刚偷了2只鸡,正在离开时,被张某发现,张某正要抓他们,李某往门口开了一枪,正中门框,于是孙某趁机逃走。张某发现地上有一丢失的枪托,于是在门旁守候,后来李某与孙某发现枪托丢失,担心无法归还,于是决定回去寻找,走到张家门口,张某刚一起身,李某就向张某开了一枪,正中头部,张因而死亡。问:李某与孙某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