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1)这句话出自哪篇文章?(2)请用现代文翻译这句话。(3分)中庸是儒家的代表思想,谈谈你对于中庸的理解。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1)这句话出自哪篇文章?(2)请用现代文翻译这句话。(3分)中庸是儒家的代表思想,谈谈你对于中庸的理解。


相关考题:

下列古语中,包含了中国人自古以来在为人方面的价值取向的是()。 A.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B.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C.礼之用,和为贵D.和五味以调口,和六律以聪耳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里所说的和,在哲学上是指()。 A、质B、量C、度D、质变

是盾,就矗立在危险前沿,寸步不退。是剑,就向邪恶扬眉出鞘,绝不姑息。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出自下面哪篇文章( )A.《大学》B.《中庸》C.《论语》D.《学记》

下列语句与其他三句不属于同一学派的是A.“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B.“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C.“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D.“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句话出自《中庸》

【单选题】下面哪部著作中提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A.《大学》B.《孟子》C.《论语》D.《中庸》

“礼之用,和为贵”这句话出自哪部经典?A.《论语》B.《孟子》C.《大学》D.《中庸》

3、下列语句与其他三句不属于同一学派的是A.“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B.“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C.“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D.“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