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诗说见于班固《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动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

采诗说见于班固《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动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


相关考题:

关于“采诗说”在东汉何休注的()补充得更加具体:“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 A、《公羊传》B、《谷梁传》C、《左氏春秋》D、《国语》

《诗经》包括了公卿列士所献之诗,采集于各地的民间之诗,以及周王朝乐官保存下来的宗教了宴飨中的乐歌等。()

“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故王者不出牖户,尽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以上文献反映了周代的哪种制度()。 A、言谏制度B、采诗制度C、选官制度D、献诗制度

()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史记·孔子世家》关于《诗经》收集所持的说法是()。A采诗说B作诗说C删诗说D献诗说

皎然在《诗式》中提出的理论主张有()。A“兴观群怨”B“诗有五格”C“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D“假象见意”E“诗有别材,非关书也”

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有记载“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可以认为振木铎者实际上是在从事 工作A.参与观察B.田野调查C.文化搜集D.文化体验

1、关于《诗经》的编订有 三个说法。A.采诗说,增诗说,写诗说B.写诗说,献诗说,删诗说C.增诗说,献诗说,采诗说D.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

关于《诗经》的编订有 三个说法。A.采诗说,增诗说,写诗说B.写诗说,献诗说,删诗说C.增诗说,献诗说,采诗说D.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