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期末“委托代销商品”科目的余额为3000万元,“发出商品”科目的余额为2400万元,“原材料”科目的余额为30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余额为30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的金额为( )万元。A.8100B.8700C.5700D.5100

某企业期末“委托代销商品”科目的余额为3000万元,“发出商品”科目的余额为2400万元,“原材料”科目的余额为30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余额为30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的金额为( )万元。

A.8100

B.8700

C.5700

D.5100


相关考题:

某企业期末“原材料”科目余额为200万元,“生产成本”科目余额为8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余额为10万元,“库存商品”科目余额为140万元,“委托代销商品”20万元,“工程物资”科目余额为200万元。则甲工业企业期末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的金额为( )万元。A.230B.320C.450D.540

某企业期末“工程物资”科目的余额为100万元,“发出商品”科目的余额为50万元,“原材料”科目的余额为6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贷方余额为5万元。“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余额为20万元,“生产成本”科目的余额为67万元,“委托代销商品”科目的余额为240万元,“受托代销商品”科目的余额为120万元,“受托代销商品款”科目的余额为12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的金额为( )万元。A.397B.392C.492D.497

某企业期末“工程物资”科目的余额为100万元,“发出商品”科目的余额为50万元, “原材料”科目的余额为6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贷方余额为5万元。“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余额为20万元,“生产成本”科目的余额为67万元,“委托代销商品”科目的余额为240万元,“受托代销商品”科目的余额为120万元,“受托代销商品款”科目的余额为12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的金额为( )万元。A.397B.392C.492D.497

长江公司期末“委托代销商品”科目的余额为10万元,“工程物资”科目的余额为 100万元,“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科目的余额为40万元,“原材料”科目的余额为6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贷方余额为5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的金额为( )万元。A.105B.115C.205D.215

甲企业2010年年末“委托代销商品”科目的余额为 3 000万元,“发出商品”科目的余额为2 400万元,“原材料”科目的余额为3 0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余额为30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2010年末的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的金额为()万元。A.8100B.8 700C.5 700D.5100

某企业期末“工程物资”科目的余额为100万元,“发出商品”科目的余额为50万元。“原材料”科目的余额为6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贷方余额为5万元。“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余额为20万元,“生产成本”科目的余额为67万元,“委托代销商品”科目的余额为240万元,“受托代销商品”科目的余额为120万元,“受托代销商品款”科目的余额为12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的金额为( )万元。A.397B.392C.492D.497

某企业期末“库存商品”科目的余额为200万元,“发出商品”科目的余额为20万元,“原材料”科目的余额为90万元,“工程物资”科目的余额为3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余额为15万元,“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余额为20万元,“制造费用”科目的余额为25万元,“委托代销商品”科目的余额为24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的金额为( )万元。A.570B.540C.600D.590

某企业期末“库存商品”科目的余额为200万元,“发出商品”科目的余额为20万元,“原材料”科目的余额为9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余额为15万元。“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余额为20 万元,“制造费用”科目的余额为25万元,“委托代销商品”科目的余额为240 万元,“工程物资”科目的余额为3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的金额为( )万元。A.570  B.540 C.600  D.590

某企业“发出商品”科目的期末余额为3万元,“原材料”科目的期末余额为8万元,“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期末余额为贷方1万元,“合同履约成本”科目的期末余额为1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期末余额为2万元,“工程物资”科目的期末余额为10万元,该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的金额为()万元。A.30B.18C.28D.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