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信息系统安全时,需要对风险项进行量化来综合评估安全等级。如果对于需求变化频繁这一事件,其发生概率为0.5.产生的风险影响值为5,则该风险项的风险值为()A、10B、5.5C、4.5D、2.5

评估信息系统安全时,需要对风险项进行量化来综合评估安全等级。如果对于需求变化频繁这一事件,其发生概率为0.5.产生的风险影响值为5,则该风险项的风险值为()

A、10

B、5.5

C、4.5

D、2.5


相关考题: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是依照科学的风险管理程序和方法,充分地对组成系统的各部分所面临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评价,针对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根据系统对其自身的安全需求,提出有效的安全措施,达到最大限度减少风险,降低危害和确保系统安全运行的目的,风险评估的过程包括()四个阶段。A.风险评估准备、漏洞检测、风险计算和风险等级评价B.资产识别、漏洞检测,风险计算和风险等级评价C.风险评估准备、风险因素识别、风险程度分析和风险等级评价D.资产识别、风险因素识别、风险程度分析和风险等级评价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应采用恰当的模式。下列属于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模式的有()。 A.基线评估B.详细评估C.组合评估D.综合评估

评估信息系统安全时,需要对风险项进行氧化来综合评估安全等级。如果对于需求变化频繁这一事件,其发生概率为0.5.产生的风险影响值为5,则该风险项的风险值为( )A.10B.5.5C.4.5D.2.5

对于个人风险承受能力评估方法中的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定量评估方法不需要对所搜集的信息予以量化B.定量评估方法主要通过面对面的交谈来搜索客户的必要信息C.定性评估方法通常采用有组织的形式(如调查问卷)来搜集信息D.定性评估方法主要通过面对面的交谈来搜集客户的必要信息,但没有严格的量化关系

(2016年)对于个人风险承受能力评估方法中的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定量评估方法不需要对所搜集的信息予以量化B.定量评估方法主要通过面对面的交谈来搜索客户的必要信息C.定性评估方法通常采用有组织的形式(如调查问卷)来搜集信息D.定性评估方法主要通过面对面的交谈来搜集客户的必要信息,但没有严格的量化关系

评估信息系统安全时,需要对风险项进行量化来综合评估安全等级。如果对于需求变化频繁这一事件,其发生概率为0.5,产生的风险影响值为5,则该风险项的风险值为( )。 A.10B.5.5 C.4.5 D.2.5

依据国家标准GB/T20274《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评估框架》,信息系统安全目标(ISST)是从信息系统安全保障()的角度来描述的信息系统安全保障方案。A、建设者B、所有者C、评估者D、创定者

安全防范需求调查主要是为安防系统设计时进行()和确定安全需求收集基础数据。A、风险评估B、信息评估C、数据评估D、风险分析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GB/T22240-2008)将()作为实施等级保护的第一项重要内容。A、安全规划B、安全评估C、安全定级D、安全实施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的基本过程包括系统定级、()、安全实施、安全运维、系统终止。A、风险评估B、安全规划C、安全加固D、安全应急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将()作为实施等级保护的第一项重要内容。A、安全定级B、安全评估C、安全规划D、安全实施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当需要对信息系统进行重大的更新升级时,项目需求部门(单位)与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对()等进行评估。A、变更产生的风险B、系统功能变化C、费用成本D、使用人员变化

对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成果理解正确的是:()A、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最重要成果是按高中低级排列的风险列表。B、通过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不仅能够明确系统安全风险,还能够获得如何控制风险的详细建议。C、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最终成果是信息系统安全问题(脆弱点)列表。D、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最终成果是信息系统安全威胁列表。

对于可以进行量化评估的电网风险,县级电网对()级及以上的,或可能导致()级事件及以上并且导致减供负荷的电网风险进行评估与管控。A、Ⅵ;五B、Ⅴ;三C、Ⅴ;四D、Ⅴ;五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基础,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确定信息安全需求,而信息安全需求获取的主要手段就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B、风险评估可以对信息资产进行鉴定和评估,然后对信息资产面对的各种威胁和脆弱性进行评估C、风险评估可以确定需要实施的具体安全控制措施D、风险评估的结果应进行相应的风险处置,本质上,风险处置的最佳集合就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控制措施集合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GB/T20984-2007》中关于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各阶段的风险评估描述不正确的是:()A、规划阶段风险评估的目的是识别系统的业务战略,以支撑系统安全需求及安全战略等。B、设计阶段的风险评估需要根据规划阶段所明确的系统运行环境、资产重要性,提出安全功能需求。C、实施阶段风险评估的目的是根据系统安全需求和运行环境对系统开发、实施过程进行风险识别,并对系统建成后的安全功能进行验证。D、运行维护阶段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了解和控制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是一种全面的风险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对真实运行的信息系统、资产、脆弱性等各方面。

依据国家标准GB/T20274《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评估框架》,信息系统安全目标是开发者、评估者和用户在()之间达成的一致。A、信息系统规划和实施B、信息系统安全特性和评估范围C、信息安全要求和安全目的D、风险和使命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实施细则(试行)》,在风险评估中,资产评估包含信息资产()、资产赋值等内容。A、识别B、安全要求识别C、安全D、实体

业务系统安全需求来源包括()。A、应用系统风险评估B、项目经验积累C、法律法规要求D、操作系统风险评估

单选题《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将()作为实施等级保护的第一项重要内容。A安全定级B安全评估C安全规划D安全实施

判断题国家标准GB/T22239-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规定了对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状况进行安全测试评估的要求A对B错

单选题《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GB/T20984-2007》中关于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各阶段的风险评估描述不正确的是:()A规划阶段风险评估的目的是识别系统的业务战略,以支撑系统安全需求及安全战略等。B设计阶段的风险评估需要根据规划阶段所明确的系统运行环境、资产重要性,提出安全功能需求。C实施阶段风险评估的目的是根据系统安全需求和运行环境对系统开发、实施过程进行风险识别,并对系统建成后的安全功能进行验证。D运行维护阶段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了解和控制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是一种全面的风险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对真实运行的信息系统、资产、脆弱性等各方面。

单选题依据国家标准GB/T20274《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评估框架》,信息系统安全目标(ISST)是从信息系统安全保障()的角度来描述的信息系统安全保障方案。A建设者B所有者C评估者D创定者

单选题依据国家标准GB/T20274《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评估框架》,信息系统安全目标是开发者、评估者和用户在()之间达成的一致。A信息系统规划和实施B信息系统安全特性和评估范围C信息安全要求和安全目的D风险和使命

单选题国家标准()规定了对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状况进行安全测试评估的要求AGB/T 25070-2010《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BGB/T 22239-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CGB/T 28448-2012《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DGB/T 25058-2010《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

单选题在信息系统安全工程中,()是信息系统安全工程中的第一项活动A发掘信息保护需求B定义信息系统安全要求C设计系统体系结构D评估信息保护系统的有效性

单选题安全防范需求调查主要是为安防系统设计时进行()和确定安全需求收集基础数据。A风险评估B信息评估C数据评估D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