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29岁,经常咳嗽、胸痛,反复出现气胸。胸部HRCT显示两肺弥漫性分布的薄壁小囊状病变,肺大泡;头颅CT未见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A、哮喘B、系统性红斑狼疮C、COPDD、肺朗格汉斯细胞增生症E、淋巴管肌瘤病确诊最需要的检查项目是A、肺活检B、腹部磁共振C、头颅磁共振D、肺功能E、腹部B超

患者女,29岁,经常咳嗽、胸痛,反复出现气胸。胸部HRCT显示两肺弥漫性分布的薄壁小囊状病变,肺大泡;头颅CT未见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A、哮喘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COPD

D、肺朗格汉斯细胞增生症

E、淋巴管肌瘤病

确诊最需要的检查项目是A、肺活检

B、腹部磁共振

C、头颅磁共振

D、肺功能

E、腹部B超


相关考题:

患者女,46岁,间断咳嗽2个月,活动时憋气,胸部X线片未发现明显异常。为进一步明确诊断,目前应采用的检查方法包括A、询问患者是否曾做过胸部CT检查B、肺功能检查C、透视D、胸部CTE、胸部MRIF、胸部DSAG、PET/CTH、支气管镜检查可能诊断是(提示 患者从未做过胸部CT,本次胸部CT检查显示两肺广泛小圆形低密度影。)A、小叶中心型肺气肿B、特发性间质纤维化C、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D、淋巴管平滑肌瘤病E、转移瘤F、结节病G、空洞型肺结核H、肺泡蛋白沉积症最可能的诊断是(提示 HRCT显示两肺广泛小薄壁囊状影,囊状影之间为相对正常的肺组织结构,呈弥漫性分布,无上下肺野分布差别。)A、小叶中心型肺气肿B、特发性间质纤维化C、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XD、淋巴管平滑肌瘤病E、支气管扩张F、卡氏肺孢子菌肺炎G、淋巴型间质性肺炎H、空洞型肺结核

淋巴管肌瘤病胸部HRCT的特征性表现为 A、两肺弥漫性分布的薄壁小囊状病变B、小叶中央型肺气肿C、肺间质纤维化D、肺实变E、粟粒状结节影

淋巴管肌瘤病胸部HRCT的特征性表现为()A两肺弥漫性分布的薄壁小囊状病变B小叶中央型肺气肿C肺间质纤维化D肺实变E粟粒状结节影

患者女,46岁,间断咳嗽2个月,活动时憋气,胸部X线片未发现明显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提示:HRCT显示两肺广泛小薄壁囊状影,囊状影之间为相对正常的肺组织结构,呈弥漫性分布,无上下肺野分布差别。)A小叶中心型肺气肿B特发性间质纤维化C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XD淋巴管平滑肌瘤病E支气管扩张F卡氏肺孢子菌肺炎

患者男,25岁,反复咳嗽、咳痰、发热1个月余,有吸烟史7年。抗炎治疗无效。查体: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辅助检查:白细胞11.4×106、中性粒细胞0.763%、血沉:31mm/h,其他均(-)。HRCT:两上、中肺可见弥漫性分布的小囊腔及结节影,纵隔淋巴结不大,血管前间隙可见软组织肿块影,胸片提示出现气胸。 确诊还需做的检查是()A支气管肺泡灌洗BPPD皮试C开胸肺活检D纤维支气管镜检查E肺功能

患者女,29岁,经常咳嗽、胸痛,反复出现气胸。胸部HRCT显示两肺弥漫性分布的薄壁小囊状病变,肺大泡;头颅CT未见异常。 确诊最需要的检查项目是()A肺活检B腹部磁共振C头颅磁共振D肺功能E腹部B超

患者女,46岁,间断咳嗽2个月,活动时憋气,胸部X线片未发现明显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提示HRCT显示两肺广泛小薄壁囊状影,囊状影之间为相对正常的肺组织结构,呈弥漫性分布,无上下肺野分布差别。)A小叶中心型肺气肿B特发性间质纤维化C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XD淋巴管平滑肌瘤病E支气管扩张F卡氏肺孢子菌肺炎G淋巴型间质性肺炎H空洞型肺结核

淋巴管肌瘤病胸部HRCT的特征性表现为()。A两肺弥漫性分布的薄壁小囊状病变B小叶中央型肺气肿C肺间质纤维化D肺实变E粟粒状结节影

患者女,29岁,经常咳嗽、胸痛,反复出现气胸。胸部HRCT显示两肺弥漫性分布的薄壁小囊状病变,肺大泡;头颅CT未见异常。确诊最需要的检查项目是()。A肺活检B腹部磁共振C头颅磁共振D肺功能E腹部B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