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基线胆固醇水平非常高,降脂难以达到目标值,则可将non-HDL-C和LDL-C水平下降多少以上作为替代目标?( ) A.30%B.40%C.50%D.60%

如果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基线胆固醇水平非常高,降脂难以达到目标值,则可将non-HDL-C和LDL-C水平下降多少以上作为替代目标?( )

A.30%

B.40%

C.50%

D.60%


相关考题:

2016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血脂异常治疗原则,不正确的是() A、临床上应根据个体血脂的高低,决定是否启动药物调脂治疗B、将降低LDL-C水平作为防控ASCVD危险的首要干预靶点C、调脂治疗需设定目标值D、LDL-C基线值较高不能达目标值者,LDL-C至少降低50%E、临床调脂达标,首选他汀类调脂药物

以下关于缺血性脑卒中和TIA血压管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A.既往未接受降压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发病数天后如果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应启动降压治疗B、降压药物种类和剂量的选择以及降压目标值应个体化C、病情稳定的脑卒中患者降压目标为D、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且长期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如果没有绝对禁忌,发病后数天应重新启动降压治疗

伴有多种危险因素的缺血性脑卒中和TIA患者,目标值是控制LDL-C水平降至() A、降幅小于40%B、降幅等于40%C、大于2.07mmol/LD、小于2.07mmol/L

关于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的二级预防管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于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导致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推荐收缩压将至130mmHg以下B.对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当LDL-C下降≥50%或LDL-C≤1.8mmol/L时,二级预防更为有效C.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发病后均应接受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监测D.对于ESSEN评分≥3分的患者,应用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脑卒中复发时阿司匹林优于氯吡格雷E.伴有心房颤动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应根据缺血的严重程度和出血转化的风险选择抗凝时机

以下哪些情况推荐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或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治疗?( ) A.近期发生TIA或6个月内发生缺血性卒中合并同侧颈动脉颅外段严重狭窄,预计围手术期死亡和卒中复发>6%B.近期发生TIA或6个月内发生缺血性卒中合并同侧颈动脉颅外段严重狭窄,预计围手术期死亡和卒中复发C.近期发生TIA或6个月内发生缺血性卒中合并同侧颈动脉颅外段中度狭窄,预计围手术期死亡和卒中复发>6%D.近期发生TIA或6个月内发生缺血性卒中合并同侧颈动脉颅外段中度狭窄,预计围手术期死亡和卒中复发

关于伴有卵圆孔未闭(PFO)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的二级预防,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伴有PFO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如无法接受抗凝治疗,可予抗血小板治疗B.PFO伴有静脉源性栓塞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推荐抗凝治疗C.PFO伴有静脉源性栓塞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存在抗凝禁忌时,可考虑放置下腔静脉过滤器D.PFO不伴深静脉血栓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建议行PFO封堵术E.PFO伴有深静脉血栓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不建议行PFO封堵术

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若近期发生腔隙性卒中,收缩压应控制在多少以下?( ) A.130mmHgB.135mmHgC.140mmHgD.145mmHg

由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狭窄率70%~99%)导致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LDL-C目标值应为多少?( ) A.≤1.8mmol/LB.≤2.6mmol/LC.≤3.37mmol/LD.≤4.12mmol/L

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如果有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病史,应积极控制血糖,HbA1C的治疗目标为多少?( ) A.4~6%B.5~7%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