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5岁。因“头痛1年,头晕呕吐1周,突发意识丧失3小时”来诊。CT示4脑室内占位性病变,内有囊变及钙化。病变可能的性质是A、髓母细胞瘤B、室管膜瘤C、脉络丛乳头状瘤D、脑膜瘤E、急性脑脓肿F、脑囊虫病提示:入院后患者处于持续昏迷状态,病情较重。此时应考虑A、甘露醇控制颅内压B、立即完善术前准备,准备手术C、若出现呼吸、瞳孔变化,可考虑行侧脑室体外引流术D、腰椎穿刺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E、颅脑MRIF、对患儿家属交代病情,争取家属理解与配合提示:术后病理示室管膜瘤。该疾病现有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A、手术切除B、放射治疗C、药物化疗D、免疫治疗E、生物治疗F、基因治疗

患者男性,5岁。因“头痛1年,头晕呕吐1周,突发意识丧失3小时”来诊。CT示4脑室内占位性病变,内有囊变及钙化。病变可能的性质是A、髓母细胞瘤

B、室管膜瘤

C、脉络丛乳头状瘤

D、脑膜瘤

E、急性脑脓肿

F、脑囊虫病

提示:入院后患者处于持续昏迷状态,病情较重。此时应考虑A、甘露醇控制颅内压

B、立即完善术前准备,准备手术

C、若出现呼吸、瞳孔变化,可考虑行侧脑室体外引流术

D、腰椎穿刺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

E、颅脑MRI

F、对患儿家属交代病情,争取家属理解与配合

提示:术后病理示室管膜瘤。该疾病现有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A、手术切除

B、放射治疗

C、药物化疗

D、免疫治疗

E、生物治疗

F、基因治疗


相关考题:

根据下列内容,回答题。患者男性,69岁,因头痛、头晕、右半身麻木无力2个月,呕吐2日入院。体检:神志清楚,血压正常,眼底视盘模糊不清,视盘水肿。右面部感觉减退,右侧肢体不全瘫,右侧病理反射(+)。头部CT检查发现有颅内占位性病变。应首先考虑的诊断为 查看材料A.慢性硬脑膜下血肿B.脑出血C.颅内肿瘤D.脑脓肿E.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患者,男性,30岁,起病急,头痛、呕吐、意识模糊,脑膜刺激征阳性,CT示脑池内有高密度区,最有可能的诊断是A.蛛网膜下腔出血B.TIAC.脑出血D.脑栓塞E.脑血栓形成

脑囊虫病患者,颅腔MRI示脑室内有占位性病变,临床反复出现突发性体位性剧烈头痛及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对该患者的治疗应用哪一种方案A、小剂量阿苯达唑治疗B、大剂量吡喹酮治疗C、甘露醇加地塞米松脱水治疗D、脑室-腹腔引流术E、颅腔手术摘除脑室内病变

患者男,57岁。突发意识障碍,血压180/110mmHg,头痛,呕吐,出现右侧肢体偏瘫,脑CT示脑内有高密度区。该病处理方法不包括() A.支持治疗B.调控血压C.抗脑水肿D.降颅压E.运动训练

患者男,57岁。突发意识障碍,血压180/110mmHg,头痛,呕吐,出现右侧肢体偏瘫,脑CT示脑内有高密度区。此病常发生的区域为() A.内囊B.基底节C.丘脑D.小脑E.第三脑室

患者男,57岁。突发意识障碍,血压180/110mmHg,头痛,呕吐,出现右侧肢体偏瘫,脑CT示脑内有高密度区。患者诊断为() A.脑出血B.脑血栓C.蛛网膜下腔出血D.脑外伤E.脑血肿

A.蛛网膜下腔出血B.TIAC.脑出血D.脑栓塞E.脑血栓形成患者,男性,30岁,起病急,头痛、呕吐、意识模糊,脑膜刺激征阳性,CT示脑池内有高密度区,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男性,50岁,头痛6个月,用力时加重,多见于清晨及晚间,常伴有恶心,有时呕吐。经CT检查诊断为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压增高,为行手术治疗入院。入院后第3天,因便秘、用力排便,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左侧肢体瘫痪,随即意识丧失。体检:血压155/86mmHg,呼吸16次/分,脉搏55次/分。右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目前的急救护理措施有哪些?

男性,50岁,头痛6个月,用力时加重,多见于清晨及晚间,常伴有恶心,有时呕吐。经CT检查诊断为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压增高,为行手术治疗入院。入院后第3天,因便秘、用力排便,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左侧肢体瘫痪,随即意识丧失。体检:血压155/86mmHg,呼吸16次/分,脉搏55次/分。右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应如何解决此类病人便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