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迫切地需要建设这样一个党,建设这样一个党的主观客观条件也已经大体具备,这件伟大的工程也在进行之中。——摘自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年10月)【材料2】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问题,是要恢复党的战斗力。党应该是一个战斗的队伍,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应该是统一的、有高度觉悟的、有纪律的队伍。……怎样改善党的领导,这个重大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不好好研究这个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坚持不了党的领导,提高不了党的威信。——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材料3】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9年9月)根据上述内容回答 76~77 问题。第 76 题 根据材料分析党的建设的“两个伟大工程”。(1)分析说明“两个伟大工程”的关系。(2)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搞好这个伟大工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材料1】

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迫切地需要建设这样一个党,建设这样一个党的主观客观条件也已经大体具备,这件伟大的工程也在进行之中。

——摘自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年10月)

【材料2】

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问题,是要恢复党的战斗力。党应该是一个战斗的队伍,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应该是统一的、有高度觉悟的、有纪律的队伍。……怎样改善党的领导,这个重大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不好好研究这个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坚持不了党的领导,提高不了党的威信。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材料3】

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9年9月)

根据上述内容回答 76~77 问题。

第 76 题 根据材料分析党的建设的“两个伟大工程”。

(1)分析说明“两个伟大工程”的关系。

(2)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搞好这个伟大工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相关考题:

毛泽东同志在()中,总结党的建设这个居于核心地位的法宝时说: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并称建设这样一个党是一个“伟大的工程”。 A、《战争和战略问题》B、《目前形势和党的任务》C、《(共产党人)发刊词》D、《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把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称之为“伟大的工程”。阐述毛泽东建党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 ______中,把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泛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称之为“伟大的工程”。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B.《论联合政府》C.《论人民民主专政》D.《<共产党人>发刊词》

1939年10月,毛泽东发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该文中被毛泽东豪迈地称之为“伟大的工程”的是( )。A.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B.在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的基础上,不断巩固和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C.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基地,走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D.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人民军队为骨干,发动一场广泛动员人民参与的全民战争

1939年10月,毛泽东发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该文中被毛泽东豪迈地称之为“伟大的工程”的是:A.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B.在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的基础上,不断巩固和扩大人民民主统一C.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基地,走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D.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人民军队为骨干,发动一场广泛动员人民参与的全民战争

1939年10月,毛泽东把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称之为“伟大的工程”,毛泽东提出这一著名论断的著作是(  )A.《反对本本主义》B.《(共产党人)发刊词》C.《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D.《新民主主义论》

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迫切地需要建设这样一个党,建设这样一个党的主观客观条件也已经大体具备,这件伟大的工程也正在进行之中。”这里的“主观条件”主要包括A.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B.工人阶级革命最为彻底性C.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建理论D.中国共产党诞生和成长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阅读下列材料: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明确指出: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迫切地需要建设这样一个党.建设这样一个党的主客观条件也已经大体具备,这件伟大的工程也正在进行之中.”请根据毛泽东这段科学论述,来分析说明建设这项“伟大的工程”的有利条件、特殊困难及其重大意义.

毛泽东指出:“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这种状况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必须放在首位的是( )。A.思想建设B.政治建设C.组织建设D.作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