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输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围术期,血小板计数>100×10/L时,血小板生成减少的患者无须预防性输注血小板,<50×10/L时则需输注B、外科急性大量失血,总量超过自身血容量的30%时可以考虑输注全血C、术中患者出现失血的首要处理不是要立即恢复血红蛋白浓度D、血浆输注不建议用于提高血容量、血浆蛋白浓度和营养支持、改善免疫缺陷状态等的治疗E、尿毒症、高钾血症及酸中毒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时可以考虑输注全血

关于输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围术期,血小板计数>100×10/L时,血小板生成减少的患者无须预防性输注血小板,<50×10/L时则需输注

B、外科急性大量失血,总量超过自身血容量的30%时可以考虑输注全血

C、术中患者出现失血的首要处理不是要立即恢复血红蛋白浓度

D、血浆输注不建议用于提高血容量、血浆蛋白浓度和营养支持、改善免疫缺陷状态等的治疗

E、尿毒症、高钾血症及酸中毒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时可以考虑输注全血


相关考题:

血小板输注的适应症A、对血浆蛋白有过敏反应的患者B、预防性输注C、血小板生成障碍引起的血小板减少D、稀释性血小板减少E、血小板功能异常

输注血小板的适应证()。 A、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9/L伴有严重出血者。B、血小板计数低于30×10^9/L伴有严重出血者。C、血小板功能异常,预防性输注。D、血小板减少性紫癫输注。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内科输血指南中规定血小板输注指征为()。 A、血小板计数50x10^9 /L,一般不需要输注B、血小板计数(20-50)x10^9 /L,根据临床出血情况决定,可考虑输注C、血小板计数5x10^9 /L,应立即输注血小板防止出血D、预防性输注不可滥用,防止产生同种免疫导致输注无效

妊娠期血小板计数小于(),称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 A、100×10^9/LB、100×10^8/LC、100×10^7/LD、100×10^6/L

血小板输注适应证错误的是A、血小板计数>100×10/L,可以不输B、血小板计数/L,应考虑输C、血小板计数是50~100×10/L,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D、术中出现不可控制渗血,血小板输注不受限制E、血小板计数/L,才应立即输血小板

哪些临床指征可进行血小板输注A、不同病因引起的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L伴有严重的出血者B、血小板计数不低、但功能异常所致严重出血者C、大量输血所致的血小板稀释性减少计数低于50×10/L伴有严重出血D、当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L无明显的出血E、对于白血病患者,血小板小于10×10应当输血

下列关于ITP患者的输血治疗,说法正确的是( )。A、ITP多伴有继发贫血,需要多次输注红细胞悬液B、输血小板前静滴免疫球蛋白可延长血小板寿命C、做脾切除术时为防止术中渗血不止可预防性输注血小板D、当血小板计数<50×10/L时,为防止内脏出血,可预防性输注血小板E、血小板输注剂量每次30~40U,间隔2~3天

血液科患者,女,28岁。因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入院,入院查血小板4×10/L,有发热和牙龈出血,给患者输注一个单位机采血小板后,第二天复查血小板6×10/L,牙龈出血症状好转。下列哪项不是判断该患者是否发生了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指标A、输血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B、输血后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输血后血小板平均体积的变化D、血小板回收率E、输血后血小板计数下列哪些因素不会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A、发热B、脾功能亢进C、多次妊娠D、AB型血小板输给其他型患者E、严重感染下述哪项措施不能降低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发生率A、进行预防性的血小板输注B、积极治疗并发症C、输血前进行血小板配型D、用特定波长的紫外线照射血小板后再进行输注E、使用免疫球蛋白降低抗原-抗体的反应强度

【单选题】外科患者输注血小板描述错误的是()A.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输B.血小板计数<50×109/L,必须输注C.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应该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来决定D.如术中出现不可控的渗血,确定血小板的功能低下,输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E.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