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 年北京市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比 1990 年增加( )。A.7.2 个百分点B.8.9 个百分点C.9.5 个百分点D.14.5 个百分点

2000 年北京市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比 1990 年增加( )。

A.7.2 个百分点

B.8.9 个百分点

C.9.5 个百分点

D.14.5 个百分点


相关考题:

2008年北京市7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的比重比2007年多( )个百分点。 A.0.6 B.1.2 C.2.8 D.3.2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2005年我国GDP与美国GDP的比重比2000年提高5.8个百分点B.2005年我国GDP与日本GDP的比重比2000年提高了近一倍C.2005年我国GDP与德国GDP的比重比2000年提高17.4个百分点D.2007年我国GDP与德国GDP的比重比2005年提高18个百分点

2000 年北京市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比 1990 年增加()。A. 7.2 个百分点B. 8.9 个百分点C. 14.5 个百分点D.9.5 个百分点

2008年该地区年龄在16~65岁间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比2007年的高( )。 A.1.2个百分点 B.1.6个百分点 C.1.9百分点 D.2.6个百分点

2008年北京市7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的比重比2007年多()个百分点。A.0.6B.1.2C.2.8D.3.2

2008年北京市7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的比重比2007年多()个百分点。 A.0.6B.1.2C.2.8D.3.2

1949-2008年江苏省城镇人口变化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57年。全省城镇人口由437万人增加到782万人,年均增长7.5%,是总人口年均增长速度(2.2%)的3.43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12.4%迅速上升到1957年的18.7%。第二阶段:1958-1978年。1958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9.5%,1960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高,达到20.62%。1961年起城镇人口总数开始减少,1970年降至最低,城镇人口比重仅相当于1949年的水平,为12.5%。此后开始缓慢回升,1978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13.7%,乡村人口总数为5033.55万人,占总人口的86.3%。20年间,全省城镇人口减少了28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下降5.8个百分点。第三阶段:1979-1989年。这期间,建制镇由1979年的115个增加到1989年的3%个;城镇人口由874万人增加到1366万人,增长了56.1%,年均增长4.55%,城镇人口比重上升6.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61个百分点。第四阶段:1990-1997年。这期间,全省省辖市(地级市)由11个增加到13个,县级市由14个增加到31个,建制镇由522个增加到1018个;城镇人口增长46.2%,年均增长5.58%,城镇人口比重由21.56%提高到29.85%,上升8.2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18个百分点。1997年全省城镇人口达到2133.65万人。第五阶段:1998-2008年。这一阶段,城镇人口由2262.47万人增加到4168.48万人,年均增加190.60万人,增长84.24%,年均增长6.30%,2008年,城镇人口比重比1998年的31.5%多22.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2.28个百分点。 1997年江苏省建制镇数量比1979年多()。A.3.18倍B.5.42倍C.7.85倍D.8.85倍

2004年科技三项费用在总支出的比重和2000年相比:A 增加了约12.3个百分点B 增加了约4.9个百分点C 减少了约6.8个百分点D 减少了约8.8个百分点

2000年北京市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比1990年增加:( )。 A.7.2个百分点B.8.9个百分点C.14.5个百分点D.9.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