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等级为一级的框架结构的底层,柱下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乘以()。 A.增大系数 1.7B.增大系数 1.2C.减小系数 0.9D.减小系数0.8

抗震等级为一级的框架结构的底层,柱下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乘以()。

A.增大系数 1.7

B.增大系数 1.2

C.减小系数 0.9

D.减小系数0.8


相关考题:

假定,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框架底层角柱上端截面考虑地震作用并经强柱弱梁调整后组合的弯矩设计值(顺时针方向)为180kN·m,该角柱下端截面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顺时针方向)为200kN·m,底层柱净高为3m。试问,该柱的剪力设计值V(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作答。A.165B.181C.194D.229

某7度抗震设防的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地上10层,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首层某边柱的截面尺寸为600mmx600mm,柱顶梁截面尺寸均为300mmx600mm。考虑地震作用组合时,按规程调整后的该柱上、下端相同时针方向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为较大值)分别为,柱轴力设计值N=1905kN (受压),柱剪力计算值为V=425kN,Hn=5m。试问,该柱剪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 425 (B) 505 (C) 534(D) 585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柱距均为8.4m。由于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且有错层,设计时拟设置防震缝,并在缝两侧设置抗撞墙,如下图所示。已知:该房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A栋房屋高度为21m,B栋房屋高度为27m。已知:A 栋房屋的抗震等级为二级,A栋底层中柱KZ1的柱净高Hn=2.5m柱上节点梁端截面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柱下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反弯点在柱层高范围内,柱轴压比为0.5 。试问,为 实现“强柱弱梁”及“强剪弱弯”,按规范调整后该柱的组合剪力设计值 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1.柱上节点上、下柱端的弯矩设计值按平均分配。A.390 B.430 C.470 D.530

抗震等级为一级的框架结构的底层,柱下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乘以( )。A.增大系数1.5B.增大系数1.2C.减小系数0.9D.减小系数0.8

某六层办公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其中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该办公楼某框架底层角柱,净高4.85m,轴压比不小于0.15。柱上端截面考虑弯矩增大系数的组合弯矩设计值;柱下端截面在永久荷载、活荷载、地震作周下的弯矩标准值分别为1. 5kN * m、0. 6kN * m、± 115kN * m。试问,该底层角柱剪力设计值F (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 59 (B) 65 (C) 73 (D) 80

假定,该框架边柱底层柱下端截面(基础顶面)有地震作用组合未经调整的弯矩设计值为320kN·m,底层柱上端截面有地震作用组合并经调整后的弯矩设计值为312kN·m,柱反弯点在柱层高范围内。试问,该柱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设计值Vc(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按《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 149—2006)作答。A.185B.222C.266D.290

一多层框架房屋,其抗震等级为三级,其底层某柱下端截面在恒载、活载、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弯矩标准值分别为34.6kNm、20kNm和116.6kNm。则底层柱下端截面最大弯矩设计值为何项A.44.6kNmB.205.1kNmC.266.6kNmD.301.2kNm

抗震等级为一级的框架结构的底层,柱下端截面的组合弯矩设计值应乘以()A.增大系数1.7B.增大系数1.5C.减小系数0.9D.减小系数0.8

2、抗震等级为一级的框架结构的底层,柱下端截面的组合弯矩设计值应乘以()A.增大系数1.7B.增大系数1.5C.减小系数0.9D.减小系数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