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将一工艺品寄存乙处。2008年2月10日,乙告知甲寄存的工艺品丢失。2008年8月2日乙找到了丢失的工艺品并将其归还给甲,甲发现工艺品损毁严重。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甲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问为( )。A.自2008年2月10日至2009年2月10日B.自2008年8月2 日至2009年8月2日C.自2008年2月10日至2010年2月10日D.自2008年8月2 日至2010年8月2日

甲将一工艺品寄存乙处。2008年2月10日,乙告知甲寄存的工艺品丢失。2008年8月2日乙找到了丢失的工艺品并将其归还给甲,甲发现工艺品损毁严重。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甲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问为( )。

A.自2008年2月10日至2009年2月10日

B.自2008年8月2 日至2009年8月2日

C.自2008年2月10日至2010年2月10日

D.自2008年8月2 日至2010年8月2日


相关考题:

下列情形中,诉讼时效为一年的是( )。A.甲将皮箱寄存在火车站寄存处,皮箱被寄存处丢失B.甲将乙的皮衣撕破后拒不赔偿C.甲故意在公开场合辱骂乙并拒不赔礼道歉D.甲从乙处借人民币2000元,到期后甲仍拖延不还

甲将一工艺品寄存乙处。2005年2月10日,乙告知甲寄存的工艺品丢失。2005年8月2日,乙找到了丢失的工艺品并将其归还给甲,甲发现工艺品损毁严重。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甲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A.自2005年2月10日至2006年2月10日B.自2005年8月2日至2006年8月2日C.自2005年2月10日至2006年2月10日D.自2005年8月2日至2006年8月2日

甲将一工艺品寄存乙处。2003年2月10日,乙告知甲寄存的工艺品丢失。2003年8月2日,乙找到了丢失的工艺品并将其归还给甲,甲发现工艺品损毁严重。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甲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 )。A.自2003年2月10日至2004年2月10日B.自2003年8月2日至2004年8月2日C.自2003年2月10日至2005年2月10日D.自2003年8月2日至2005年8月2日

甲将一工艺品寄存乙处。2010年2月10日,乙告知甲寄存的工艺品丢失。2010年8月2日,乙找到了丢失的工艺品并将其归还给甲,甲发现工艺品损毁严重。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甲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A.自2010年2月10日至2011年2月10日B.自2010年8月2日至2011年8月2日C.自2010年2月10日至2012年2月10日D.自2010年8月2日至2012年8月2日

甲将一工艺品寄存乙处。2006年2月10日,乙告知甲寄存的工艺品丢失。2006年8月2日,乙找到了丢失的工艺品并将其归还给甲,甲发现工艺品损毁严重。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甲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A.自2006年2月10日至2007年2月10日B.自2006年8月2日至2007年8月2日C.自 2006年2月10日至2008年2月10日D.自 2006年8月2日至 2008年8月2日

甲将一工艺品寄存乙处。2007年2月10日,乙告知甲寄存的工艺品丢失。2007年8月2日,乙找到了丢失的工艺品并将其归还给甲,甲发现工艺品损毁严重。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甲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问为( )。A.自2007年2月10目至2008年2月10目B.自2007年2月10日至2009年2月10日C.自2007年8月2日至2008年8月2日D.自2007年8月2日至2009年8月2日

甲将一工艺品寄存乙处。2003年2月10日,乙告知甲寄存的工艺品丢失。2003年8月2日,乙找到了丢失的工艺品并将其归还给甲,甲发现工艺品损毁严重。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甲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A.自2003年2月10日至2004年2月10日B.自2003年8月2日至2004年8月2日C.自 2003年2月10日至2005年2月10日D.自 2003年8月2日至 2005年8月2日

下列情形中,诉讼时效为1年的是()。A甲将皮箱寄存在火车站寄存处,皮箱被寄存处丢失B.甲将乙的皮衣撕破后拒不赔偿C.甲故意在公开场合辱骂乙并拒不赔礼道歉D.甲从乙处借人民币2000元,到期后甲仍拖延不还

某商店进了5件工艺品甲和4件工艺品乙。如将甲加价110%,乙加价90%出售,利润为302元;如将乙加价110%,甲加价90%出售,利润为298元。则甲的进价为每件多少元?A.14B.32C.35D.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