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4岁。2年前头颅CT检查发现额叶胶质瘤,行手术切除,未留后遗症。两个月后患者出现情绪低落,时有情绪不稳,活动减少,消极悲观,应用抗抑郁剂治疗2天后患者出现嗜睡、进食后出现恶心呕吐,以下处理措施中不恰当的是:A、检查患者的意识状况B、对患者进行全面仔细的体检C、向家属询问既往是否出现过类似情况及所吃食物来源,进行呕吐物的检测D、行头颅CT检查E、大量补液,对症支持治疗

患者男,34岁。2年前头颅CT检查发现额叶胶质瘤,行手术切除,未留后遗症。两个月后患者出现情绪低落,时有情绪不稳,活动减少,消极悲观,应用抗抑郁剂治疗2天后患者出现嗜睡、进食后出现恶心呕吐,以下处理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A、检查患者的意识状况

B、对患者进行全面仔细的体检

C、向家属询问既往是否出现过类似情况及所吃食物来源,进行呕吐物的检测

D、行头颅CT检查

E、大量补液,对症支持治疗


相关考题:

患者,男,46岁,头痛1年,呕吐2次入院,临床上怀疑脑肿瘤,患者10年前曾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为A、头颅超声B、头颅CT平扫+增强扫描C、头颅CT平扫D、头颅MRIE、PET

患者女,27岁。反复发作性肢体抽搐10年。查体:神志清。右侧肢体肌力5级。头颅CT检查提示右侧额叶前部皮质呈双轨征钙化病变,大小约2cm×4cm×3cm。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提示右侧额叶动静脉畸形,大小约2cm×4cm×3cm,引流入上矢状窦。根据患者情况,最适宜的治疗方案是A、手术切除动静脉畸形B、放疗C、药物抗癫痫+放疗D、手术切除动静脉畸形+抗癫痫药物E、抗癫痫药物

患者,女,61岁。反复肢体抽搐发作1个月,头痛、呕吐3天,无发热。5年前曾行右乳腺癌切除术。头颅CT示右额叶有结节样强化灶伴大片低密度影。有明显占位效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脑转移瘤B、脑梗死C、脑膜瘤D、脑炎E、脑胶质瘤

患者,男性,46岁,头痛1年,呕吐2次入院,临床上怀疑脑肿瘤,患者10年前曾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为A、头颅超声B、头颅CT平扫+增强扫描C、头颅CT平扫D、PETE、头颅MRI

女性,27岁。反复发作性肢体抽搐10年。查体:神志清。右侧肢体肌力Ⅴ级。头颅CT检查提示右侧额叶前部皮质呈"双轨征"钙化病变,大小约2cm×4cm×3cm。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提示右侧额叶动静脉畸形,大小约2cm×4cm×3cm,引流入上矢状窦。根据患者情况,最适宜的治疗力案是A、手术彻底切除动静脉畸形B、放疗C、药物抗癫痫+放疗D、手术彻底切除动静脉畸形+药物抗癫痫E、药物抗癫痫

患者,男,34岁,2年前头颅CT检查发现额叶胶质瘤,行手术切除,未留后遗症。两个月后患者出现情绪低落,时有情绪不稳,活动减少,消极悲观,应用抗抑郁剂治疗2天后患者出现嗜睡、进食后出现恶心呕吐,以下处理措施中不恰当的是A.检查患者的意识状况B.对患者进行全面仔细的体检C.向患者询问既往是否出现过类似情况及所吃食物来源,进行呕吐物的检测D.行头颅CT检查E.大量补液,对症支持治疗

患者,女,61岁。反复肢体抽搐发作1个月,头痛、呕吐3天,无发热。5年前曾行右乳腺癌切除术。头颅CT示右额叶有结节样强化灶伴大片低密度影。有明显占位效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脑转移瘤B.脑梗死C.脑膜瘤D.脑炎E.脑胶质瘤

患者,男,52岁。近半年来发现站立时阴囊出现梨形肿块,平卧时可消失,局部检查发现外环扩大,手指压迫内环处,站立咳嗽,肿块不再出现,拟诊腹外疝,准备手术治疗,患者慢性便秘多年,5年前因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该患者腹外疝属于()。A.斜疝B.直疝C.股疝D.脐疝E.切口疝

患者男,52岁,近半年来发现站立时阴囊出现梨形肿块,平卧时消失。局部检查发现外环扩大,手指压迫内环处,站立咳嗽,肿块不再出现,拟诊腹外疝,准备手术治疗。患者慢性便秘多年,5年前因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该患者腹外疝属于A.斜疝B.直疝C.股疝D.脐疝E.切口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