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2004年至2008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总数逐年上升B.2008年相较上一年,我国城镇人员的就业率上升了C.2004年至2008年,我国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员逐年增加D.2007年相比2006年,我国从事第三产业的城镇就业人员有可能减少了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2004年至2008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总数逐年上升

B.2008年相较上一年,我国城镇人员的就业率上升了

C.2004年至2008年,我国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员逐年增加

D.2007年相比2006年,我国从事第三产业的城镇就业人员有可能减少了


相关考题:

下列说法与资料不相符的是( )。A.2004—2008年,全国就业人员数量年均增长率约为0.8%B.2008年和2004年相比城镇就业人数约增长了3734万人C.第一产业依然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重要产业D.2007年比2005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产业构成百分比减少4%,绝对量减少3033万人

关于我国城市居民的低保状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2008年,我国城市居民中最低生活保障人员中的失业人员比重超过了40%B.2008年,在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员中,失业人员约为就业人员的两倍C.2008年,有316.7万城市老年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占城市老年人总数的13.6%D.1999年至2008年间,城市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没有实现逐年增长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2004年到2008年货物出口额年均增长量超过2000亿美元B.2004年到200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逐年上升C.2004年到200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的增幅逐年减小D.2005年到2008年间,2005年的进出口总额的增量最小

关于我国城市居民的低保状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2008年,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中失业的人员比重超过了40%B.2008年,在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员中,失业人员约为就业人员的两倍C.2008年,有316.7万城市老年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占城市老年人总数的13.6%D.1999年至2008年间,城市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没有实现逐年增长

下列说法与资料不相符的是( )。A.2004-2008年,全国就业人员数量年均增长率约为0.75%B.2008年和2004年相比城镇就业人数约增长了3734万人C.第一产业依然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重要产业D.2007年比2005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产业构成百分比减少4%,绝对量减少3033万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2004年至2008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总数逐年上升B.2008年相较上一年,我国城镇人员的就业率上升了C.2004年至2008年,我国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员逐年增加D.2007年相比2006年,我国从事第三产业的城镇就业人员有可能减少了

根据上述材料,可以推出( )。[1]2008年相较上一年,城镇就业人员在全国就业人员中的比重是上升的[2]2006年,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约为2.46亿人[3]2008年,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多于城镇就业人数

关于我国城市居民的低保状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2008年,我国城市居民中最低生活保障人员中的失业人员比重超过了40%B 2008年,在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员中,失业人员约为就业人员的两倍C 2008年,有316.7万城市老年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占城市老年人总数的13.6%D 1999年至2008年间,城市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没有实现逐年增长

据表中资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000年以来,江苏城镇失业人员的年登记就业人数不断增加B.2000年以来,江苏城镇年末尚有登记失业人数逐年增加C.2003年以来,江苏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有回落趋势D.总体上说,江苏城镇年末尚有登记失业人数有不断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