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甲、乙、丙私下协商,由丙以自己所有的10辆货车设定抵押的行为是否符合规定?说明理由。

经甲、乙、丙私下协商,由丙以自己所有的10辆货车设定抵押的行为是否符合规定?说明理由。


相关考题:

甲为债权人,乙为债务人,丙以自己所有的机器设备为乙的债务设定了抵押,债务到期后,乙没有偿还债务,甲如果要行使抵押权,应当以谁为被告?( )A.可单独以乙为被告,判决中直接判处丙承担责任B.可以以乙丙作为共同被告,也可以直接以丙作为被告C.应当以乙丙为共同被告D.应当单独以丙为被告

甲经营需十七万元进货款,经协商,乙同意借给甲十七万元,借款期六个月,但要甲提供借款抵押。甲的好朋友丙愿以自己的房产作为甲的借款抵押物,并与乙签订了以房屋作为借款抵押物的合同,但未进行登记。由于经营不善,六个月期满甲无钱归还借款,乙持借款抵押合同找到丙,要求丙按合同履行,丙认为借款人是甲,与己无关。无奈,乙将丙告上法庭,要求法院判决丙承担抵押担保责任。问:丙是否应该承担抵押担保责任?

甲经营需十七万元进货款,经协商,乙同意借给甲十七万元,借款期六个月,但要甲提供借款抵押。甲的好朋友丙愿以自己的房产作为甲的借款抵押物,并与乙签订了以房屋作为借款抵押物的合同,但未进行登记。由于经营不善,六个月期满甲无钱归还借款,乙持借款抵押合同找到丙,要求丙按合同履行,丙认为借款人是甲,与己无关。无奈,乙将丙告上法庭,要求法院判决丙承担抵押担保责任。(1)丙是否应该承担抵押担保责任?(2)丙是否是担保人?从担保人角度而言,他是否应承担担保责任??

2004年1月1日,甲国有企业(以下简称“甲企业”)向乙银行贷款1000万元,贷款期限为6个月。甲企业以其办公楼设定抵押,并依法办理了抵押登记手续。经查,该办公楼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是甲企业通过转让方式取得的,但甲企业以办公楼设定抵押时未经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准。2004年4月1日,甲企业以2000万元的价格将其办公楼转让给丙企业。在转让过程中,甲企业未通知乙银行,也没有告知丙企业办公楼已经抵押的情况。2004年7月1日,甲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要求: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甲企业以办公楼设定的抵押是否有效?并说明理由。(2)甲企业以办公楼设定抵押时,抵押登记部门是什么?(3)甲企业将办公楼转让给丙企业的行为是否符合规定?并说明理由。(4)甲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乙银行能否行使抵押权?并说明理由。(5)在抵押合同中,如果当事人未约定抵押担保的范围,请问抵押担保的范围包括哪些?(6)对于办公楼的拍卖价款,如果当事人没有约定的,简述其清偿顺序。

甲向乙借款5万元,并约定以自己的一颗价值10万元的钻石设定抵押担保,双方于4月9日签订了抵押合同。8月9日,甲又向丙借款5万元,同样以该钻石设定抵押担保,经丙要求,双方于8月10日签订了抵押合同,并于8月11日到当地的公证部门办理了抵押登记。后因甲无力还款,经拍卖该钻石,得款7万元。就该7万元如何偿还乙、丙的债权,发生争议。问: (1)甲、丙之间的抵押合同是否有效? (2)本案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甲企业与乙银行签订借款合同,借款合同约定:甲企业向乙银行借款1000万元,借款期限自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甲企业将其现有的以及将有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一并抵押给乙银行,双方于2018年1月1日签订了书面抵押合同,并于2018年1月10日办理了抵押登记。此外,应甲企业的要求,张某单方以书面形式向乙银行出具了保证书,乙银行接受且未提出异议。在张某出具的保证书中,未约定保证方式以及承担担保责任的顺序。借款期限届满后,甲企业拒绝还本付息。乙银行经调查发现:(1)2018年10月,甲企业未经乙银行同意,将一台生产设备以市场价格40万元出卖给丙公司,丙公司已经付款,甲企业已经将其交付给丙公司;(2)2018年12月,甲企业另有一台价值50万元的生产设备被送至丁公司修理,但因甲企业之前欠丁公司80万元的原材料款项,该生产设备被丁公司留置。乙银行要求张某承担保证责任,张某则主张:该债权既有保证担保,又有甲企业的抵押担保,乙银行应首先行使抵押权。乙银行就丙公司所购买的生产设备主张行使抵押权,被丙公司拒绝。乙银行就丁公司所留置的生产设备主张行使抵押权,丁公司则认为自己的留置权优先于乙银行的抵押权。要求: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1)乙银行的抵押权何时设立?并说明理由。(2)乙银行与张某之间的保证关系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3)张某应当承担连带保证责任还是一般保证责任?并说明理由。(4)张某提出乙银行应首先实现抵押权的主张是否符合规定?并说明理由。(5)乙银行是否有权向丙公司就其购买的生产设备主张抵押权?并说明理由。(6)丁公司是否有权就甲企业的生产设备行使留置权?并说明理由。(7)丁公司提出其留置权优先于乙银行抵押权的主张是否符合规定?并说明理由。

(2015年)  2015年3月2日,甲将其生产的一批价值30万元的设备寄存于乙的仓库,寄存期截至2015年4月30日。3月5日,甲将该批设备抵押给债权人A公司,双方签订了书面抵押合同,但未办理抵押登记。  3月9日,乙向丙谎称该批设备属于自己,以35万元的价格将该批设备卖给丙;事后,不知情的丙全额付款取走设备。3月16日,丙将该批设备以40万元的价格卖给丁。3月20日,丙交付设备,丁向丙付款。  3月25日,A公司对甲的债权到期,甲无力偿还,A公司主张就该批设备行使抵押权。此时,甲才得知乙已将该批设备出卖给丙,甲要求乙承担违约责任未遂,遂要求丙返还设备。丙告知已将设备转卖给丁。甲要求丁返还设备,A公司则向丁主张就该设备行使抵押权,均遭丁拒绝。  4月8日,丁发现该批设备存在严重质量瑕疵,无法投入使用,遂主张解除与丙之间的买卖合同,并要求丙赔偿损失,丙以该质量瑕疵在乙向其交付设备时已经存在为由予以拒绝,丁要求乙对自己承担违约责任。  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丙是否取得了从乙处购买的设备的所有权?并说明理由。(2)甲是否有权要求丁返还设备?并说明理由。(3)A公司能否就设备行使抵押权?并说明理由。(4)丁是否有权解除与丙之间的买卖合同?并说明理由。(5)丁是否有权要求乙承担违约责任?并说明理由。(6)对于甲的损失,谁是赔偿义务人?并说明理由。

2009年5月10日,甲以自己的土地使用权为乙设定抵押,书面订立了抵押合同,但未办理抵押登记。6月10日,甲又以该土地使用权为债权人丙设定抵押,书面订立了抵押合同,并办理了抵押登记。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丙可对该房屋行使抵押权B.甲与乙之间的抵押合同已生效C.甲与乙之间的抵押合同是无效的,乙不得依据合同要求甲赔偿自己的损失D.乙可以要求甲赔偿自己所遭受的损失

甲有一幅名贵字画,乙对此字画十分欣赏,经多次协商,双方达成协议,由乙出高价购买此画。双方约定乙分期交付价款,待价款完全支付完毕后再把该字画交给乙。不久,丙也看中此字画,甲并未告知丙此字画已被乙购买的事实,将此字画以更高的价格卖给了丙,并将画交付给丙,乙得知后,坚持要求甲交付约定的字画。问:是否应当支持乙的要求?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