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图书借阅管理数据库要求提供下面服务:1)可以随时查询书库中现有书籍的品种、数量与存放位置。所有各类书籍由书号唯一标识。2)可以随时查询书籍借还情况。包括借阅人单位、姓名、借书证号、借书日期和还书日期;并有以下规定:任何人可借多种书,任何一种书可为多个人所借,借书证号具有唯一性。3)若有需要时,可以通过数据库中保存的出版社的电报编号、电话、邮编及地址等信息向有关书籍的出版社增购有关书籍。并有以下规定:一个出版社可出版多种书籍,同一本书仅为一个出版社出版。出版社名具有唯一性。根据以上假设,试作出如下设计:1)构造满足需求的E—R图;转换为等价的关系模型结构,并指出每一个关系模式的关键字;2)考察各关系模式的规范化程度,使其达到3NF。

一个图书借阅管理数据库要求提供下面服务:

1)可以随时查询书库中现有书籍的品种、数量与存放位置。所有各类书籍由书号唯一标

识。

2)可以随时查询书籍借还情况。包括借阅人单位、姓名、借书证号、借书日期和还书日

期;并有以下规定:任何人可借多种书,任何一种书可为多个人所借,借书证号具有唯一性。

3)若有需要时,可以通过数据库中保存的出版社的电报编号、电话、邮编及地址等信息向有关书籍的出版社增购有关书籍。并有以下规定:一个出版社可出版多种书籍,同一本书仅为一个出版社出版。出版社名具有唯一性。

根据以上假设,试作出如下设计:

1)构造满足需求的E—R图;转换为等价的关系模型结构,并指出每一个关系模式的关键字;

2)考察各关系模式的规范化程度,使其达到3NF。


相关考题:

一个图书管理数据库有这样的描连:一个图书馆有多本图书,一个学生可以借阅多本图书;而一本图书只能借给一个学生看,那么学生与图书之间的联系属于()。 A、 1:1B、1:mC、m:nD、无关联

对考生文件夹下的数据库“图书借阅”中的表完成如下操作:为表“图书借阅”增加一个字段“姓名”,字段类型为“字符型”,宽度为“8”。编写程序“cx1”完成以下两小题:(1)填写表“图书借阅”的新字段值“姓名”(取自“借书证号”对应的读者信息表的“姓名”字段)。(2)查询表“图书借阅”中“2007年12月30日”的借书记录,并将查询结果输入表“result”中。运行该程序。

对于图书管理数据库,查询0001号借书证的读者姓名和所借图书的书名。下面SQL语句正确的是______。 SELECT 姓名,书名 FROM 借阅,图书,读者 WHERE; 借阅,借书证号=“0001”AND;A.图书.总编号=借阅.总编号AND读者.借书证号=借阅.借书证号B.图书.分类号=借阅.分类号AND读者.借书证号=借阅.借书证号C.读者.总编号=借阅.总编号AND读者.借书证号=借阅.借书证号D.图书.总编号=借阅.总编号AND读者.书名=借阅.书名

对“图书借阅管理”数据库中的表借阅、loans和图书,建立文件名为myf的表单,标题为“图书借阅浏览”,表单上有三个命令按钮“读者借书查询”、“书籍借出查询”和“关闭”。单击“读者借书查询”按钮,查询出02年3月中旬借出的书的所有的读者的“姓名”、“借书证号”和“图书登记号”,同时将查询结果保存在表new中。单击“书籍借出查询”按钮,查询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一书的所有读者的“借书证号”和“借书日期”,结果中含“书名”、“借书证号”和“日期”字段,同时保存在表new2中。单击“关闭”按钮关闭表单。

一个图书管理数据库,有这样的描述:一个图书馆有多本图书,一个学生可以借阅多本图书;而一本图书只能借给一个学生看。那么,学生与图书之间的联系属于()。 A.1:1B.1:MC.M:ND.无关联

在“BOOK.mdb”数据库中有Book、等级、读者、借阅和未借图书五张表。(1)以Book、等级、读者和借阅表为数据源,创建查询“借阅情况”,结果显示读者姓名、书名、出版社和等级名称字段。查询结果如图所示。(2)以Book、等级、读者和借阅表为数据源,创建查询“查询广,查询每个读者已借书的数量和还可以借几本书,结果显示读者姓名(Group by)、已借[借阅]![书ID]之 Count)、可借数量和还可借(还可借=可借数量-已借数量)字段。查询结果如图所示。

对于图书管理数据库,分别求出各个单位当前借阅图书的读者人次。下面的SQL语句正确的是( )。

对于图书管理数据库,查询与“0005”号借书证借有相同书的借书证号。请对下面的 SQL语句填空: SELECT DISTINCT借书证号FROM借阅WHERE总编号; ______

对于图书管理数据库,要查询借阅了两本和两本以上图书的读者姓名和单位,请对下面的SQL语句填空: SELECT 姓名,单位 FROM 图书管理!读者; WHERE 借书证号 IN(SELECT【 】FROM 图书管理!借阅; GROUPBY 借书证号 【 】 COUN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