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31岁,孕29周下楼时右踝扭伤,疼痛4\10,未服药治疗,卧床休息。三天后右踝红,肿,疼痛,不能行走,查体局部汗湿,皮温升高,疼痛超敏。踝部X线末见骨折。该患者的最可能诊断是A、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RPSⅠ)B、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RPSⅡ)C、静脉炎D、痛风E、以上都不正确该患者最合适的治疗是A、物理康复治疗B、泰诺C、利多卡因皮贴D、腰交感阻断E、B和C

患者女性,31岁,孕29周下楼时右踝扭伤,疼痛4\10,未服药治疗,卧床休息。三天后右踝红,肿,疼痛,不能行走,查体局部汗湿,皮温升高,疼痛超敏。踝部X线末见骨折。该患者的最可能诊断是A、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RPSⅠ)

B、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RPSⅡ)

C、静脉炎

D、痛风

E、以上都不正确

该患者最合适的治疗是A、物理康复治疗

B、泰诺

C、利多卡因皮贴

D、腰交感阻断

E、B和C


相关考题:

女,20岁。骑自行车跌倒后感右踝疼痛,不能站立及行走,右外踝肿胀明显,皮下青紫,外踝前下方压痛,轴向冲击痛阴性( )。A.踝关节扭伤B.踝部骨折C.痛风性关节炎D.创伤性关节炎E.骨性关节炎

男,25岁。3个月前右踝扭伤经治疗疼痛基本消失,近一周行走后感右内踝后下方疼痛,并向足底内侧放射,足内侧感觉稍迟钝( )。A.踝管综合征B.踝关节扭伤C.跖腱膜炎D.周围血管病E.痛风性关节炎

男,26岁。踢球后感右踝疼痛,尚可跛行,次日起床后疼痛加重,不能着地,局部肿胀,外踝前下方明显压痛,足内翻检查时疼痛加剧( )。A.踝管综合征B.踝关节扭伤C.跖腱膜炎D.周围血管病E.痛风性关节炎

男,48岁。今天凌晨右踝部突然剧烈疼痛,当即痛醒,右踝活动困难,不能着地,右内踝肿胀,拒按,皮肤温度增高。( )A.踝管综合征B.踝关节扭伤C.跖腱膜炎D.周围血管病E.痛风性关节炎

患者,女性,42岁,走路时不慎扭伤右踝部,即感疼痛伴行走困难,去医院就诊,医生给予右踝石膏托固定。该患者石膏型完全干固需多长时间A.8~12hB.12~24hC.24~48hD.24~72hE.48~72h

患者女性,63岁,因“下楼时不慎扭伤致右外踝部肿胀、疼痛2天”来诊。患者右足部不敢着地,下地后胀痛明显。查体:外踝部压痛(+),距腓前韧带处压痛阳性,内外侧韧带应力试验(-)。X线片:右踝关节未见明显骨折征象。初步诊断为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韧带组成的结构不包括A、 腓骨短肌腱B、 腓跟韧带C、 腓距后韧带D、 腓距前韧带E、 三角韧带治疗方法错误的是A、 制动B、 手术修复C、 冰敷D、 抬高患肢E、 加压包扎X线片示内外踝间隙增宽,提示损伤的组织是A、 三角韧带B、 下胫腓韧带C、 腓距前韧带D、 腓跟韧带E、 腓距后韧带

患者男,21岁,因“右踝部疼痛10小时”来诊。10小时前因打球不慎跌伤右踝,右踝部疼痛。查体:右外踝下方压痛明显,踝关节活动受限,尤其不能内翻;X线片检查无明显异常。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踝关节扭伤B、踝部骨折C、跟骨骨折D、踝部关节脱位E、踝部外侧韧带断裂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A、局部按揉B、拔伸踝关节C、踝部固定D、热敷E、内翻摇动踝关节

患者男,24岁,因“右踝扭伤后疼痛2小时”来诊。患者2小时前因踢球不慎扭伤右踝,现疼痛剧烈,行走困难;局部肿胀不甚、无瘀斑。接诊医师应做的工作包括A、询问相关病史B、相关专科查体C、局部施以按揉等轻柔手法D、局部施以摇晃、拔伸等理筋手法E、申请右踝X线片检查F、申请右踝MRI检查如X线片检查无明显异常,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踝关节扭伤B、踝部骨折C、踝关节脱位D、跟腱损伤E、腓肠肌损伤F、踝管综合征如诊断为踝关节扭伤,接诊医师给予患者的处理措施有A、冷敷B、加压包扎C、嘱其休息D、嘱其抬高患肢E、对症给予镇痛药F、推拿治疗如X线片检查结果为骨折,正确的处理措施是A、冷敷B、加压包扎C、嘱其休息D、手法复位E、对症给予镇痛药F、转诊

女,25岁。下楼梯时扭伤右踝,当即不能站立,右外踝剧痛,活动受限,局部肿胀,外踝前下方压痛明显,踝内翻检查时疼痛加重。本病应考虑的诊断是( )。A、跟腱损伤B、踝关节脱位C、踝部外侧副韧带损伤D、踝部内侧副韧带损伤E、下胫腓韧带损伤外固定治疗踝关节应固定在( )。A、中立位B、背屈位C、跖屈位D、内翻位E、外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