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对于硝酸钾和氯化钠(含少量)的混合物,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就可使硝酸钾析出,而大量的氯化钠仍然留在溶液中,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教师介绍】结晶的方法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制糖工业中,将蔗汁或甜菜汁经除去杂质、过滤、蒸浓、结晶而制得粗糖。粗糖再经溶解、脱色、结晶等操作而得到精制糖。环节三:拓展提高【提出问题】思考怎样除去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学生回答】混合物溶于水,冷却结晶过滤。环节四:小结作业小结:引导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作业:对比过滤与结晶的适用范围、依据原理、主要操作等,列成表格。【答辩题目解析】1.为什么结晶的时候要加热?2.你认为教学设计和教案有什么区别?




因此,对于硝酸钾和氯化钠(含少量)的混合物,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就可使硝酸钾析出,而大量的氯化钠仍然留在溶液中,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教师介绍】结晶的方法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制糖工业中,将蔗汁或甜菜汁经除去杂质、过滤、蒸浓、结晶而制得粗糖。粗糖再经溶解、脱色、结晶等操作而得到精制糖。
环节三:拓展提高
【提出问题】思考怎样除去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
【学生回答】混合物溶于水,冷却结晶过滤。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引导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作业:对比过滤与结晶的适用范围、依据原理、主要操作等,列成表格。



【答辩题目解析】
1.为什么结晶的时候要加热?
2.你认为教学设计和教案有什么区别?


参考解析

解析:1、加热的目的是使混合物完全溶解,然后冷却,观察硝酸钾晶体的析出。再进行过滤,硝酸钾晶体留在滤纸上,氯化钠仍然溶解在滤液里。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因此较高温度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时,部分硝酸钾从溶液里结晶析出。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

2、教学设计:包括教案、学案、评价方式,甚至学生问题的创设、教具的应用等,所有的与教学设计有关的内容都是。所以,教学设计是一个泛化的概念,是准备课。
教案:就是教学的内容文本,是教学设计的最核心的部分。一般地有表格式、课堂实录式、普通文本式等。主要是对教学目标、内容、环节进行备课。是指导老师自己上课用的。也是考察一个教师备课的一个依据。

相关考题:

已知某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差额160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为-100亿美元,误差与遗漏为1o亿美元,则该国储备资产增减额为(  )。A.70亿元B.-70亿美元C.+60亿美元D.+27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