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四则运算-用公式计算》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期末考试结束了,老师想利用Excel尽快将每名学生的总分计算出来,哪位同学们能利用学过的知识,帮助老师用简单的方法快速完成这项工作?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成绩表”。学生:用计算器将各科成绩相加,计算出每名同学的总成绩,再录入。教师:同学们的方法很准确。其实利用Excel中提供的公式功能,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完成计算任务。——引入新课——四则运算-用公式计算。(二)新知探究教师先介绍公式是一种以“=”开头的数学算式,例如,“=B3+100”就是一个公式。Excel规定用+号表示加、用—号表示减、用*号表示乘、用/号表示除。公式中只可以使用小括号,Excel计算公式的值与数学中的运算顺序相同。将没有进行总成绩核算的成绩表发给学生,让大家来计算总分。任务一:公式的输入引导学生练习使用运算符将数学算式变换并输入到Excle中。首先将算式(34+56)×0.2+35÷56在Excel中表示出来。然后在选定单元格中输入公式:=(34+56)*0.2+35/56,再敲回车键。让学生观察单元格中显示的数据。根据学生的操作教师给出评价并进行总结输入公式两种方法:1.在单元格中输入=(34+56)*0.2+35/56。2.在编辑栏中输入=(34+56)*0.2+35/56。输入完成,敲回车键得出结果。任务二:用公式计算引导学生探究,如果公式中要用到其他单元格中的数据,如何快速引用?学生探究后发现,可以在公式中输入用到的单元格的地址。在公式里使用单元格地址时,Excel会自动从地址对应的单元格中取出有关的值进行计算。练一练:计算“学生读书情况”工作表中参与调查的人数。通过练习发现:输入公式时,当前单元格里先显示所输入的公式,敲回车键后,公式立即变成了具体的数值。任务三:计算总人数教师再次提出问题“刚才我们计算的是一个学生的成绩,能不能利用公式计算出咱们班所有同学的成绩呢?”学生操作:在“学生读书情况”工作表的第7行中计算出参与各类图书调查的总人数。(三)巩固提高任务四:修改公式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输入公式如果输错了,该怎么办?通过讨论得出结果,如果有错误的公式,可以利用编辑栏修改。任务五:保存公式并退出Excel。(四)小结作业1.老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一起简单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2.请学生制作自己从三年级到四年级各学科成绩表,并利用公式计算出每学期各科的总分和单学科两学年的总分。【答辩题目解析】1.在Excel中如何输入公式?2.你认为信息技术操作课中是否有必要写板书?

小学信息技术《四则运算-用公式计算》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期末考试结束了,老师想利用Excel尽快将每名学生的总分计算出来,哪位同学们能利用学过的知识,帮助老师用简单的方法快速完成这项工作?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成绩表”。
学生:用计算器将各科成绩相加,计算出每名同学的总成绩,再录入。
教师:同学们的方法很准确。其实利用Excel中提供的公式功能,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完成计算任务。
——引入新课——四则运算-用公式计算。
(二)新知探究
教师先介绍公式是一种以“=”开头的数学算式,例如,“=B3+100”就是一个公式。Excel规定用+号表示加、用—号表示减、用*号表示乘、用/号表示除。公式中只可以使用小括号,Excel计算公式的值与数学中的运算顺序相同。将没有进行总成绩核算的成绩表发给学生,让大家来计算总分。
任务一:公式的输入
引导学生练习使用运算符将数学算式变换并输入到Excle中。首先将算式(34+56)×0.2+35÷56在Excel中表示出来。然后在选定单元格中输入公式:=(34+56)*0.2+35/56,再敲回车键。让学生观察单元格中显示的数据。根据学生的操作教师给出评价并进行总结输入公式两种方法:
1.在单元格中输入=(34+56)*0.2+35/56。
2.在编辑栏中输入=(34+56)*0.2+35/56。
输入完成,敲回车键得出结果。
任务二:用公式计算
引导学生探究,如果公式中要用到其他单元格中的数据,如何快速引用?
学生探究后发现,可以在公式中输入用到的单元格的地址。在公式里使用单元格地址时,Excel会自动从地址对应的单元格中取出有关的值进行计算。
练一练:计算“学生读书情况”工作表中参与调查的人数。
通过练习发现:输入公式时,当前单元格里先显示所输入的公式,敲回车键后,公式立即变成了具体的数值。
任务三:计算总人数
教师再次提出问题“刚才我们计算的是一个学生的成绩,能不能利用公式计算出咱们班所有同学的成绩呢?”
学生操作:在“学生读书情况”工作表的第7行中计算出参与各类图书调查的总人数。
(三)巩固提高
任务四:修改公式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输入公式如果输错了,该怎么办?
通过讨论得出结果,如果有错误的公式,可以利用编辑栏修改。
任务五:保存公式并退出Excel。
(四)小结作业
1.老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一起简单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2.请学生制作自己从三年级到四年级各学科成绩表,并利用公式计算出每学期各科的总分和单学科两学年的总分。



【答辩题目解析】
1.在Excel中如何输入公式?
2.你认为信息技术操作课中是否有必要写板书?


参考解析

解析:1、Excel中输入公式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单元格中直接输入,一种是在编辑栏中输入。无论采用哪种方法输入公式时都要以“=”开头。公式中的运算符号与现实生活的数学符号是有区别的。Excel中用*表示乘法、用“/”表示除法。公式中只可以使用小括号,公式的运算顺序与数学中的运算顺序相同。如果公式中要用到其他单元格中的数据,可以在公式中输入那个单元格的地址。在公式里使用单元格地址时,Excel会自动从地址对应的单元格中取出有关的值进行计算。

2、信息技术操作课当中,多媒体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但好的板书却有着多媒体教学不可替代的教学功能。
第一,操作课多以任务为主,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涉及到操作流程和步骤,在教师演示或合作探究中,学生通过模仿和学习的方式来达成任务,整个过程缺少一定的思考,对这些流程和步骤缺乏理解,也容易忘记。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辅以板书,学生就能够清晰地理出操作步骤,这样便于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消化。
第二,板书是教师教学基本功的重要体现。板书既能体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能说明授课思路,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因此我认为操作课中也有必要配合适当的板书。

相关考题:

数与计算主要包括,整数的认识及四则运算;小数的认识及四则运算;分数的认识及四则运算。()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四则运算仅仅要求会算,对计算速度没有要求。() A、错误B、正确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在小学阶段,加强估算,提倡四则运算中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报表数据之问的勾稽关系用( )表示。A.计算公式B.审核公式C.舍位平衡公式D.日期公式

报表处理系统中,单元值的计算方法一般是用( )来表示的。A.计算公式B.审核公式C.计算表D.日期公式

小学信息技术《计算机的组成》

小学信息技术《访问网站》

小学五年级“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学生需要具备的知识基础是()A、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B、规则物体体积计算公式C、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D、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由于矩法计算偏态系数Cs的公式复杂,所以在统计参数计算中不直接用矩法公式推求Cs值。

在电子数字计算机中()是组成计算机中四则运算最基本的运算单元。

在CAD作业中,对有计算公式的工程线图进行处理的方法有()。A、将计算公式用数表化处理B、将计算公式编写到程序中C、将计算公式用系列化处理D、将计算公式用离散化处理

在能力提升工程中,明确提出建立科学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该体系包括哪些内容()?A、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B、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课程标准C、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南D、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施指南

大柔度杆的临界应力用()公式计算。

计算近交系数可以用什么公式()A、莱特公式B、布莱曼公式C、回归公式D、西格玛公式

用断面法计算土方量比,用体积公式计算的精确。

小学信息技术初步模块内容安排有: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了解计算机各个部件的作用,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认识多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一些应用和()。A、信息技术发展趋势B、认识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责任C、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安排有:信息技术初步认识、操作系统简单介绍、用计算机画画、用计算机作文、网络的简单应用和()。A、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B、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C、用计算机处理数据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基本要求是()?A、 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B、 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C、 应用信息技术支持专业发展D、 应用信息技术提高综合素质

在能力提升工程中,明确提出建立科学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这个能力标准体系不包括以下哪一项内容?()A、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B、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C、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施指南D、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南

正弦量用相量法进行四则运算的条件是()。

单选题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安排有:信息技术初步认识、操作系统简单介绍、用计算机画画、用计算机作文、网络的简单应用和()。A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B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C用计算机处理数据

单选题小学信息技术初步模块内容安排有: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了解计算机各个部件的作用,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认识多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一些应用和()。A信息技术发展趋势B认识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责任C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多选题在能力提升工程中,明确提出建立科学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该体系包括哪些内容()?A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B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课程标准C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南D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施指南

单选题在CAD作业中,对有计算公式的工程线图进行处理的方法有()。A将计算公式用数表化处理B将计算公式编写到程序中C将计算公式用系列化处理D将计算公式用离散化处理

单选题不属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两个标准和一个指南的是()?A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B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C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南D学习能力

填空题径流调节计算的原理是(),用公式表示为()公式的物理意义是()

问答题教学材料:某版本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编排了“认识计算器”一课,教学内容为古今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以及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四则运算。相关情况:授课对象为某乡村小学四年级(1)班的学生,班级人数为40人。请设计一个课堂导入活动并说明设计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