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36岁,反应迟钝、语言笨拙2个月。头部CT示右额叶低密度类圆形占位。为明确诊断首选A.脑电图B.脑血管造影C.脑电地形图D.增强CTE.头部MRI平扫+强化

患者,女性,36岁,反应迟钝、语言笨拙2个月。头部CT示右额叶低密度类圆形占位。为明确诊断首选

A.脑电图
B.脑血管造影
C.脑电地形图
D.增强CT
E.头部MRI平扫+强化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患者,女,61岁。反复肢体抽搐发作1个月,头痛、呕吐3天,无发热。5年前曾行右乳腺癌切除术。头颅CT示右额叶有结节样强化灶伴大片低密度影。有明显占位效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脑转移瘤B、脑梗死C、脑膜瘤D、脑炎E、脑胶质瘤

患者男,41岁。头痛3年。查体:神志清,眼底视乳头水肿。头颅CT提示右侧额叶散在低密度占位性病变。脑脊液囊虫免疫学试验阳性。临床诊断右额叶脑囊虫病,临床类型考虑为A、癫痫型B、脑瘤型C、精神障碍型D、脑膜炎型E、颅内压增高型

患者,女性,18岁。癫痫大发作5个月,每个月发作3次左右。10年前有右侧头部外伤史,当时右额顶部凹陷性骨折,下凹6mm,当时无阳性体征,未手术。此次入院CT示右额顶区有一高密度影,直径5mm,其周围有低密度区,无占位效应。为明确诊断,除CT外,最应进行的检查是A、脑部B超B、MRIC、EEGD、脑血管造影E、腰椎穿刺如上述检查有阳性发现,诊断是A、额叶癫痫,颅骨凹陷骨折B、特发性癫痫,颅骨凹陷骨折C、外伤性癫痫,颅骨凹陷骨折D、颅骨凹陷骨折,继发性癫痫E、颅骨凹陷骨折

如头部CT检查示:右顶叶及双额叶多发小圆低密度灶,血及脑脊液囊虫抗体阳性。则该患者应诊断为A.特发性部分性发作B.症状性部分性发作C.癫癎持续状态D.状态关联性癫痫E.隐源性部分性癫痫

男性,65岁,2个月前有头部外伤史,现出现头痛,CT示右额颞顶新月状低密度影像,诊断为A.脑内血肿B.高血压脑出血C.急性硬膜外血肿D.急性硬膜下血肿E.慢性硬膜下血肿

男性患者,40岁,病程4个月,右侧肢体无力发病,逐渐出现头痛和语言笨拙,入院检查眼底视盘水肿,不完全运动性失语,右上下肢肌力4级,右下肢病理征 (+)。考虑病变部位是A、右额叶B、左额叶C、右顶叶D、左顶叶E、右小脑

女性患者,18岁,9d前出现发热,最高达 39.8℃,逐渐出现反应迟钝,意识不清,出现癫癎大发作3次,头部MRI示双侧颞叶局灶性出血性脑软化灶,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应首选以下哪项检查A.肌电图B.脑电图C.头部CTD.TCDE.腰穿

(69--70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18岁。癫痫大发作5个月,每个月发作3次左右。10年前有右侧头部外伤史,当时右额顶部凹陷性骨折,下凹6mm,当时无阳性体征,未手术。此次入院CT示右额顶区有一高密度影,直径5mm,其周围有低密度区,无占位效应。为明确诊断,除CT外,最应进行的检查是A.脑部B超B.NRUC.EEGD.脑血管造影E.腰椎穿刺

患者,男性,55岁。头痛3个月,多见于清晨,常出现癫痫发作,经检查诊断为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压增高,拟行开颅手术。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A.脑血管造影B.头部CT或MRIC.脑超声D.腰穿E.胸部CT

女性,36岁,反应迟钝、语言笨拙2月,头部CT示右额叶低密度类圆形占位,为明确诊断首选A.脑电地形图B.增强CTC.脑电图D.头部MRI平扫十强化E.脑血管造影

女性患者,60岁,心房纤颤史5年,彩超提示房间隔占位,CT示房间隔见一椭圆形低密度影,CT值约为一300HU,边缘清楚,首先考虑为( )A血栓B淀粉样变C脂肪瘤D房间隔缺损E心脏转移瘤

女,54岁,头痛4年。查体未见明显异常。CT平扫示右额叶大脑镰旁有一宽基底囊状低密度影,周边有轻度水肿带,考虑为颅内占位。术后镜检如图所示:瘤细胞呈大小不等同心圆状漩涡状排列。正确的诊断为()A、右额叶髓母细胞瘤B、右额叶星形细胞瘤C、右额叶室管膜瘤D、右额叶脑膜瘤E、右额叶脑脓肿

患者,女性,18岁。癫痫大发作5个月,每个月发作3次左右。10年前有右侧头部外伤史,当时右额顶部凹陷性骨折,下凹6mm,当时无阳性体征,未手术。此次入院CT示右额顶区有一高密度影,直径5mm,其周围有低密度区,无占位效应。为明确诊断,除CT外,最应进行的检查是()A、脑部B超B、MRIC、EEGD、脑血管造影E、腰椎穿刺

患者,女性,18岁。癫痫大发作5个月,每个月发作3次左右。10年前有右侧头部外伤史,当时右额顶部凹陷性骨折,下凹6mm,当时无阳性体征,未手术。此次入院CT示右额顶区有一高密度影,直径5mm,其周围有低密度区,无占位效应。如上述检查有阳性发现,诊断是()A、额叶癫痫,颅骨凹陷骨折B、特发性癫痫,颅骨凹陷骨折C、外伤性癫痫,颅骨凹陷骨折D、颅骨凹陷骨折,继发性癫痫E、颅骨凹陷骨折

患者,男性,50岁。CT示右额叶脑表面皮层低密度区,约2cm×2cm,内有钙化和轻度强化。最大可能诊断是:()A、少枝胶质细胞瘤B、胶质母细胞瘤C、星形细胞瘤D、结核瘤E、脑脓肿

女性,40岁,头痛2个月,加重3天。CT提示右额叶占位。手术切除病灶后送检。镜检如图所示:瘤细胞密集,异型性明显,可见怪异的多核瘤巨细胞。出血坏死及血管反应明显。正确的诊断为()A、右额叶间变性星形细胞瘤B、右额叶胶质母细胞瘤C、右额叶脑膜瘤D、右额叶室管膜瘤E、右额叶转移癌

患者男性,58岁,头痛,呕吐2个月余。行颅脑MRI示:右额叶占位。后行开颅探查+肿瘤切除术,病检示"胶质母细胞瘤"。该患者诊断为胶质母细胞瘤,推荐的术后辅助治疗方案为()。A、放疗B、化疗C、鞘注化疗D、同步放化疗E、分子靶向药物治疗F、再次扩大切除术

女性,36岁,反应迟钝、语言笨拙2月,头部CT示右额叶低密度类圆形占位,为明确诊断首选()A、脑电图B、脑血管造影C、脑电地形图D、增强CTE、头部MRI平扫十强化

女性,36岁,反应迟钝、语言笨拙2月,头部CT示右额叶低密度类圆形占位,为明确诊断首选()A、脑电图B、脑血管造影C、脑电地形图D、增强CTE、头部MRI平扫+强化

单选题女性,40岁,头痛2个月,加重3天。CT提示右额叶占位。手术切除病灶后送检。镜检如图所示:瘤细胞密集,异型性明显,可见怪异的多核瘤巨细胞。出血坏死及血管反应明显。正确的诊断为()A右额叶间变性星形细胞瘤B右额叶胶质母细胞瘤C右额叶脑膜瘤D右额叶室管膜瘤E右额叶转移癌

单选题患者,男性,50岁。CT示右额叶脑表面皮层低密度区,约2cm×2cm,内有钙化和轻度强化。最大可能诊断是:()A少枝胶质细胞瘤B胶质母细胞瘤C星形细胞瘤D结核瘤E脑脓肿

单选题患者,女,61岁。反复肢体抽搐发作1个月,头痛、呕吐3天,无发热。5年前曾行右乳腺癌切除术。头颅CT示右额叶有结节样强化灶伴大片低密度影。有明显占位效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脑转移瘤B脑梗死C脑膜瘤D脑炎E脑胶质瘤

单选题男性患者,40岁,病程4个月,右侧肢体无力发病,逐渐出现头痛和语言笨拙,入院检查眼底视盘水肿,不完全运动性失语,右上下肢肌力四级,右下肢病理征(+)。考虑病变部位是()A右额叶B左额叶C右顶叶D左顶叶E右小脑

单选题患者,女性,18岁。癫痫大发作5个月,每个月发作3次左右。10年前有右侧头部外伤史,当时右额顶部凹陷性骨折,下凹6mm,当时无阳性体征,未手术。此次入院CT示右额顶区有一高密度影,直径5mm,其周围有低密度区,无占位效应。如上述检查有阳性发现,诊断是()A额叶癫痫,颅骨凹陷骨折B特发性癫痫,颅骨凹陷骨折C外伤性癫痫,颅骨凹陷骨折D颅骨凹陷骨折,继发性癫痫E颅骨凹陷骨折

单选题女性,36岁,反应迟钝、语言笨拙2月,头部CT示右额叶低密度类圆形占位,为明确诊断首选()A脑电图B脑血管造影C脑电地形图D增强CTE头部MRI平扫十强化

单选题女性,30岁,头痛、头晕2个月,加重4天。CT平扫见右额叶皮质下圆形低密度肿块,增强扫描肿块边缘强化,中心未见强化,考虑为右额叶肿瘤。术中见肿瘤与周围脑组织分界不清,部分区水肿,半透明。按照WHO中胶质瘤的分级标准,应属于哪一级( )AⅠ级BⅡ级CⅢ级DⅢ~Ⅳ级EⅣ级

单选题女性,30岁,头痛、头晕2个月,加重4天。CT平扫见右额叶皮质下圆形低密度肿块,增强扫描肿块边缘强化,中心未见强化,考虑为右额叶肿瘤。术中见肿瘤与周围脑组织分界不清,部分区水肿,半透明。术后镜检如图所示:瘤细胞均匀且稀疏地排列于胶质纤维中,细胞核稍大,染色质稍粗,部分区可见微囊形成。适当的诊断为()A右额叶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B右额叶纤维型星形细胞瘤C右额叶肥胖型星形细胞瘤D右额叶间变型星形细胞瘤E右额叶胶质母细胞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