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经过 发生事故的塔式起重机于2018年4月3日在该工地安装使用,共进行了两次顶升作业,安装顶升11个标准节。第三次顶升作业时,共完成了6个标准节的安装,塔身高度104m,事故发生在第7个标准节与顶升套架连接的状态下内塔身顶升过程中,塔式起重机处于加完标准节已顶起内塔身第2个步距的状态,由顶升环节正转换至换步环节,左换步销轴已处于工作位置,右换步销轴处于非工作位置,此时塔身高度约110m。 2.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 事故造成7人死亡(其中1名顶升技术指导、1名塔式起重机司机、5名安拆工),2人受伤,事故塔式起重机受损。 医疗费用3万元,丧葬及抚恤费用156万元,伤亡补助及救济费用280万元,受伤人员歇工工资1万元,现场清理整顿期间的歇工工资10万元,现场抢救费用2万元,清理现场费用5万元,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6万元,现场财产损失价值20万元,事故后补充新员工培训费用1万元,市政府对该企业进行了罚款,罚款金额70万元,因本次事故造成工期延误,施工单位损失50万元。 3.事故调查 经调查:部分顶升人员违规饮酒后作业,未佩戴安全带。 在塔吊右顶升销轴未插到正常工作位置,并处于非正常受力状态下,顶升人员继续进行顶升作业,顶升过程中顶升摆梁内外腹板销轴孔发生严重的屈曲变形,右顶升爬梯首先从右顶升销轴端部滑落。 右顶升销轴和右换步销轴同时失去对内塔身荷载的支承作用,塔身荷载连同冲击荷载全部由左爬梯与左顶升销轴和左换步销抽承担,终导致内塔身滑落,塔臂发生翻转解体,塔式起重机倾覆坍塌。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也是本次事故发生的原因。 下列关于塔式起重机的安全操作要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严禁使用限位装置代替操纵机构B.在吊物载荷达到额定载荷的90%时,可直接进行吊装作业,但应谨慎操作C.钢丝绳与物件的夹角不得小于60。D.作业完毕,应锁紧回转制动器,控制开关应置零位E.塔式起重机使用高度达到50m时应配置障碍灯

事故经过
发生事故的塔式起重机于2018年4月3日在该工地安装使用,共进行了两次顶升作业,安装顶升11个标准节。第三次顶升作业时,共完成了6个标准节的安装,塔身高度104m,事故发生在第7个标准节与顶升套架连接的状态下内塔身顶升过程中,塔式起重机处于加完标准节已顶起内塔身第2个步距的状态,由顶升环节正转换至换步环节,左换步销轴已处于工作位置,右换步销轴处于非工作位置,此时塔身高度约110m。
2.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
事故造成7人死亡(其中1名顶升技术指导、1名塔式起重机司机、5名安拆工),2人受伤,事故塔式起重机受损。
医疗费用3万元,丧葬及抚恤费用156万元,伤亡补助及救济费用280万元,受伤人员歇工工资1万元,现场清理整顿期间的歇工工资10万元,现场抢救费用2万元,清理现场费用5万元,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6万元,现场财产损失价值20万元,事故后补充新员工培训费用1万元,市政府对该企业进行了罚款,罚款金额70万元,因本次事故造成工期延误,施工单位损失50万元。
3.事故调查
经调查:部分顶升人员违规饮酒后作业,未佩戴安全带。
在塔吊右顶升销轴未插到正常工作位置,并处于非正常受力状态下,顶升人员继续进行顶升作业,顶升过程中顶升摆梁内外腹板销轴孔发生严重的屈曲变形,右顶升爬梯首先从右顶升销轴端部滑落。
右顶升销轴和右换步销轴同时失去对内塔身荷载的支承作用,塔身荷载连同冲击荷载全部由左爬梯与左顶升销轴和左换步销抽承担,终导致内塔身滑落,塔臂发生翻转解体,塔式起重机倾覆坍塌。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也是本次事故发生的原因。
下列关于塔式起重机的安全操作要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严禁使用限位装置代替操纵机构
B.在吊物载荷达到额定载荷的90%时,可直接进行吊装作业,但应谨慎操作
C.钢丝绳与物件的夹角不得小于60。
D.作业完毕,应锁紧回转制动器,控制开关应置零位
E.塔式起重机使用高度达到50m时应配置障碍灯

参考解析

解析:塔式起重机的安全操作要求: (1)塔式起重机的安全保护装置不得随意调整和拆除,严禁使用限位装置代替操纵机构。安全装置有失灵时,不得进行吊装作业。
(2)塔式起重机进行回转、变幅、行走、起吊动作前应示意警示。起吊时应统一指挥,明确指挥信号;当指挥信号不清时,不得起吊。
(3)应对吊具与索具进行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吊装作业。不合格,不得起吊。当吊物与地面或其他物件之间存在吸附力或摩擦力而未采取措施时,不得起吊。
(4)作业中遇突发故障,应采取措施将吊物降落到安全地点,严禁吊物长时间悬挂在空中。
(5)超载或起吊物不明的不吊。在吊物载荷达到额定载荷的90%时,应先将吊物调离地面200~500 mm进行试吊。对有晃动的物件,必须栓拉溜绳使之稳固。
(6)物件起吊时应绑扎牢固,不得在吊物上堆放或悬挂其他物件。零星材料起吊时。必须用吊笼或钢丝绳绑扎牢固。当吊物上站人时不得起吊。
(7)标有绑扎位置或记号的物件,应按标明位置绑扎。钢丝绳与物件的夹角宜为45°~60°,且不得小于30°。吊索与吊物棱角之间无护垫不吊。
(8)作业完毕,应松开回转制动器,各部件应置于非工作状态,控制开关应置零位,并切断总电源。行走式塔式起重机停止作业时,应锁紧夹轨器。
(9)塔式起重机使用高度超过30 m时应配置障碍灯,起重臂根部铰点高度超过50 m时应配备风速仪。

相关考题:

报告生产安全事故应当包括() A、事故发生单位概况B、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C、事故的简要经过D、已经采取的措施

事故调查的主要任务不包括()。 A、查清事故经过B、找出事故原因C、明确经济处罚D、分清事故责任

“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是事故调查报告内容之一。()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报告事故应当包括()。 A、事故发生单位概况B、事故的简要经过C、事故的预防D、已经采取的措施E、事故的伤亡情况

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坚持()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失,认定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依法追究责任。A、实事求是;B、尊重科学;C、查清经过;D、查清原因;

事故报告的内容不包括( )。 A、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B、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C、事故的简要经过 D、事故的类型

“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是事故调查报告内容之一。A对B错

()是伤亡事故调查工作的中心环节A、查明事故经过B、事故原因分析C、吸取事故教训D、研究事故规律

处理交通事故时,交通事故当事人具有的义务是()A、编造事故经过B、提出处理意见C、如实向公安机关陈述交通事故发生的经过,不得隐瞒交通事故的真实情况

诉讼解决学生学校伤害事故()A、不必经过协商和调解B、必须经过调解C、必须经过协商D、必须经过协商和调解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应当包括的内容有()。A、事故发生单位概况B、事故发生的时间C、事故的简要经过D、已经采取的措施

“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是事故调查报告内容之一。

处理特种设备事故时,事故当事人具有()的义务。A、编造事故经过B、提出处理意见C、如实向事故调查组陈述交通事故发生的经过,不得隐瞒事故真实情况

在旅游活动中遇到交通事故,在事故处理结束后,导游人员要写出事故报告,内容包括()。A、事故的原因和经过B、抢救经过C、自己在事故中的表现D、事故责任及对责任者的处理E、游客的处理意见

报告事故应包括以下()内容。A、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事故现场情况B、事故简要经过C、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D、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报告事故应当包括()。A、事故发生单位概况B、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C、事故的简要经过D、已经采取的措施

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A、事故发生单位概况B、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C、事故的简要经过D、事故造成损失的具体情况

事故报告的内容是()。A、事故发生单位概况B、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事故现场C、事故处理经过D、已经采取的措施E、事故的简要经过

事故调查的主要任务不包括有()。A、查清事故经过B、找出事故原因C、明确经济处罚D、分清事故责任

在查明事故的原因时一定要解析事故发生的经过。

处理车辆伤害事故,首先要调查事故的经过,然后分析事故的(),最后再划分事故的()。

单选题处理交通事故时,交通事故当事人具有的义务是()A编造事故经过B提出处理意见C如实向公安机关陈述交通事故发生的经过,不得隐瞒交通事故的真实情况

单选题事故报告的内容不包括()。A事故发生单位概况B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C事故的简要经过D事故的类型

判断题“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是事故调查报告内容之一。A对B错

单选题()是伤亡事故调查工作的中心环节A查明事故经过B事故原因分析C吸取事故教训D研究事故规律

多选题在旅游活动中遇到交通事故,在事故处理结束后,导游人员要写出事故报告,内容包括()。A事故的原因和经过B抢救经过C自己在事故中的表现D事故责任及对责任者的处理E游客的处理意见

单选题根据综合原因论,事故调查过程体现为( )。A基础原因→间接原因→直接原因→事故经过→事故现象B基础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事故经过→事故现象C事故现象→事故经过→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基础原因D事故现象→事故经过→间接原因→直接原因→基础原因

单选题处理特种设备事故时,事故当事人具有()的义务。A编造事故经过B提出处理意见C如实向事故调查组陈述交通事故发生的经过,不得隐瞒事故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