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下表资料,如果服用两药后的血压下降值服从正态分布,能否认为服用这两种降压药后,两血压下降值总体平均数相等,服两药后血压下降的mmHg值A.不能,因为12.3小于24.0B.需作两样本比较的单侧检验才能定C.需作两样本比较的双侧检验才能定D.需作两样本比较的单侧u检验才能定E.需作两样本比较的双侧u检验才能定

据下表资料,如果服用两药后的血压下降值服从正态分布,能否认为服用这两种降压药后,两血压下降值总体平均数相等,服两药后血压下降的mmHg值

A.不能,因为12.3小于24.0
B.需作两样本比较的单侧检验才能定
C.需作两样本比较的双侧检验才能定
D.需作两样本比较的单侧u检验才能定
E.需作两样本比较的双侧u检验才能定

参考解析

解析:假设检验里建立假设有两种。一是无效假设,符号为H,假设两总体均数相等(μ=μ),即样本均数x所代表的总体均数μ与假设和总体均数μ相等。x和μ差别仅仅由抽样误差所致;二是备择假设,符号为H,二者都是根据推断的目的提出的对总体特征的假设。这里还有双侧检验和单侧检验之分,需根据研究目的和专业知识而定。

相关考题:

患者,男,68岁。因高血压来诊,医嘱予降压药口服治疗。护士应指导患者,为评估降压效果,患者自行测血压,记录血压。测血压的最佳时段是A.服用降压药前B.服用降压药后C.两次服用降压药之间D.服用降压药0.5小时后E.服用降压药2小时后

高血压病人服用降压药后应避免血压骤降。()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患者,男,68岁。因高血压来诊,医嘱给予降压药口服治疗。护士应指导患者,为评估降压效果,患者应自行测量、记录血压。测量血压的最佳时段是( )。A.服用降压药前B.服用降压药后C.两次服用降压药之间D.服用降压药半小时后E.服用降压药2小时后

某医师欲比较A、B两种降压药的降压效果,随机抽取了高血压病人各100名,由测量值算得两组病人服药前后舒张压下降值的平均数分别为0.45kPa和0.34kPa。作两大样本均数比较的u检验24=6.306,P<0.01,结论是A.两样本均数不同B.两种降压药物的降压效果相差很大C.A药的临床疗效比B药好D.统计学上认为两总体均数不相等E.两种降压药物的降压效果差别是由偶然误差产生的,所以无统计意义

患者赵某,男性,61岁,体检时发现血压180/100mmHg,同时伴有肾功能损害(肌酐水平轻度升高),经服用左旋氨氯地平及缬沙坦治疗4周后,血压降至125/80mmHg,关于下一步用药的方案正确的是()A.可以停服降压药B.停药后血压增高再服C.若患者耐受,继续服用,用法用量不变。D.为避免血压下降过底,可停用一种药物。E.立即减少药物剂量

某高血压患者,男,53岁,血压158/90mmHg心率60次/分,无合并症,服用ACE类降压药2~4周后,血压146/80mmHg,下面哪种后续治疗不当?()

患者,男,49岁。患高血压病15年,间断服降压药,血压波动在160/100mmHg~140/90mmHg。指导患者服用降压药不妥的是A.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B.使用两种或以上药物可增强疗效C.血压正常后停药D.服药期间出现头晕应立即平卧E.服药期间定期测血压

男性,35岁,血压180/100mmHg,经服硝苯地平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3周后,血压降至120/80mmHg,关于停药问题应是A.可以停服降压药B.停药后血压增高再服C.继续服药,在数月期间如血压保持稳定后,再逐渐减少剂量至停服一种药;如血压不稳定,即表明需长期服用能保持血压稳定的最小剂量D.为避免血压下降过低,应停药E.立即减少药物剂量待症状出现随时恢复用

高血压病人应()。A.可自行服用降压药B.在医生指导下按量有规律的服用降压药C.无明显不适不需服用降压药D.自行调整药量

诊断高血压依据的血压值的测量方法是 A.未用降压药的情况下,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血压值的均值S 诊断高血压依据的血压值的测量方法是A.未用降压药的情况下,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血压值的均值B.未用降压药的情况下,2次或2次以上同日血压值的均值C.用降压药的情况下,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血压值的均值D.用降压药的情况下,2次或2次以上同日血压值的均值E.休息5分钟后测定的血压值

患者,男,68岁。因高血压来诊。医嘱予降压药口服治疗。护士应指导患者,为评估降压效果,患者应自行测量、记录血压。测量血压的最佳时段是( )A、服用降压药前B、服用降压药后C、2次服用降压药之间D、服用降压药半小时后E、服用降压药2小时后

据下表资料,如果服用两药后的血压下降值服从正态分布,能否认为服用这两种降压药后,两血压下降值总体均数相等A.不能,因为12.3小于24.0B.需做两样本比较的单侧t检验才能定C.需做两样本比较的双侧t检验才能定D.需做两样本比较的单侧u检验才能定E.需做两样本比较的双侧u检验才能定

患者,男,68岁。因高血压来诊。医嘱予降压药口服治疗。护士应指导患者,为评估降压效果,患者应自行测量、记录血压。测量血压的最佳时段是( )A.服用降压药前B.服用降压药后C.2次服用降压药之间D.服用降压药半小时后E.服用降压药2小时后

患者,男,35岁。血压180/100mmHg,经服硝苯地平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3周后血压降至120/80mmHg,关于停药的问题应是A.可以停服降压药B.停药后血压增高再服C.继续服药,血压平稳控制1~2年后再逐渐减少剂量至停服1种药,如血压不稳定,即表明需长期服用能保持血压稳定的最小剂量D.为避免血压下降过低,应停药E.立即减少药物剂量,待症状出现随时恢复用量

等渗溶液应是()。A、同一温度下,蒸汽压下降值相等的两溶液B、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两溶液C、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的两溶液D、同一温度下的两种溶液

高血压患者服降压药后血压下降过快而感到不适时,应在医生指导下()

某医师欲比较A.B两种降压药的降压效果,随机抽取了高血压患者各100名,由测量值算得两组患者服药前后舒张压下降值的平均数分别为0.45kPa和0.34kPa。作两大样本均数比较的Z检验,Z=6.306,P<0.01,结论是()A、两样本均数不同B、两种降压药物的降压效果相差很大C、A药的临床疗效比B药好D、统计学上认为两总体均数不相等E、两种降压药物的降压效果差别是由偶然误差引起的,所以无统计学意义

男性,35岁。血压180/100mmHg,经服硝苯地平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3周后,血压降至120/80mmHg,关于停药问题应是()A、可以停服降压药B、停药后血压增高再服C、继续服药,血压平稳控制1~2年后,再逐渐减少剂量至停服一种药,如血压不稳定,即表明需长期服用能保持血压稳定的最小剂量D、为避免血压下降过低,应停药E、立即减少药物剂量待症状出现随时恢复用

关于高血压诊断标准正确的一项是()A、在未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20mmHg或舒张压≥80mmHgB、有过高血压病史的人,在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亦应该诊断为高血压C、一次测量血压超标即可诊断为高血压患者D、某人收缩压为120mmHg而舒张压为100mmHg,不应该被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病人应()。A、可自行服用降压药B、在医生指导下按量有规律的服用降压药C、无明显不适不需服用降压药D、自行调整药量

单选题患者男,50岁。患高血压15年,间断服降压药,血压波动在160/100-140/90mmHg。指导患者服用降压药不妥的是( )A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B使用两种或以上药物可增强疗效C血压正常后停药D服药期间出现头晕应立即平卧E服药期间定期测血压

单选题诊断高血压依据的血压值的测量方法是()A未用降压药的情况下,3次非同日血压值的均值B未用降压药的情况下,3次同日血压值的均值C用降压药的情况下,3次非同日血压值的均值D用降压药的情况下,3次同日血压值的均值E休息5分钟后测定的血压值

单选题诊断高血压依据的血压值的测量方法是()。A未用降压药的情况下,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血压值的均值B未用降压药的情况下,2次或2欢以上同日血压值的均值C用降压药的情况下,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血压值的均值D用降压药的情况下,2次或2次以上同日血压值的均值E休息5分钟后测定的血压值

单选题诊断高血压依据血压值的测量方法是(  )。A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B测量3次,以其平均值为依据C非同日3次未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安静测定血压D测定安静、休息、坐位时上臂桡动脉部位血压E有关实验室检查

单选题高血压病人应()。A可自行服用降压药B在医生指导下按量有规律的服用降压药C无明显不适不需服用降压药D自行调整药量

单选题患者,男,40岁。血压180/100mmHg,经服硝苯地平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2周后,血压降至120/80mmHg,关于停药问题应是()A可以停服降压药B停药后血压增高再服C继续服药,在数月期间如血压保持稳定后,再逐渐减少剂量至停服一种药,如血压不稳定,即表明需长期服用D为避免血压下降过快,应停药,待症状出现时恢复用药E立即减少药物剂量

单选题诊断高血压依据血压值的测量方法是()A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B3次以上的平均值为依据C非同日3次未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安静测定血压D测定安静、休息、坐位时上臂桡动脉部位血压E有关实验室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