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题中,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1)增加政府购买:(2)减少税收;(3)以同一数额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以便预算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

在上题中,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1)增加政府购买:(2)减少税收;(3)以同一数额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以便预算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关于财政政策的乘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税收乘数是负值,说明税收增减与国民收入变动呈反方向变动 B.购买性支出乘数小于税收乘数 C.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为正数,说明购买性支出增减与国民收入变动呈正方向变动 D.政府增加购买性支出时,国民收入增加,增加量为支出增量的1/(1-b)倍 E.政府增税时,国民收入减少,减少量为税收增量的b/(1一b)倍

计算题:假设经济体系中消费函数为C=600+0.8Y,投资函数为I=400—50r,政府购买G=200,货币需求函数MD=250+0.5Y-125r,货币供给MS=l250(单位均为亿美元)。试求:(1)均衡收入和利率是多少?(2)若充分就业收入为Y*=5000(亿美元),用增加政府购买实现充分就业,要增加多少购买?(3)若用增加货币供给实现充分就业,要增加多少货币供应量?

如果经济低于充分就业水平,价格水平固定,()能使经济更接近于充分就业A、政府支出增加或税收的削减B、政府支出削减或税收的增加C、政府支出和税收等量的削减D、政府支出和税收增加

假定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所表示均衡的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根据IS-LM模型,如果不让利率上升,政府应该在增加投资的同时()。 A.增加政府购买支出B.减少政府购买支出C.减少货币供给量D.增加货币供给量

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0.85(按两部门计算KG和KT),政府同时增加20万元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试求:(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G;(2)税收乘数KT;(3)ΔG为20万元时的国民收入增长额;(4)ΔT为-20万元时的国民收入增长额。

是指政府在增加或减少税收的同时,等量增加或减少购买性支出,维持财政收支平衡,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程度。A.国民收入变动率B.政府购买支出乘数C.税收乘数D.平衡预算乘数

政府在增加或减少税收的同时,等量增加或减少购买性支出,维持财政收支平衡,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程度可以用()来表示。A.国民收入变动率B.政府购买支出乘数C.税收乘数D.平衡预算乘数

假定IS曲线与1M曲线的交点所表示的均衡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根据IS-1M模型,如果要达到增加国民收入的同时消除挤出效应,则政府应该()。A.增加投资B.增加投资的同时增加货币供给C.增加税收D.增加税收的同时增加货币供给

( )是政府在增加或减少税收的同时,等量增加或减少购买性支出,维持财政收支平衡,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程度。A、国民收入变动率B、政府购买支出乘数C、税收乘数D、平衡预算乘数

()是指政府在增加或减少税收的同时,等量增加或减少购买性支出,维持财政收支平衡,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程度。A、国民收入变动率B、政府购买支出乘数C、税收乘数D、平衡预算乘数

未达到充分就业,且其他条件不变,如果政府购买和税收增加同一数量,则国民经济生产水平保持不变。

假定政府通过固定税收和转移支付的手段来保持预算平衡。如果政府同时增加转移支付和减少政府购买相同的数目,那么GDP和政府预算均衡仍将保持不变。

凯恩斯主义认为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是()。A、实现财政收支平衡B、实现充分就业C、尽量增加政府税收,增加政府预算盈余D、合理安排政府支出,使之效益最大

当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时,致力于总需求管理的政策选择是()。A、增加政府购买B、增加税收C、增加社会福利补贴D、增加货币供给E、增加国债发行

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十0.8YD,意愿投资I=50,政府购买性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单位:10亿美元),税率t=0.25,试求: (1)均衡收入。 (2)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及平衡预算乘数。 (3)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①用增加政府购买;②或减少税收;③或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同一数额(以便实现预算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各需要多少数额?(均不考虑货币市场作用,即不考虑货币需求变动对利率从而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

假设在国民经济萧条时期,消费函数C=15+0.7Yd,税收函数=6+0.2Y,转移支付R=2,投资I=20,政府购买G=10.计算:在平衡预算情况下需要增加多少政府购买就可以实现充分就业?

设一经济体系的消费函数C=600+0.8Y,投资方程I=400-50r,政府支出G=200,货币需求方程是L=250+0.5Y-125r,中央银行控制的货币供给是M=1250,价格水平P=1。除价格和利率外的单位均为亿元。 (1)写出IS和LM方程。 (2)计算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率。 (3)假设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5000亿元,如果通过增加政府购买实现充分就业,应该增加多少政府购买? (4)如果通过增加货币供给实现充分就业,需要增加多少货币供给?

问答题计算题:假设经济体系中消费函数为C=600+0.8Y,投资函数为I=400—50r,政府购买G=200,货币需求函数MD=250+0.5Y-125r,货币供给MS=l250(单位均为亿美元)。试求:(1)均衡收入和利率是多少?(2)若充分就业收入为Y*=5000(亿美元),用增加政府购买实现充分就业,要增加多少购买?(3)若用增加货币供给实现充分就业,要增加多少货币供应量?

单选题假定IS曲线与LM曲线的交点所表示的均衡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根据IS-LM模型,如果要达到增加国民收入的同时消除挤出效应,则政府应该( )。A增加投资B增加投资的同时增加货币供给C增加税收D增加税收的同时增加货币供给

多选题当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时,致力于总需求管理的政策选择是()。A增加政府购买B增加税收C增加社会福利补贴D增加货币供给E增加国债发行

单选题()是政府在增加或减少税收的同时,等量增加或减少购买性支出,维持财政收支平衡,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程度。A国民收入变动率B政府购买支出乘数C税收乘数D平衡预算乘数

问答题假定某国消费函数为C=100+0.8Yd,投资I为50,政府购买G为200,转移支付TR为62.5,单位均为10亿美元,税率t为0.25。  (1)求均衡收入。  (2)求预算盈余BS。  (3)若充分就业收入Y*=1200,当投资为50时,充分就业预算盈余BS*为多少?与实际预算盈余BS相比,说明什么?  (4)若投资为50,政府购买增至250,而充分就业收入仍为1200,试问充分就业预算盈余BS*为多少?与实际预算盈余BS相比,说明什么?

问答题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投资i=50,政府购买性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税收t=250(单位均为10亿美元)。 (1)求均衡收入; (2)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3)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 ①增加政府购买; ②减少税收; ③以同一数额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即平衡预算)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

问答题设一经济体系的消费函数C=600+0.8Y,投资方程I=400-50r,政府支出G=200,货币需求方程是L=250+0.5Y-125r,中央银行控制的货币供给是M=1250,价格水平P=1。除价格和利率外的单位均为亿元。 (1)写出IS和LM方程。 (2)计算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率。 (3)假设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5000亿元,如果通过增加政府购买实现充分就业,应该增加多少政府购买? (4)如果通过增加货币供给实现充分就业,需要增加多少货币供给?

判断题未达到充分就业,且其他条件不变,如果政府购买和税收增加同一数量,则国民经济生产水平保持不变。A对B错

单选题三部门经济中的平衡预算乘数是指( )。A政府预算平衡(即赤字为零)时的乘数B政府支出和税收同方向变化同一数量时,国民收入变化与政府支出或税收量变化量之比C政府转移支付和税收同方向变化同一数量时,国民收入变化与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或税收变化量之比D政府购买和税收同方向变化同一数量时,国民收入变化与政府购买或税收变化量之比

问答题假设在国民经济萧条时期,消费函数C=15+0.7Yd,税收函数=6+0.2Y,转移支付R=2,投资I=20,政府购买G=10.计算:在平衡预算情况下需要增加多少政府购买就可以实现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