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

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


参考解析

解析: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是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盈余。如果这种盈余为负值,就是充分就业预算赤字,它不同于实际的预算盈余。实际的预算盈余是以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来衡量预算状况的。因此二者的差别就在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与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的差额。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概念的提出具有两个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一,把收入水平固定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消除经济中收入水平周期性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响,从而能更准确地反映财政政策预算状况的影响。第二,使政策制定者注重充分就业问题,以充分就业为目标确定预算规模,从而确定财政政策。但这一概念同样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或潜在国民收入本身就是难以准确估算的。

相关考题:

当下列哪种情况发生时,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将增加()。A.流动性偏好B.政府购买乘数C.非计划存货投资D.实际货币余额

什么是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它在制定经济政策中的意义是什么?

在决定政府的财政状况时,必须注意( )。A.现实的盈余或赤字B.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或赤字C.个人所得税D.充分就业经济中自动稳定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在预算原则上,布坎南强烈反对周期平衡与“充分就业盈余”的凯恩斯主义政策,主张( )A.保持预算平衡B.保持预算失衡C.保持财政赤字D.保持预算结余

什么是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为什么在实际预算盈余之外还要使用充分就业预算盈余这一概念?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概念提出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什么是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它与实际的预算盈余有何区别?

假设某一国家的居民总是将可支配收入中的10%用于储蓄,且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7 000亿美元。今年的私人投资支出为900亿美元,政府购买支出为600亿美元,出口为200亿美元,自发性消费为500亿美元,平均税率为10%,进口函数为M=0. 21Y (M和y分别表示进口和国民收入),政府转移支付和定额税均为0。请计算: (1)该国今年的均衡国民收入。 (2)今年该国政府的预算盈余。 (3)该国充分就业时的预算盈余。 (4)如何利用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的概念来判断该国应该实施何种财政政策和已经实施了何种财政政策?

在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政策,有意安排财政赤字;在繁荣时期实行紧缩政策,有意安排财政盈余,以繁荣时的盈余弥补衰退时的赤字,使整个经济周期的盈余和赤字相抵而实现预算平衡是(  )预算方式。A.功能财政预算B.年度平衡财政预算C.充分就业平衡预算D.周期平衡预算

下列哪种情况最能衡量目前的财政政策?()A、税率的高低B、政府预算盈余大小C、充分就业盈余变动D、转移支付的比例

如何利用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来判断财政政策的方向?

什么是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有何意义?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当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时实际预算可能存在赤字。

当下列哪种情况发生时,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将增加()。A、流动性偏好B、政府购买乘数C、非计划存货投资D、实际货币余额

当实际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时,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大于实际预算盈余。()

判断题当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时实际预算可能存在赤字。A对B错

问答题如何利用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来判断财政政策的方向?

名词解释题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问答题假定某国消费函数为C=100+0.8Yd,投资I为50,政府购买G为200,转移支付TR为62.5,单位均为10亿美元,税率t为0.25。  (1)求均衡收入。  (2)求预算盈余BS。  (3)若充分就业收入Y*=1200,当投资为50时,充分就业预算盈余BS*为多少?与实际预算盈余BS相比,说明什么?  (4)若投资为50,政府购买增至250,而充分就业收入仍为1200,试问充分就业预算盈余BS*为多少?与实际预算盈余BS相比,说明什么?

单选题政府应该以繁荣年份的财政盈余补偿萧条年份的财政赤字,从而达到维持和稳定经济目的的预算政策是( )。A功能财政预算政策B预算平衡政策C周期平衡预算政策D充分就业预算平衡政策

判断题当实际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时,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大于实际预算盈余。()A对B错

问答题什么是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有何意义?

单选题下列哪种情况最能衡量目前的财政政策?()A税率的高低B政府预算盈余大小C充分就业盈余变动D转移支付的比例

问答题什么是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它在制定经济政策中的意义是什么?

问答题一国经济中平均税率占国民收入的27%,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为9800亿美元,为保持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政府必须在私人投资及其他注入之外,保持其开支在2960亿美元的水平。  (1)计算政府在充分就业时的预算盈余或赤字额;  (2)计算充分就业预算在收入水平为9700亿美元时的盈余或赤字额。

单选题当下列哪种情况发生时,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将增加()。A流动性偏好B政府购买乘数C非计划存货投资D实际货币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