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土方施工进行距离丈量时,在视距( )m时可采用视距法测定。 A. 25 B.35C.45 D. 55E. 65

堤防土方施工进行距离丈量时,在视距( )m时可采用视距法测定。
A. 25 B.35C.45 D. 55
E. 65


参考解析

解析:距离丈量可根据条件和精度要求从 下列方法中选择:①用钢尺或经过比长的皮尺丈 量,以不超过一尺段为宜。在高差较大地区,可丈 量斜距加倾斜改正。②用视距法测定,其视距长 度不应大于50m。预裂爆破放样,不宜采用视距 法。③用视差法测定.端点法线长度不应大于 70m。

相关考题:

试述用视距测量方法测定水平距离和高差的方法步骤。

汽车在路上行驶时,司机看到前方障碍物,紧急安全制动所需的最短距离称作()。A、停车视距B、会车视距C、超车视距D、以上都不是

汽车行驶时,从驾驶员发现前方障碍物时起,至障碍物前能安全制动停车,所需的最短距离是指()A.停车视距B.会车视距C.错车视距D.超车视距

(2009年)堤防土方施工进行距离丈量时,在视距为( )m 时可采用视距法测定。A.25B.35C.45D.55E.65

堤防土方施工进行距离丈量时,其视距长度为30m时可采用()测定。A.视差法B.视距法C.后方交会法D.极坐标法

机动车辆行驶时,为了保证交通安全,驾驶人员必须保持的最短视线距离称为( )。A.会车视距B.停车视距C.行车视距D.视距限界

用经纬仪进行视距测量,已知D=100,视距离间隔为0.25m,竖直角为+2045ˊ,则水平距离的值为()A20.77mB24.94mC25.00mD25.06m

正常人的清视距离为()cm,明确看到景物细部的距离为()cm,能识别景物的距离为()m,能明确发现物体的视距为()m。

用经纬仪进行视距测量,已知D=100,视距离间隔为0.25m,竖直角为+2045ˊ,则水平距离的值为()A、20.77mB、24.94mC、25.00mD、25.06m

路线相邻两交点(JD8—JD9)间距离是用()。A、钢尺丈量,视距校核B、只用视距测量C、用皮尺丈量,视距校核D、电磁波测距

采用经纬仪光学视距三角高程法测定碎部点高程时,可以适当放宽对视距长度的限制。

停车视距就是在视点高于路面1.2m时,看到对面来车而进行制动及停车所需的最小距离。

慎用后雾灯。只有可视距离小于()时才能使用。A、50m;B、100m;C、150m

水准测量时,多站后视距离总和()前视距离总和应等于末站视距累积差。A、减去B、加上C、除以D、乘以

水准测量时,多站后视距离总和减前视距离总和应()末站视距累积差。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等于

路线相邻两交点(JD8—JD9)间距离是用()。A、钢尺丈量,视距校核;B、只用视距测量;C、用皮尺丈量,视距校核

距离的测量法有丈量法和视距法。

距离丈量用视距法测定,其视距长度应不大于()

当视线倾斜进行视距测量时,水平距离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设计速度为100km/h时,停车视距为()m。设计速度为80km/h时,停车视距为110m。设计速度为60km/h时,为75m。设计速度为40km/h时,停车视距为40m。

单选题路线相邻两交点(JD8—JD9)间距离是用()。A钢尺丈量,视距校核B只用视距测量C用皮尺丈量,视距校核D电磁波测距

单选题水准测量时,多站后视距离总和减前视距离总和应()末站视距累积差。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等于

单选题水准测量时,多站后视距离总和()前视距离总和应等于末站视距累积差。A减去B加上C除以D乘以

单选题为保证驾驶员在一定距离内能清楚地看到道路及障碍物或迎面来车时,采取措施进行刹车或绕过它们,而在路上行驶所必须的最短距离称为()。A停车视距B会车视距C超车视距D安全行车视距

填空题距离丈量用视距法测定,其视距长度应不大于()

判断题停车视距就是在视点高于路面1.2m时,看到对面来车而进行制动及停车所需的最小距离。A对B错

判断题距离的测量法有丈量法和视距法。A对B错

填空题设计速度为100km/h时,停车视距为()m。设计速度为80km/h时,停车视距为110m。设计速度为60km/h时,为75m。设计速度为40km/h时,停车视距为4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