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现浇框架—核心筒高层建筑结构,地上35层高130m,内筒为钢筋混凝土,外周边为型钢混凝土框架,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场地类别为Ⅱ类,阻尼比ζ=0.04,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Tl=2.0s,周期折减系数取0.8。4.条件同题(3),当柱轴压比μN=0.8,该柱在箍筋加密区的纵向钢筋和箍筋,下列各项中,最接近有关规范、规程最低构造要求的是(  )。

某现浇框架—核心筒高层建筑结构,地上35层高130m,内筒为钢筋混凝土,外周边为型钢混凝土框架,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场地类别为Ⅱ类,阻尼比ζ=0.04,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Tl=2.0s,周期折减系数取0.8。

4.条件同题(3),当柱轴压比μN=0.8,该柱在箍筋加密区的纵向钢筋和箍筋,下列各项中,最接近有关规范、规程最低构造要求的是(  )。



参考解析

解析: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查表11.4.3可知,抗震等级二级,柱箍筋直径应不小于10mm,加密区箍筋间距应不大于150mm;轴压比μN=0.8,型钢柱箍筋加密区箍筋最小体积配箍率为1.1,故采用复合箍。
配箍特征值λv=0.17,其配筋率为:ρv=λvfc/fyv=0.17×23.1/270=1.45%>1.1%;
箍筋双向4φ12@150,其配筋率为:



根据第11.4.5条第4款规定,柱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为0.8%,则所需纵向钢筋As=700×700×0.008=3920mm2,



的钢筋,其截面面积为:As=4×380+8×314=4032mm2,符合要求。

相关考题:

某现浇框架—核心筒高层建筑结构,地上35层高130m,内筒为钢筋混凝土,外周边为型钢混凝土框架,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场地类别为Ⅱ类,阻尼比ζ=0.04,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Tl=2.0s,周期折减系数取0.8。1.计算多遇地震作用时,该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影响系数α最接近于(  )。 A. 0.0172 B. 0.020 C. 0.022 D. 0.024

某现浇框架一核心筒高层建筑结构,地上35层高130m,内筒为钢筋混凝土,外周边为型钢混凝土框架,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场地类别为Ⅱ类,阻尼比ζ=0.04,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T1=20s,周期折减系数取0.8。 外周边框架底层某中柱,截面700mm×7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50(fe=23.1N/mm2),内置Q345型钢(fa=295N/mm2),地震作用组合的柱轴向压力设计值N=19000kN,剪跨比λ=2.4。当要求柱轴压比μN≤0.8时,其采用的型钢截面面积应最接近于( )mm2。A. 15000B. 19500C. 36000D. 45720

某现浇框架—核心筒高层建筑结构,地上35层高130m,内筒为钢筋混凝土,外周边为型钢混凝土框架,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场地类别为Ⅱ类,阻尼比ζ=0.04,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Tl=2.0s,周期折减系数取0.8。2.抗震设计时,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的结构底部总剪力计算值为8800kN;对于地震作用标准值且未经调整的各层框架总剪力中,24层最大,其计算值为1600kN。则各楼层框架的剪力经调整后最接近于(  )kN。 A. 1500 B. 1760 C. 1920 D. 2400

某现浇框架—核心筒高层建筑结构,地上35层高130m,内筒为钢筋混凝土,外周边为型钢混凝土框架,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场地类别为Ⅱ类,阻尼比ζ=0.04,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Tl=2.0s,周期折减系数取0.8。3.外周边框架底层某中柱,截面700mm×7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50(fc=23.1N/mm2),内置Q345型钢(fa=295N/mm2),地震作用组合的柱轴向压力设计值N=19000kN,剪跨比λ=2.4。当要求柱轴压比μN≤0.8时,其采用的型钢截面面积应最接近于(  )mm2。 A. 15000 B. 19500 C. 36000 D. 45720

7度区某钢筋混凝土标准设防类多层建筑,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场地类别为Ⅱ类。假设,该建筑结构本身的计算自振周期为0.5s,周期折减系数为0.8。试问,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0.08 (B)0.09(C)0.10 (D)0.12

某现浇框架一核心筒高层建筑结构,地上35层高130m,内筒为钢筋混凝土,外周边为型钢混凝土框架,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场地类别为Ⅱ类,阻尼比ζ=0.04,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T1=20s,周期折减系数取0.8。 计算多遇地震作用时,该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影响系数α最接近于( )。A. 0.0175B. 0.020C. 0.022D. 0.024

某7度区某钢筋混凝土标准设防类多层建筑,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场地类别为Ⅱ类。[2012年真题].假设,该建筑结构本身的计算自振周期为0.5s,周期折减系数为0.8。试问,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0.08 B、0.09 C、0.10 D、0.12

某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场地类别III类,拟建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住宅。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为137062kN, 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为0.9s(已考虑周期折减系数),阻尼比为0.05。试问当采用底部剪力法时,基础顶面处的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5875kN B. 6375kN C. 6910kN D. 7500kN

某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场地类别III类,拟建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住宅。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为137062kN,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为0.9s (已考虑周期折减系数),阻尼比为0.05。试问当采用底部剪力法时,基础顶面处的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 5875kN (B) 6375kN(C) 6910kN (D) 7500kN

某场地为Ⅱ类建筑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 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物自震周期为1.6 s,阻尼比为0.05,多遇地震条件下该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为( )。A 0.04B 0.05C 0.06D 0.07

某建筑场地位于7度烈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 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按多遇地震考虑,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物阻尼比为0.07,自震周期为0.08 S,该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为( )。A 0.06B 0.07C 0.09D 0.10

某地上38层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一核心筒办公楼,如图所示,房屋高度为155.4m,该建筑地上第1层至地上第4层的层高均为5.1m,第24层的层高6m,其余楼层的层高均为3.9m。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安全等级二级。

某40层高层办公楼,建筑物总高度152m,采用型锅棍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楼面梁采用钢梁,核心筒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经计算地下室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该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首层某型钢混凝土柱的剪跨比不大于2,其截面为1100mmx1100mm,按规范配置普通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为,柱内十字形钢骨面积为51875mm2如图下所示。试问,该柱所能承受的考虑地震组合满足轴压比限值的轴力最大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 34900 (B)34780 (C)32300 (D)29800

某地上35层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公寓,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均匀,如题23-27图所示,房屋高度为150m。基本风压ω0=0.65kN/m2,地面粗糙度为A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安全等级二级。进行结构方案比较时,将该结构的外框架改为钢框架。假定,修改后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了T1=4.7s(Y向平动),修改后的结构阻尼比取0.04。试问,在进行风荷载作用下的舒适度计算时,修改后Y向结构顶点顺风向风振加速度的脉动系数η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作答。A.1.6B.1.9C.2.2D.2.5

某地上38层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一核心筒办公楼,如图所示,房屋高度为155.4m,该建筑地上第1层至地上第4层的层高均为5.1m,第24层的层高6m,其余楼层的层高均为3.9m。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安全等级二级。A.1.7B.2.2C.2.7D.3.2

某40层高层办公楼,建筑物总高度152m,采用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楼面梁采用钢梁,核心筒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经计算地下室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该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A.600;160B.670;180C.1010;265D.1100;270

某26层钢结构办公楼,采用钢框架-支撑体系,如图5-20所示。该工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Ⅱ类场地。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3.0s。钢材采用Q345。

某地上35层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公寓,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均匀,如题23-27图所示,房屋高度为150m。基本风压ω0=0.65kN/m2,地面粗糙度为A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安全等级二级。假定,某层框架柱KZ1(1200×1200),混凝土强度等级C60,钢筋构造如题24图所示,钢筋采用HRB400,剪跨λ比=1.8。试问,框架柱KZ1考虑构造措施的轴压比限值,不宜超过下列何项数值?A.0.7B.0.75C.0.8D.0.85

某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丙类建筑,场地为Ⅰ1类,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基本自振周期为1.3s。多遇地震作用时,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α与()最接近。A、0.028B、0.027C、0.026D、0.15

单选题某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丙类建筑,场地为Ⅰ1类,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基本自振周期为1.3s。多遇地震作用时,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α与()最接近。A0.028B0.027C0.026D0.15

单选题某现浇框架-核心筒高层建筑结构,地上35层高130m,内筒为钢筋混凝土,外周边为型钢混凝土框架,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场地类别为Ⅱ类,阻尼比ζ=0.04,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T1=2.0s,周期折减系数取0.8。计算多遇地震作用时,该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影响系数α最接近于()。A0.0172B0.020C0.022D0.024

单选题某现浇框架-核心筒高层建筑结构,地上35层高130m,内筒为钢筋混凝土,外周边为型钢混凝土框架,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场地类别为Ⅱ类,阻尼比ζ=0.04,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T1=2.0s,周期折减系数取0.8。抗震设计时,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的结构底部总剪力计算值为8800kN;对于地震作用标准值且未经调整的各层框架总剪力中,24层最大,其计算值为1600kN。则各楼层框架的剪力经调整后最接近于()kN。A1500B1760C1920D2400

单选题某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Ⅲ类,建筑物结构自震周期T=1.65s,结构阻尼比ζ取0.05,当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截面抗震验算时,相应于结构自震周期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值最接近()。A0.09B0.08C0.07D0.06

单选题某建筑场地为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场地类别为Ⅲ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在该场地上拟建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为150000kN,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为0.9s(已考虑周期折减系数),阻尼比为0.05。试问:当采用底部剪力法时,基础顶面处相应于多遇地震的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kN)最接近下列()项。()A6450B6650C9550D9650

单选题某拟建于8度抗震设防区的38m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Ⅰ1类,结构自振周期T1=1.2s。试问:当计算罕遇地震作用时,该结构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α与下列()项最接近。A0.284B0.296C0.409D0.462

单选题某Ⅱ类建筑场地位于7度烈度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建筑结构自震周期T=1.4s,阻尼比为0.08,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该场地中建筑多遇地震条件下地震影响系数为()。A0.01B0.02C0.03D0.04

单选题某现浇框架-核心筒高层建筑结构,地上35层高130m,内筒为钢筋混凝土,外周边为型钢混凝土框架,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场地类别为Ⅱ类,阻尼比ζ=0.04,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T1=2.0s,周期折减系数取0.8。外周边框架底层某中柱,截面700mm×7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50(fc=23.1N/mm2),内置Q345型钢(fa=295N/mm2),地震作用组合的柱轴向压力设计值N=19000kN,剪跨比λ=2.4。当要求柱轴压比μn≤0.8时,其采用的型钢截面面积应最接近于()mm2。A15000B19500C36000D45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