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关于“大洲和大洋”的图文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标准要求“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材料二下图为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1)对本节内容的教材和教法进行分析。(9分) (2)完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可略去教学过程)。(15分)

阅读关于“大洲和大洋”的图文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标准要求“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材料二下图为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1)对本节内容的教材和教法进行分析。(9分)
(2)完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可略去教学过程)。(15分)


参考解析

解析:(1)教材、教法分析:本节课教材内容主要是对全球的海陆分布即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轮廓、面积和特点做简要的论述,学习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对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和相对位置形成清晰的心理地图。另外对于各大洲的地理分界线进行了简要介绍。所以这节课的重点,一是要准确识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二是要对七大洲、四大洋的相对位置有一个清晰的掌握,为以后区域地理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由于七年级的学生本身空间想象能力差,所以这一节课的学习方法.一是要通过各种各种途径对世界的海陆分布做出形象具体的演示;二是要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地图、图像的意识和能力;三是加强练习,通过反复填图、拼图游戏,强化学生心理地图的形成。
(2)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所占的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
(2)了解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海峡等概念。
(3)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特点及地理分布概况。
(4)读图识记各大洲的地理分界线。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绘制简单几何图形表示大洲的基本轮廓及相互位置关系。
(2)构建七大洲的基本轮廓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能够在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地球”与“水球”的讨论,培养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奥秘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1.识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相对位置。
2.构建七大洲的基本轮廓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
(三)教学难点
1.构建七大洲的基本轮廓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
2.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媒体
地球仪、地图册、卡片、教学挂图、多媒体
(五)教学方法
观察法、演示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

相关考题:

材料:下面是陈老师设计的“大洲和大洋”一课的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海陆分布概况,理解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汪洋、海、海峡的概念(2)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在大脑中再现它们的位置(3)培养学生分析地理图像,从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逐步的空间观念,利用非智力因素的教育方式培养综合素质把“过程与方法”列为教学目标的重要维度,是本次课改的一大亮点,依据材料,为“大洲和大洋”一课设计“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要求:(1)探究实验中每个实验步骤相应的实验现象及原因。(2)完成“分子运动现象”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

阅读关于“自然地理的差异性”的图文资料,按照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的内容标准“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垂直分异规律”的部分内容。要求:(1)写出本课的知识组成。(9分)(2)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科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要点(包括教师、学生的方式和活动内容)。(15分)

阅读关于“人口迁移”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要求:“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材料二某版本教材书中关于“人口迁移”的内容。 要求: (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 (2)设计本课主要的教学环节,并说明设计意图。

阅读关于"地图"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内容标准的要求是"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网,量算距离"。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地图"中"比例尺"的有关内容。阅读关于"地图"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要求:(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9分)(2)设计本课主要的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等),并说明设计理由。(15分)

阅读关于“34个省级行政区”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此标准要求:“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材料二下面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地理教材中的一页。 要求:设计出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要体现出探究性),并说明设计意图。

阅读关于“中国气候”的图文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注(2001版)》中内容标准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中国气候”有关内容(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8分)(2)设计本课主要的教学环节,并说明设计依据。(16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陈老师设计的“大洲和大洋”一课的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海陆分布概况,理解大洲、大陆、岛屿、半岛、大洋、海、海峡的概念。 (2)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在大脑中再现它们的位置。 (3)培养学生分析地理图像,从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空间观念,利用非智力因素的教育方式培养综合素质。 问题: (1)该教学目标的陈述存在哪些不足 (10分) (2)把“过程与方法”列为教学目标的重要维度,是本次课改的一大亮点,依据材料,为“大洲和大洋”一课设计“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6分)

阅读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的图文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内容要求“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的内容。要求:(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8分)(2)设计本课主要的教学环节,并说明各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16分)

阅读关于“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的内容标准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的相关内容。 要求: (1)写出本课的知识组成。(9分) (2)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知识组成,设计教学过程要点(应包括教师、学生的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15分)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关于折射率的内容要求为:“测定材料的折射率”一材料二高中物理教科书“折射率”一节的部分教学内容如下: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等知识点。任务:(1)简述什么是折射率。(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实验“测定玻璃折射率”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包含有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动能定理的内容。 (2)完成该节课的教学片段的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扩散”的内容标准为:“观察扩散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加以说明。” 材料二初中物理某教科书中有关“内能和能量”一节中关于“实验探究:温度对扩散的影响”如下所示。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三年级学生,已学习过分子动理论基本内容等知识。 任务: (1)简述扩散的含义。(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实验探究:温度对扩散的影响”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等)。(24分)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某高中物理教科书“光的衍射”一节中介绍的单缝衍射示意图。任务:设计教学片段,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分析实验装置和实验现象。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电阻’’的内容要求为:“知道电压、电流和电阻。” 材料二义务教育九年级物理某版本教科书“电阻”一节,关于“比较小灯泡的亮度”的演示实验如下: 比较小灯泡的亮度 如图l6.3-l,把长短、粗细相同的铜丝和镍铬合金(或锰铜)丝分别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观察电路中小灯泡的亮度。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义务教育九年级学生,已学过电流、电压等内容。任务: (1)简述电阻的内涵。(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电阻”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可以采用表格式或叙述式)等。(24分)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图l所示为高中物理某教科书“全反射”一节中的演示实验。任务: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向学生介绍全反射现象。

请阅读下面材料内容,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要求:(1)拟写本部分教材内容的教学目标。(6分) (2)设计一个主题为“辩证看待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的情境教学片段。(20分)

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述英语儿歌的特点(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和操练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多媒体教学的优缺点。(10分) (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和呈现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设计理由。(20分)

请认真阅读以下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指出上述材料的教学重点和难点(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和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述同类色与邻近色的区别。(10分)(2)依据该材料,试拟定教学重难点。(10分)(3)设计教学过程,体现出教学重难点并说明设计意图。(20分)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述如何提高课堂活泼性。(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和巩固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设计理由。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述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和写前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设计理由。

请认真阅读以下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指出上述材料的教学重点和难点(10分)(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和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0分)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述英语游戏教学的作用。(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和操练环节的游戏活动并说明理由。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述同类色与邻近色的区别。(2)依据该材料,试拟定教学重难点。(3)设计教学过程,体现出教学重难点并说明设计意图。

问答题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如图6是某初中物理教科书“功率”一节中的内容。 任务:(1)简述什么是功率。(2)基于该图片内容,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教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