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五层档案库,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Ⅲ类,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提示:基本周期小于3.5s,且无薄弱层。A.各楼层均满足规范要求B.各楼层均不满足规范要求C.第1、2、3层不满足规范要求,4、5层满足规范要求D.第1、2、3层满足规范要求,4、5层不满足规范要求

某五层档案库,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Ⅲ类,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




提示:基本周期小于3.5s,且无薄弱层。

A.各楼层均满足规范要求
B.各楼层均不满足规范要求
C.第1、2、3层不满足规范要求,4、5层满足规范要求
D.第1、2、3层满足规范要求,4、5层不满足规范要求

参考解析

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公式(5.2.5),剪力系数不应小于表5.2.5规定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值,对竖向不规则的结构薄弱层,尚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各层的剪力系数分别为: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5g),根据第5.2.5条,最小剪力系数为0.024,各层剪力系数均大于0.024满足要求,不需调整。

相关考题:

A.B.C.D.

A.B.C.D.

流体绕固体流动时所形成的绕流阻力,除了粘性摩擦力外,更主要的是因为下述哪种原因形成的形状阻力(或压差阻力)?A.流速和密度的加大B.固体表面粗糙C.雷诺数加大,表面积加大D.有尖锐边缘的非流线型物体,产生边界层的分离和漩涡区

伴随着水泥的水化和各种水化产物的陆续生成,水泥浆的流动性发生较大的变化;其中水泥浆的初凝是指其(  )。A、开始明显固化B、粘性开始减小C、流动性基本丧失D、强度达到一定水平

重力式挡土墙的回填土最好采用:A.膨胀土B.耕植土C.粘性土D.砂土

钢结构屋盖中横向水平支撑的主要作用是(  )。A、传递吊车荷载B、承受屋面竖向荷载C、固定檩条和系杆D、提供屋架侧向支承点

一幢6层砌体房屋,其平面及剖面图如图4-33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2g),每层建筑结构自重标准值为16kN/m2(包括墙体及楼面结构自重),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2.0kN/m2,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0.5kN/m2。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由此可算得该房屋的底部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 A..8500B..7692C..7500D..7200

某多层刚性方案砖砌体教学楼,其局部平面如图所示。墙体厚度均为240mm,轴线均居墙中。室内外高差为0.3m,基础埋置较深且有刚性地坪。墙体采用MU10蒸压粉煤灰砖、M10混合砂浆砌筑,底层、二层层高均为3.6m;楼、屋面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钢筋混凝土梁的截面尺寸为250mm×550mm。假定,二层墙A折算厚度hT=360mm,截面重心至墙体翼缘边缘的距离为150mm,墙体计算高度H0=3.6m。试问,当轴向力作用在该墙截面P点时,该墙体非抗震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320B.370C.420D.490

某现浇框架—核心筒高层建筑结构,地上35层高130m,内筒为钢筋混凝土,外周边为型钢混凝土框架,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场地类别为Ⅱ类,阻尼比ζ=0.04,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Tl=2.0s,周期折减系数取0.8。1.计算多遇地震作用时,该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影响系数α最接近于(  )。 A. 0.0172 B. 0.020 C. 0.022 D. 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