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配筋砌块抗震墙房屋的抗震墙布置,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为使抗震墙有较好的变形能力,控制每个墙段的高宽比不宜小于2B..利用分洞将较长的配筋砌块抗震墙分成若干墙段时,墙段不宜小于1.0mC..为使地震作用传递更直接,房屋的纵、横两方向的墙体,沿竖向上下连续贯通D..为了保证楼、屋盖传递水平地震作用,8度区、抗震横墙的最大间距为15m

关于配筋砌块抗震墙房屋的抗震墙布置,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为使抗震墙有较好的变形能力,控制每个墙段的高宽比不宜小于2
B..利用分洞将较长的配筋砌块抗震墙分成若干墙段时,墙段不宜小于1.0m
C..为使地震作用传递更直接,房屋的纵、横两方向的墙体,沿竖向上下连续贯通
D..为了保证楼、屋盖传递水平地震作用,8度区、抗震横墙的最大间距为15m

参考解析

解析:配筋砌块抗震墙是高层砌块房屋的主要抗侧力构件。为了使楼、屋盖的水平地震作用可靠比传至配筋砌块抗震墙,规定了不同设防烈度下抗震横墙的最大间距。8度地区抗震横墙的最大间距为11m,不是15m。

相关考题:

框架─抗震墙结构中的抗震墙设置应符合的条件之一为()。 A、抗震墙洞口面积不宜过小,洞口宜上下对齐B、纵向抗震墙宜设在端开间C、纵向抗震墙宜单独布置D、抗震墙宜贯通全高,且纵横向抗震墙宜相连

抗震墙结构中,一、二、三级抗震墙竖向、横向分布筋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25%;四级抗震墙分布筋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20%。()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抗震墙结构中,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落地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竖向和横向分布筋配筋率均不应小于()。 A、0.20%B、0.25%C、0.30%D、0.40%

底层框架一抗震墙房屋,应在底层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抗震墙应沿纵横方向均匀、对称布置B.7度5层,可采用嵌砌于框架内的砌体抗震墙C.8度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D.设置抗震墙后,底层之侧向刚度应大于其上层之侧向刚度

框架一抗震墙结构中的抗震墙设置应符合的条件之一为( )。A.抗震墙开洞面积不宜过小,洞口宜上下对齐B.纵向抗震墙宜设置在端开间C.纵横向抗震墙宜单独布置D.抗震墙宜贯通房屋全高,且纵横向抗震墙宜相连

关于抗震墙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置,下列( )要求是错误的。A.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落地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300mmB.抗震墙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应双排布置C.双排分布钢筋间拉筋的间距不宜大于600mmD.钢筋直径,均不宜大于墙厚的1/10且不应小于8mm

设计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房屋时,下列要求合理的是( )。A.每个独立墙段的总高度与墙段长度之比不宜小于2,0B.当符合规范构造要求时,可不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C.水平及竖向分布钢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300mmD.灌芯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框架一抗震墙结构中的抗震墙,下列要求( )不正确。A.抗震墙贯通全高B.横向纵向抗震墙相连C.抗震墙设在开大洞口的位置D.房屋较长时,刚度较大的纵向抗震墙设在中间开间

下列关于框架一抗震墙结构和板柱一抗震墙结构中的抗震墙设置要求中,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A.抗震墙洞口要上下对齐,洞边距端柱不宜小于100mmB.楼梯间宜设置抗震墙,但不宜造成较大的扭转效应C.抗震墙的两端(不包括洞口两侧)宜设置端柱或与另一方向的抗震墙相连D.房屋较长时,刚度较大的纵向抗震墙不宜设置在房屋的端开间

框架-抗震墙结构中抗震墙的设置中合理的是( )。Ⅰ.抗震墙宜贯通房屋全高,且横向与纵向抗震墙宜相连;Ⅱ.房屋较长时,刚度较大的纵向抗震墙宜设置在房屋的端开间;Ⅲ.抗震墙洞口宜上下对齐,洞边距端柱不宜小于300mm;Ⅳ.抗震墙宜设置在墙面不需要开大洞口的位置A.Ⅰ、ⅡB.Ⅰ、Ⅲ、ⅣC.Ⅰ、Ⅱ、ⅢD.Ⅰ、Ⅱ、Ⅲ、Ⅳ

关于抗震设防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布置,错误的是:( )A.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承重体系B.当抗震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可将部分承重墙设置为混凝土墙C.砌体抗震墙布置宜均匀对称,沿竖向应上下连接D.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或转角处

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应在底层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下列中哪项叙述是不正确的?( )A.抗震墙应沿纵横方向均匀、对称布置B.6度4层,可采用嵌砌于框架内的砌体抗震墙C.8度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D.设置抗震墙后,底层的侧向刚度应大于其上层计入构造柱影响的侧向刚度

设计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房屋时,下列哪一项要求是合理的?( )A.每个独立墙段的总高度与墙段长度之比不宜小于2.0B.当符合规范构造要求时,可不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C.水平及竖向分布钢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300mmD.灌芯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框架—抗震墙结构中的抗震墙设置,应符合下列( )要求。Ⅰ.抗震墙宜贯通房屋全高Ⅱ.横向和纵向抗震墙可不相连Ⅲ.洞口宜上下对齐Ⅳ.房屋较长时,纵向抗震墙不宜设置在端开间A.Ⅰ、Ⅱ、ⅢB.Ⅱ、Ⅲ、ⅣC.Ⅰ、Ⅲ、ⅣD.Ⅰ、Ⅱ、Ⅳ

按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对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结构的底部抗震墙要求,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6度设防且总层数不超过六层时,允许采用嵌砌于框架之间的约束普通砖砌体或小砌块砌体的砌体抗震墙B.7度、8度设防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或配筋小砌块砌体抗震墙C.上部砌体墙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可不对齐D.应沿纵横两方向,均匀、对称设置一定数量符合规定的抗震墙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抗震墙是指()A、钢筋混凝土剪力墙B、填充墙C、混凝土砌块墙D、配筋砖砌体墙

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设计时所布置的抗震墙如何协调侧移刚度比限值和承载力计算的要求?

框架—抗震墙结构布置中,关于抗震墙的布置,下列哪种做法是错误的()A、抗震墙在结构平面的布置应对称均匀B、抗震墙应沿结构的纵横向设置C、抗震墙宜于中线重合D、抗震墙宜布置在两端的外墙

以下是底部框架一抗震墙房屋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和抗震构造措施的描述,错误的是()。A、底部框架一抗震墙房屋的抗震墙应设置条形基础、筏形式基础等整体性好的基础B、底部框架一抗震墙房屋的底部,应沿纵横两个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并应均匀对称布置C、底部框架一抗震墙砌体房屋过渡层的底板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板厚不应小于l00mm,并应少开洞,当洞口尺寸大于800mm时,洞口周边应设置边梁D、底部框架一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框架柱的截面不应小于400mm×400mm,圆柱直径不应小于450mm

单选题关于框架-抗震墙结构和板柱-抗震墙结构中的抗震墙设置,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  )A抗震墙宜贯通房屋全高B楼梯间宜设置抗震墙,但不宜造成较大的扭转效应C抗震墙洞口宜上下对齐;洞边距端柱不宜小于400mmD抗震墙的两端(不包括洞口两侧)宜设置端柱或与另一方向的抗震墙相连

单选题以下是底部框架一抗震墙房屋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和抗震构造措施的描述,错误的是()。A底部框架一抗震墙房屋的抗震墙应设置条形基础、筏形式基础等整体性好的基础B底部框架一抗震墙房屋的底部,应沿纵横两个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并应均匀对称布置C底部框架一抗震墙砌体房屋过渡层的底板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板厚不应小于l00mm,并应少开洞,当洞口尺寸大于800mm时,洞口周边应设置边梁D底部框架一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框架柱的截面不应小于400mm×400mm,圆柱直径不应小于450mm

单选题关于配筋砌块抗震墙房屋的抗震墙布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使抗震墙有较好的变形能力,控制每个墙段的高宽比不宜小于2B利用分洞将较长的配筋砌块抗震墙分成若干墙段时,墙段不宜小于1.0mC为使地震作用传递更直接,房屋的纵、横两方向的墙体,沿竖向上下连续贯通D为了保证楼、屋盖传递水平地震作用,8度区、抗震横墙的最大间距为15m

单选题关于抗震墙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置,下列哪一项要求是错误的?(  )A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落地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300mmB抗震墙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应双排布置C双排分布钢筋间拉筋的间距不宜大于600mmD钢筋直径,均不宜大于墙厚的1/10且不应小于8mm

单选题下列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筋不正确的是()。A一二级抗震墙横向和竖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3%B四级抗震墙分部钢筋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2%C高度小于24m且剪压比很小的四级抗震墙,允许最小配筋率0.15%D三级抗震墙横向和竖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5%

单选题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抗震墙是指()。A钢筋混凝土剪力墙B填充墙C混凝土砌块墙D配筋砖砌体墙

问答题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设计时所布置的抗震墙如何协调侧移刚度比限值和承载力计算的要求?

单选题框架—抗震墙结构布置中,关于抗震墙的布置,下列哪种做法是错误的()A抗震墙在结构平面的布置应对称均匀B抗震墙应沿结构的纵横向设置C抗震墙宜于中线重合D抗震墙宜布置在两端的外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