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施工阶段的施工顺序一般是:挖土方→垫层→基础→回填土。具体内容视工程设计而定。

基础工程施工阶段的施工顺序一般是:挖土方→垫层→基础→回填土。具体内容视工程设计而定。


参考解析

解析:基础工程施工阶段的施工顺序一般是:挖土方→垫层→基础→回填土。具体内容视工程设计而定。

相关考题:

砖砌大放脚基础的回填土方量等于其开挖土方量减去垫层和基础工程量之和。()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某基础工程施工由挖土、垫层、浇混凝土、回填土四个过程,分三个施工段进行,持续时间见表。按施工要求,填土和垫层必须保证施工端连续,浇混凝土和回填土必须保证施工队连续。请确认

某基础工程划分为4个施工过程(挖基槽、作垫层、混凝土浇筑、回填土)在5个施工段组织全等节3天,要求混凝土浇筑2天后才能进行回填土,该工程的流水施工工期为()天。 A、39B、29C、26D、14

在施工过程中,通常划分挖基础、砌筑基础、回填土方等,这种按不同材料、不同施工方法划分的项目,称为( )。A.单项工程B.分部工程C.单位工程D.分项工程

某基础工程划分4个施工过程(挖基槽、垫层施工、混凝土浇筑、回填土),每个施工过程分为5个施工段,流水节拍均为3d,要求在混凝土浇筑2d后才能进行回填土施工,该工程的流水施工工期为( )d。A.39B.29C.26D.14

基础工程划分为4个施工过程(挖基槽、做垫层、混凝土浇筑、回填土)在5个施工段组织固定节拍流水施工,流水节拍为4天,要求混凝土浇筑3天后才能进行回填土,该工程的流水施工工期为( )。A.29B.32C.35D.39

某基础工程包括挖基槽、做垫层、砌基础和回填土4个施工过程,分为4个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的流水节拍(如表所示,时间单位:天)。根据施工工艺要求,在砌筑基础与回填土之间的间歇时间为2天。 、试确定相邻施工过程之间的流水步距及流水施工工期,并绘制进度计划。

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算规范》(GB 50500—2008),下列挖基础土方的工 程量计算,正确的是( )。A.基础设计底面积X基础埋深B.基础设计底面积X基础设计高度C.基础垫层设计底面积X挖土深度埋深D.基础垫层设计底面积X基础设计高度和垫层厚度之和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854—2013,计算挖基础土方的工程量时,当有交付施工场地标高时,基础土方开挖深度应(  )。A.按基础底面标高至交付施工场地标高确定B.按基础垫层底面标高至交付施工场地标高确定C.按基础底面标高至自然地面标高确定D.按基础垫层底面标高至自然地面标高确定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下列挖基坑土方的工程量计算,正确的( )。A、基础设计底面积×基础埋深B、基础设计底面积×基础设计高度C、基础垫层底面积×挖土深度埋深D、基础垫层底面积×基础设计高度和垫层厚度之和

背景:某工程建筑面积为 1600m2,檐口高度 11.60m,基础为无梁式满堂基础,地下室外墙为钢筋混凝土墙,满堂基础平面布置示意,如图 3-6所示,基础及剪力墙剖面示意,如图 3-7所示。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垫层为 C15,满堂基础、混凝土墙均为 C30。项目编码及特征描述等见分部分项工程和单价措施项目工程量计算表,见 3-36。招标文件规定:土质为三类土,所挖全部土方场内弃土运距 50m,基坑夯实回填,基底无需钎探,挖、填土方计算均按天然密实土体积计算。【问题】1.根据图示内容、《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规定,计算该工程挖一般土方、回填土方、基础垫层、混凝土满堂基础、混凝土墙、综合脚手架、垂直机械运输的招标工程量清单中的数量,计算过程填入表 3-36中。2.依据工程所在省《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消耗量定额》的规定,挖一般土方的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基础(含垫层)尺寸,另加工作面宽度、土方放坡宽度乘以开挖深度,以体积计算,基础土方放坡,自基础(含垫层)底标高算起。混凝土基础垫层支模板和混凝土基础支模板的工作面均为每边 300,三类土放坡起点深度为 1.5m。采用机械挖土(坑内作业)放坡坡度为 1:0.25,计算编制招标控制价时机械挖一般土方、回填土方的施工工程量。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中,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混合结构主体施工阶段的主导工程是( )。A.挖基槽、垫层、基础、回填土B.砌砖墙、安楼板C.屋面防水工程D.室内外抹灰工程

国标清单规则下挖基础土方计算()。A、考虑放坡B、考虑工作面增加C、以基础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D、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7.1.3,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的原则。A、开槽支撑B、先撑后挖C、分层开挖D、严禁超挖

清单规范中挖基础土方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计算。A、基础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B、基坑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C、基础垫层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D、基础垫层底面积加工作面乘以挖土深度

基础工程施工阶段的施工顺序一般是:挖土方→垫层→基础→回填土。具体内容视工程设计而定。

背景材料:某工程基槽土方的体积为1500m3,槽内基础及垫层体积为600m3。根据施工组织的要求,槽内开挖的土方除留下基础及垫层施工完成后所需的回填土方外,余土全部在开挖后的3d内运走,已知运输使用的翻斗车的斗容量为2.5m,每辆翻斗车每天运土6次,Ks=1.25,Ks′=1.05。为了防止基土受水浸泡或扰动,降低土体的承载力,基槽挖好后,应及时做垫层或浇筑基础;否则,应保留()mm厚的土层,等基础施工前再行挖去。A、50~100B、150~300C、300~450D、450~600

根据《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下列挖基础土方工程量的计算,正确的是()。A、基础设计底面积×基础埋深B、基础设计底面积×挖土深度C、基础垫层设计底面积×基础设计高度D、基础垫层设计底面积×挖土深度

基础的一般施工顺序是()A、开挖基槽(坑)→基础→垫层→回填土B、开挖基槽(坑)→垫层→基础→回填土C、开挖基槽(坑)→基础→回填土→垫层D、开挖基槽(坑)→垫层→回填土→基础

某工程设计室外地坪标高为-0.3m,交付施工场地标高为-0.45m,基础垫层底标高为-1.8m,则挖基础土方清单工程量和定额计价工程量的挖土深度分别为( )。A、1.35m1.35mB、1.35m1.5mC、1.5m1.35mD、1.5m1.5m

单选题基础工程划分4个施工过程(挖基槽、作垫层、混凝土浇筑、回填土)在5个施工段组织固定节拍流水施工,流水节拍为3天,要求混凝土浇筑2天后在能进行回填土,该工程流水施工工期为()天。A39B29C26D14

判断题砖砌大放脚基础的回填土方量等于其开挖土方量减去垫层和基础工程量之和。A对B错

单选题在桥梁基础施工中,通常划分为围堰、挖基础、砌筑基础、回填土方等,这种按不同材料、不同施工方法划分的项目,称为()。A单项工程B单位工程C分部工程D分项工程

单选题基础的一般施工顺序是()A开挖基槽(坑)→基础→垫层→回填土B开挖基槽(坑)→垫层→基础→回填土C开挖基槽(坑)→基础→回填土→垫层D开挖基槽(坑)→垫层→回填土→基础

判断题基础工程施工阶段的施工顺序一般是:挖土方→垫层→基础→回填土。具体内容视工程设计而定。A对B错

多选题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7.1.3,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的原则。A开槽支撑B先撑后挖C分层开挖D严禁超挖

多选题以工程量清单挖基础土方为例,主要项目为挖基础土方,一般情况可分为()几种。A挖基槽项目B挖土方项目C挖基础项目D挖基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