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转子与盛样筒一起置于已控温至试验温度的烘箱中保温,维持1.5h。( )

将转子与盛样筒一起置于已控温至试验温度的烘箱中保温,维持1.5h。( )


参考解析

解析:将转子与盛样筒一起置于已控温至试验温度的烘箱中保温,维持1.5h。所以答案为对。

相关考题:

粉煤灰密度试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烘箱控温在105±0.5℃B.将代表性的试样置于瓷皿中,试样的质量不少于100g。C.读取煤油液面的刻度,精确至0.01mLD.由于煤油易于挥发,因此不能静止时间太长

盛样筒需要置于已控温至试验温度的烘箱中保温,维持1.5h,而转子不需要置于烘箱中保温。()

关于沥青密度、加热老化、布氏旋转黏度试验,请回答以下问题。(4)沥青布氏旋转黏度试验操作正确的包括()。A.将转子和盛样筒一起置于已控温至试验温度的烘箱中保温,时间不少于1.5hB.沥青试样在恒温容器中恒温,时间不少于15minC.在每个试验温度下,每隔60s读数一次,连续三次D.如果在该试验温度下的扭矩读数不在该条件下测定范围的10u/o~98%时,则应更换转子或阵低转子转速后重新试验

关于沥青旋转黏度试验(布洛克菲尔德黏度计法),请回答以下问题。(3)沥青旋转黏度试验(布洛克菲尔德黏度计法)试验步骤正确的包括( )。A.将转子与盛样筒一起置于已控温至试验温度的烘箱中保温,维持1.5hB.使沥青试样在恒温容器中保温,达到试验所需的平衡温度(不少于15min)C.开动布洛克菲尔德黏度计,观察读数,扭矩读数应在10%—98%范围内D.在每个试验温度下,每隔60s读数一次,连续读数3次

关于布氏粘度计法测沥青黏度的试验方法,说法错误的是( )。A.测定的是45℃以上温度范围的表观黏度B.将转子和盛样筒一起置于已控温至试验温度的烘箱中,保温时间不少于1.5hC.在不同温度下的操作,要从高到低进行D.黏度测定时,若读数不在测定范围的10%-98%,则应更换转子或提高转速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试件连同试模一起置于达到试验温度60℃±l℃的恒温室中,保温不少于(),也不得多于12h。A.1hB.3hC.5hD.8h

采用烘干法对石灰稳定土含水率进行测定时,下列做法正确是( )A.将石灰稳定取样后,置于烘箱中,将烘箱调整到110度B.将石灰稳定取样后,置于烘箱中,将烘箱调整到105度C.石灰稳定取样后,置于温度已达105度的烘箱中D.将石灰稳定取样后,置于温度已达110度的烘箱中

制备沥青针入度试验试样时,应将沥青注入盛样皿中,若采用小盛样皿,在15-30℃室温中冷却1.5h,然后再移入保持规定试验温度的恒温水槽中保温不少于( )。A.1.5hB.2hC.2.5hD.3h以上

关于沥青老化性能评定试验,请回答以下问题。(3)关于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的要求包括()。A.用汽油或三氯乙烯洗净盛样瓶后,置温度105℃±5C.烘箱中烘干B.选择盛样瓶的数量应能满足试验的试样需要,通常不少于8个C.沥青试样分别注入已称质量的盛样瓶中其质量为50g±0.5gD.若10min内达不到试验温度163℃±0.5℃时,试验不得继续进行

关于碎石或卵石的中含泥量试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将样品缩分至标准规定的量(注意防止细粉丢失),置于温度为(105±5)℃烘箱内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小于80微米的颗粒后分成两份备用。B、将样品缩分至标准规定的量(注意防止细粉丢失),并置于温度为(105±5)℃烘箱内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分成两份备用。C、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D、当两次结果的之差大于0.2%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E、当两次结果的之差大于0.4%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使用烘箱和高温炉时,()。A、可以用高温将大量溶剂从玻璃容器中赶出B、必须确认自动控温装置可靠C、温度高低不限D、可不用温度显示

测定混凝土外加剂中固体含量试验步骤,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将洁净带盖称量瓶放入烘箱中B、烘箱的温度为100~150度C、烘干时间为35minD、取出置于试验室中冷却30min

筒式干燥设备出料温度和筒温、热风温度、排潮风量、()、来料温度有关。A、管道保温B、来料水分C、环境温度D、物料等级

筒式干燥设备出料温度与筒温、热风温度、()、来料水分、来料温度有关。A、筒体直径B、来料品质C、管道保温D、排潮风量

化学法测定等规指数时,将粉碎后的试样在真空烘箱中()温度下干燥2h,将洗净的玻璃孔漏斗和滤纸筒仿造()温度下干燥1.5h恒重。

有自动控温装置的量热仪自动控温装置的灵敏度应能达到使点火前和终点后内筒温度保持稳定,即5min内温度变化平均不超过0.0005K/min;在一次试验的升温过程中,内外筒间热交换量应不超过20J。

在石料抗冻性试验中,需将试件放人烘箱烘至恒量,烘箱温度为105~110℃,烘干时间一般为24 ~48h。

烘干法测定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含水量的试验内容: ①将盛有试样的铝盒打开盒盖,置于烘箱中充分烘干; ②称取铝盒和烘干试样质量; ③称取铝盒质量; ④将盛有试样的铝盒,盖紧盒盖并放置冷却; ⑤试样粉碎后放入铝盒,盖上盒盖后称取质量。 正确试验步骤为()。A、⑤①②④③B、⑤①④②③C、③⑤①②④D、③⑤①④②

制备沥青针入度试样时,应将沥青注入盛样皿中,若采用小盛样皿,在15~20℃室温中冷却1~1.5h,然后再移入保持规定试验温度的恒温水槽中()。A、1~1.5hB、1.5~2hC、2~2.5hD、3h以上

针入度试验中,盛有试样的盛样皿在15~30℃室温中冷却后移入保持规定试验温度±0.1℃的恒温水槽中应保温不少于()(大盛样皿)。A、1.5hB、2.0hC、2.5hD、3.0h

将车辙试件连同试模一起,置于已达到试验温度601℃的恒温室中,保温不少于(),也不得多于().在试件的试验轮不行走的部位上,粘贴一个热电偶温度计控制试件温度稳定在600.5℃。A、5hB、10hC、48hD、24h

单选题测定混凝土外加剂中固体含量试验步骤,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将洁净带盖称量瓶放入烘箱中B烘箱的温度为100~150度C烘干时间为35minD取出置于试验室中冷却30min

单选题细集料含泥量试验(筛洗法)的备样要求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将来样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约1000g,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称取约400g的试样两份备用B将来样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约2000g,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称取约1000g的试样两份备用C将来样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约1000g,置于温度为110℃±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称取约400g的试样两份备用D将来样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约2000g,置于温度为110℃±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称取约1000g的试样两份备用

单选题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试件连同试模一起置于达到试验温度60℃±1℃的恒温室中,保温不少于(),也不得多于12h。A1hB3hC5hD8h

单选题细集料泥块含量试验的备样要求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将来样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约1000g,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过筛,称取约400g的试样两份备用B将来样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约2500g,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过筛,称取约400g的试样两份备用C将来样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约1000g,置于温度为110℃±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过筛,称取约400g的试样两份备用D将来样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约2000g,置于温度为110℃±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过筛,称取约1000g的试样两份备用

单选题沥青软化点试验过程包括有:①将试样环置于涂有隔离剂的试样底版上。准备好的沥青试验徐徐注入试样环内至略高出环面为止。试样在试温冷却30min后,将装有试样的试样环连同试样板底置于装有5+0.5℃的保温槽冷水中至少30min;②将有金属支架、刚球、刚球定位等亦置于相同水槽中;③将整个环架放入烧杯中,调整水面至深度标记,并保持水温为5+0.5℃。将温度计由上层板中心孔垂直插入,使端部侧温头底部与试样环下面齐平;④烧杯中注入新煮沸并冷却至5℃的蒸馏水,水面略低于立杆上深度标记。从保温槽中取出盛有试样的试样环放置在支架中层板的圆孔中,套上定位环;⑤将盛有水和环架的烧杯移至加热炉具上,然后将刚球放在定位环中间的试样中央,立即加热,使杯中水温在3min内调节至维持每分钟上升5+0.5℃。⑥试样受热软化逐渐下坠,至于下层底版表面接触时,立即读取温度。指出正确的软化点试验顺序()A①-③-②-④-⑤-⑥B①-②-④-③-⑤-⑥C①-③-②-⑤-④-⑥D③-①-④-⑤-②-⑥

多选题关于碎石或卵石的中含泥量试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将样品缩分至标准规定的量(注意防止细粉丢失),置于温度为(105±5)℃烘箱内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小于80微米的颗粒后分成两份备用。B将样品缩分至标准规定的量(注意防止细粉丢失),并置于温度为(105±5)℃烘箱内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分成两份备用。C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D当两次结果的之差大于0.2%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E当两次结果的之差大于0.4%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