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步行开始机制有关A.运动神经元池B.脊髓C.丘脑下步行区D.中脑步行诱发区E.小脑
与步行节奏的发生有关A.运动神经元池B.脊髓C.丘脑下步行区D.中脑步行诱发区E.小脑
有步行模式发生器作用的是A.运动神经元池B.脊髓C.丘脑下步行区D.中脑步行诱发区E.小脑
上肢肌力较差、提起步行器有困难者选用A.腋窝支持型步行器B.前方有轮型步行器C.交互型步行器D.固定型步行器E.单侧步行器
两上肢肌力差、不能充分支撑体重者选用A.腋窝支持型步行器B.前方有轮型步行器C.交互型步行器D.固定型步行器E.单侧步行器
截瘫患者腋杖步行种类中,"伸出左腋杖→伸出右腋杖→两足同时拖地向前,到达腋杖附近"属于A.两点步行B.三点步行C.四点步行D.交替拖地步行E.同时拖地步行
截瘫患者腋杖步行种类中,"伸出左腋杖→迈出右脚→伸出右腋杖→迈出左脚"属于A.两点步行B.三点步行C.四点步行D.交替拖地步行E.同时拖地步行
截瘫患者腋杖步行种类中,"先将肌力较差的一侧脚和两侧腋杖同时伸出→再将对侧足(肌力较好的一侧脚或健足)伸出"属于A.两点步行B.三点步行C.四点步行D.交替拖地步行E.同时拖地步行
截瘫患者腋杖步行种类中,"又称为摆至步,即同时伸出两支腋杖→两足同时拖地向前,到达腋杖附近"属于A.两点步行B.三点步行C.四点步行D.交替拖地步行E.同时拖地步行
对L2损伤的患者预测其功能恢复程度为() A.不能步行B.大部分依赖轮椅C.可进行家庭性步行D.可进行社区性步行E.可进行治疗性步行
损伤平面为C1~3的功能恢复为() A.不能步行B.大部分依赖轮椅C.可进行治疗性步行D.可进行家庭性步行E.可进行社区性步行
脊髓损伤水平在T8的患者,在平行杠内最先进行的步行训练是() A.三点步行训练B.四点步行训练C.摆至步训练D.摆过步训练E.两点步行训练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急诊室送到心电监护室应采用的方式( )A.由护士陪同步行B.由担架车护送C.患者自己快步行进D.患者自己慢步行进E.由家人搀扶步行
通过康复训练,患者可能达到A.社区性步行,生活自理能力自理B.家庭性步行,生活自理能力自理C.治疗性步行,生活自理能力基本自理D.治疗性步行,生活自理能力完全自理E.轻度轮椅依赖,生活自理中度依赖
6分钟步行试验判断重度心力衰竭的标准是( ) A、步行距离B、步行距离C、步行距离D、步行距离E、步行距离
使用步行器时,老人应站在步行器的()。A.左边B.中间C.右边D.前面
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性步行的步行效率至少为A.>20%B.>30%C.>40%D.>50%E.>60%
T6脊髓损伤的患者最可能的移动方式为A.社区性功能性步行B.家庭性功能性步行C.治疗性步行D.轮椅E.无法移行
6分钟步行试验判断重度心力衰竭的标准是( )A、步行距离 6分钟步行试验判断重度心力衰竭的标准是( )A、步行距离B、步行距离C、步行距离D、步行距离E、步行距离
策划城市中商业步行区时,下列阐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步行区内的步行道路和广场面积可按每平方米容纳0.8~1.0人计算B.商业步行区距城市次干路的距离不宜大于200mC.商业步行区的紧急安全出口间距不得大于200mD.步行区内的道路宽度可采用10~15m,其间可设小型广场
6分钟步行试验可判断为中度心力衰竭的是A.步行距离<150米B.步行距离>150米C.步行距离>425米D.步行距离<425米E.步行距离<100米
关于步行速度与步行周期关系不正确的是A.站立相占步行周期的60%B.站立相占步行周期比例越少步行速度愈快C.迈步相时间延长步行速度加快D.站立相延长步行速度越快E.站立相缩短步行速度加快
"一侧腋杖和对侧足同时伸出→余下的腋杖和足再同时伸出"描述的是截瘫患者A.同时拖地步行B.交替拖地步行C.四点步行D.三点步行E.两点步行
上厕所也很方便的步行器是A.单侧步行器B.交互型步行器C.固定型步行器D.前方有轮型步行器E.腋窝支持型步行器
截瘫患者利用腋杖步行时,不包括( )。A.两点步行B.三点步行C.四点步行D.五点步行E.同时拖地步行
患者Berg平衡量表得30分提示A.需乘坐轮椅B.无法步行C.步行需辅助D.可独立步行E.无跌倒危险
Berg平衡量表得50分提示患者A.需乘坐轮椅B.步行需1人辅助C.步行需2人辅助D.可独立步行E.有跌倒危险
偏瘫患者的手杖步行方法包括()A、两点步行B、三点步行C、四点步行D、交替拖地步行E、同时拖地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