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率调查

接种率调查


参考解析

解析:(一)调查目的
接种率调查有利于弥补接种率常规报告的不足,正确评价免疫接种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特别是免疫空白,以采取相应的弥补措施;有利于督促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基层接种单位按照国家的有关规程和规范要求开展工作;有利于评价各地计划免疫工作完成情况。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定期或根据实际工作情况不定期对本行政区域内儿童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进行抽样调查。
(二)调查内容
根据调查的目的,确定调查的疫苗种类,如国家免疫规划五苗覆盖率调查或某种疫苗接种率调查等。调查内容有适龄儿童建卡率、建证率,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的合格接种率和"五苗"全程覆盖率,乙肝疫苗首剂及时接种率,卡介苗瘢痕率等。
如"五苗"接种率调查,调查对象为≤12月龄儿童,通过查看接种记录,记录被调查儿童疫苗的接种日期,查看卡介苗接种瘢痕。并根据判断标准,判断是否为合格接种,计算所调查疫苗的接种率。
注:同时符合以下5项标准者,判为合格接种:
(1)免疫起始月龄正确;免疫程序所列各种疫苗第1剂的接种时间为最小免疫起始月龄,乙肝疫苗第1剂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
(2)针次间隔正确;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各剂次的间隔时间应≥28天。乙肝疫苗第2剂在第1剂接种后1个月接种,第3剂在第1剂接种后6个月(5~8月、龄)接种。第1剂和第2剂间隔应≥28天。第2剂和第3剂的间隔应≥60天。
(3)基础免疫要求在12月龄内完成。
(4)有准确的出生和接种年、月、日、接种单位和接种者的记录。
(5)家长承认或预防接种卡、册、证记录相符。
(三)调查方法
评价县级以上单位接种率采用组群抽样法或称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评价乡级接种率采用批质量保证抽样法。县级以上单位接种率组群抽样,要求随机选择30个抽样单位(组),每个抽样单位不少于7名对象,共210名。
(四)调查指标确定
适龄儿童建卡率、建证率,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的合格接种率和"五苗"全程覆盖率,乙肝疫苗首剂及时接种率,卡介苗瘢痕率等。
(五)调查表设计
可使用集体调查表。根据调查目的确定具体内容、项目和要求设计调查表。表中应注明被调查区、县、街、乡、调查日期等一般项目。调查表包括编号、儿童姓名、家长姓名、出生年、月、日、被调查的疫苗接种日期、卡介苗接种瘢痕、合格与否、禁忌证、未接种原因、不合格接种原因,备注、调查者、调查日期等项目,并应有填表说明。
(六)调查步骤
根据调查计划,按照抽样法要求,确定调查点,培训调查人员,统一调查标准,进行预调查和正式调查。按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写出评价报告。
(七)评价指标、评价内容及分析
1.评价指标
(1)适龄儿童建卡率、建证率;
(2)单项疫苗接种率;
(3)"五苗"全程接种率;
(4)乙肝疫苗首剂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及时率;
(5)卡介苗的瘢痕率。
2.评价内容及分析
(1)接种率完成情况;
(2)调查接种率是否达到国家规定要求;
(3)未接种原因,不合格接种原因;
(4)影响接种率的主要原因;
(5)与以前接种调查结果进行比较,评价进展情况;
(6)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情况。
(八)报告提纲撰写和主要内容
调查报告应包括调查自的,调查时间,调查内容,调查对象,选用的调查方法,调查结果,对调查结果的分析讨论,对今后此项工作的建议等项内容。

相关考题:

某疫苗应接种对象中按免疫程序完成接种人数/某疫苗应接种人数×100%A.罹患率B.疾病漏报率C.疫苗效果指数D.疫苗保护率E.疫苗接种率

卡介苗接种成功的标准( )。A.卡介苗接种后,结素试验阳转率,农村在75%以上B.卡介苗接种后,结素试验阳转率,农村在85%以上C.卡介苗接种后,结素试验阳转率在80%以上D.卡介苗接种后,结素试验阳转率在75%以上E.卡介苗接种后,结素试验阳转率在85%以上

接种率监测包括()A.被动监测——报告接种率,主动监测——调查接种率B.接种率评价C.A+B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报告接种率的评价不包括:()A、常规报告接种率的及时性评价B、常规报告接种率的完整性评价C、常规报告接种率的正确性评价D、常规报告接种率的敏感性评价

《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要求的监测指标包括()。 A、及时报告率B、及时调查率C、分类率D、调查表及时报告率

关于客户端上传预防接种信息及时率,正确的要求是:( )A.客户端预防接种个案信息在接种后当日上传率95%以上。B.客户端预防接种个案信息在接种后当日上传率98%以上。C.客户端预防接种个案信息在接种后5日内上传率98%以上。D.客户端预防接种个案信息在接种后5日内上传率100%。

需要调查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在报告后( )小时内调查率≥90%。A.24小时B.48小时C.72小时D.96小时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调查表在调查后( )日内报告率≥90%。A.3B.5C.7D.10

以下不属于接种率调查的评价指标有A.建卡率、单项疫苗接种率B.BCG卡痕、建卡率C.与疫苗相关疾病发病率、漏报率D.四苗全程接种率E.未接种和不合格接种原因

疫苗接种反应调查概述

接种率调查评价报告撰写

接种率调查概述

调查接种率的评价

疫苗接种反应调查

以下不属于接种率调查的评价指标有()。A、四苗全程接种率B、BCG卡痕、建卡率C、建卡率、单项疫苗接种率D、未接种和不合格接种原因E、与疫苗相关疾病发病率、漏报率

卡介苗接种成功的标准()A、卡介苗接种后,结素试验阳转率,农村在75%以上B、卡介苗接种后,结素试验阳转率,农村在85%以上C、卡介苗接种后,结素试验阳转率在80%以上D、卡介苗接种后,结素试验阳转率在75%以上E、卡介苗接种后,结素试验阳转率在85%以上

评价疫苗接种效果的流行病学指标是()A、副反应发生率和接种率B、生存率和建卡率C、有效率和接种率D、保护率和效果指数E、四苗覆盖率和接种率

需要调查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在报告后()小时内调查率≥90%。A、24小时B、48小时C、72小时D、96小时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书内容包括()。A、受种者、接种单位基本情况B、申请人申请调查理由C、有关人员、单位提交的材料和疾控机构的调查材料D、接种、诊疗经过E、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判定及依据

判断题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调查表在调查后3日内报告率应≥95%。A对B错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接种率调查的评价指标有()。A四苗全程接种率BBCG卡痕、建卡率C建卡率、单项疫苗接种率D未接种和不合格接种原因E与疫苗相关疾病发病率、漏报率

判断题当发生暴发的人群以成人为主时,除了要对暴发地小年龄组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进行调查外,还要对发生暴发的人群麻疹疫苗接种情况进行调查,评估麻疹在该人群扩散的风险。A对B错

单选题评价疫苗免疫预防效果常用效果指数,其计算方法是()A对照组发病率/接种组发病率B接种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C(对照组发病率-接种组发病率)/接种组发病率D(接种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接种组发病率E(对照组发病率-接种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

多选题《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要求的监测指标包括()A及时报告率率B及时调查率C分类率D调查表及时报告率

单选题常用的接种率调查方法不包括()。A组群抽样法PPSB批质量保证抽样法LQASC接种率市场快速调查D普查

单选题需要调查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在报告后()小时内调查率≥90%。A24小时B48小时C72小时D96小时

单选题评价疫苗接种效果的流行病学指标是(  )。A副反应发生率和接种率B生存率和建卡率C有效率和接种率D保护率和效果指数E四苗覆盖率和接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