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药材的总灰分时,温度应控制在A. 100 -105 0c B. 210-2150c C. 320 -3250c D. 410 -5100c : E. 500-6000c

测定药材的总灰分时,温度应控制在
A. 100 -105 0c B. 210-2150c C. 320 -3250c D. 410 -5100c : E. 500-6000c


参考解析

解析:E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药灰分的测定温度。 药材的总灰分包括药材本身经过灰化后遗留的 不挥发性无机盐及药材表面附着的不挥发性无 机盐。炽灼坩锅应至恒重,样品缓缓炽热,逐 渐升髙温度至500 ~ 600°C,使之完全炭化至 恒重,测定的总灰分数据才准确,如果达不到 此温度,炭化不完全,测定的总灰分数据就不 准确。根据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 典》,中药灰分的测定需要取供试品2 ~3g (如需测定酸性不溶性灰分可取供试品3 ~ 5g),置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称重(准确至 o.o1g),缓缓炽热,注意避免燃烧,至完全炭 化时,逐渐升高温度至500 ~ 6000c,使完全灰 化并至恒重,根据残渣重量计算供试品中总灰 分的含量(%)。故2题答案选E。

相关考题:

含无机杂质较多的植物类中药材,灰分测定时需要测定A.总灰分B.生理性灰分C.酸不溶性灰分D.炽灼残渣E.灰屑含量

测定药材的总灰分时,温度应控制在()。A.100—105~CB.200~205~CC.300—305~CD.400~500~CE.500—600~C

测定药材的总灰分时,温度应控制在A.100~105℃B.210~215℃C.320~325℃D.410~510℃E.500~600℃

残碳测定中,预点阶段火焰的控制应(),总加热时间应控制在()分钟内。

测定细菌总数要求温度应控制在()℃,培养时间是()。

用滤膜法测定总大肠菌要求选用()培养基,培养温度应控制在()℃,培养时间是()。

测定药材的总灰分时,温度应控制在( )

含无机盐较多的植物类中药材,灰分测定时需要测定( )。A.总灰分B.生理性灰分C.酸不溶性灰分D.炽灼残渣E.灰屑含量

测定药材的总灰分时,温度应控制在A.100-1050cB.210-2150cC.320-3250cD.410-5100cE.500-6000c

正常情况出灰温度应控制在70℃以下。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测定药材中酸不溶性灰分时加入的酸是( )

测定药材的总灰分时,温度控制的范围是 A.100~105℃B.200~205℃C.300~305℃SXB 测定药材的总灰分时,温度控制的范围是A.100~105℃B.200~205℃C.300~305℃D.400~500℃E.500~600℃

测定药材的总灰分时,应控制的温度范围是A.100~105℃B.210~215℃C.320~325℃D.410~510℃E.500~600℃

《中国药典》规定,用烘干法测定药材的水分时,其干燥温度是A.60℃以内B.90~100℃C.100~105℃D.105~110℃E.110~120℃

测定药材的总灰分时,温度应控制在A:100~105℃B:210~215℃C:320~325℃D:410~510℃E:500~600℃

在饲料总磷量测定方法(光度法)中,显色时温度控制在()条件下。

含无机盐较多的植物类中药材,灰分测定时需要测定()A、总灰分B、生理性灰分C、酸不溶性灰分D、炽灼残渣E、灰屑含量

测定饲料水分时,电热式恒温烘箱内的温度应控制为120±2℃。

正常情况出灰温度应控制在70℃以下。

灰库使用前应先投入气化系统,用热风烘干灰库内壁,除去潮气,热风温度控制在80-100℃,连续72小时。

测定油品灰分时,使用的无灰滤纸作为()。A、过滤用B、消除空白C、引火芯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测定温度应控制在40℃±1℃。

为了控制药材的杂质,在测定药材中的灰分时,下列哪项应该测定酸不溶性灰分()A、黄连B、黄芩C、大黄D、黄芪E、当归

测定水基胶粘剂中总挥发物,烘箱温度控制在()A、95℃B、100℃C、105℃D、110℃

单选题定性测定油品中的水分时,若使用油浴,则油浴的温度应控制在()。A120±5℃B155±5℃C200±℃

单选题含无机盐较多的植物类中药材,灰分测定时需要测定()A总灰分B生理性灰分C酸不溶性灰分D炽灼残渣E灰屑含量

单选题采用缓慢灰化法测定灰分时,灰皿送入时,高温炉的温度不应超过()。A100℃B200℃C500℃